中国在高速铁路项目上属于输出大国,无论是技术上、成功案例还是成本上都相对英美法日德国具有竞争力,如果说为什么经常看到中国的基建项目出现中止合作的情况,那是因为中国在海外建设的数量多即基数大,所以总会充斥着这种案例。相反,如果我们只输出少量项目,那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中国居然还有海外基建项目。另外,中国对外输出高速基建项目的原因其实是为了争夺下一次技术标准制定,只有在国际社会上建立足够多的案例,才能成为该行业的规则制定者,这个是争取国运的做法,所以在海外基建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赔钱赚吆喝。
对于另一个问题,其他国家为什么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我想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他国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出现的概率大小问题,原因至少有2点,1个是其他国家输出数量少,而且老牌西方国家在技术上更强,一般都是高价项目,能中标说明甲方的建设意愿很强,而我们国家其实是建设援助的一种;第2点是因为这些大国会严格执行契约精神索赔到底,并且可能会通过其他贸易手段制裁,而我们目前外交政策在这一方面相对宽松(希望通过援助获取名声和国际地位)。
以上是本人拙见,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