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18-6-24 12:33:31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0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2:39:23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4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2:48:45
今天读了3小时,累计16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2:53:58
昨天阅读1小时,总计阅读46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3:25:19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6-23 07:01
公告【想成为牛人】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8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3:25:20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6-23 07:01
公告【想成为牛人】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8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3:40:56
今天开始加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5:02:29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166小时。201806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5:13:00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6-23 07:0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65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5:34:02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6-23 07:0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昨日阅读1小时,总阅读57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5:48:06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200.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6:05:57
6-24日,今日阅读200分钟,本年度25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6:06:40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时间14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6:24:37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10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6:38:51
21-23日阅读8小时,累计阅读10小时,累计阅读杂志1期,书籍第一本快看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6:49:13
6月第24天
昨日阅读5小时,累计阅读285小时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推荐:《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之道》15B有点小贵,但是值得!
https://bbs.pinggu.org/thread-6420780-1-1.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今天继续读:《超级交易员训练法》 第四部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完成:系统优劣与资金管理/头寸管理更重要/头寸管理三要素

……
头寸调整策略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大多数人认为,投资成功的秘诀就是发现好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当然,这种投资策略的典型代表就是沃伦·巴菲特。共同基金致力于买入并持有好的投资工具,其目标仅仅是强于部分市场指数。如果大盘暴跌40%,共同基金仅仅亏损39%,说明它们的表现已经很不错。
        如果对学术界有所关注,你会发现投资者最重要的功课是资产配置。加里·布林森及其同事在1991年的《金融分析期刊》(Gary Brinson,Brian Singer,and Gilbert Beebower,“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An Update,”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vol.47,May-June1991,pp.40~49.)中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他们对82位投资经理10年期间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投资经理交易表现的差异有91%由资产配置决定,即基金经理所持资金在股市、债市和现金等资产中的分配比例。表现差异无关乎投资经理的市场策略或所持股票,所有一切基本由“资产配置”这几个神秘的字眼所决定,即买入或持有某种资产的“数量”。
       不久前,我阅读了摩根士丹利全球财富管理集团首席投资策略师戴维·达斯特(David Darst,Mastering the Art of Asset Allocation: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to Managing Risk and Optimizing Returns,McGraw-Hill,New York,2007.)写的一本书。书的封底引用了CNBC电视频道主持人吉姆·克莱默的书评:“戴维·达斯特用平实的语言引导我们理解资产配置——投资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你肯定认为这本书会花大量篇幅介绍头寸调整策略,对吗?
        阅读此书时,我反复自问以下几个问题:
        他是否将资产配置定义为头寸调整策略?
        他是否对资产配置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原因做出了解释(或者说他是否理解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书中是否提及头寸调整(即头寸规模)?
        但结果我发现书中并未对资产配置进行定义,也没有对关于资产配置为何重要、有多重要的话题做出半点解释。诸如头寸调整策略和资金管理等话题也只字未提。相反,这本书对投资者可以投资的多种资产类别、潜在的回报、每种资产的风险敞口及可能改变这些因素的变量进行了讨论。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许多顶级专业人士对投资成功最重要的、无关心理的组成部分——头寸调整方法毫无了解。此处我并非有意吹毛求疵,也无意冒犯某本书的作者,因为说实话,此番评论基本适用于我所看过的所有关于资产配置的书籍。
        当前,全球大多数退休基金都投资了共同基金。即便是在灾难性的大熊市期间,如2000~2002年及2008~2009年,这些共同基金的仓位都必须达到95%~100%。大多数基金经理相信,成功的秘诀在于资产配置,但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秘诀是资产配置规模。正因为如此,预计长期熊市即将终结,即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跌至个位数时,大多数共同基金将不复存在。
        尽管经常交易数万亿美元的外汇,但银行对风险完全没有概念。银行交易员无法执行头寸调整策略,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交易的资金规模有多大。他们交易的是银行的资金,而非独立的账户。大多数银行交易员甚至不知道自己可能会亏掉多少钱,直到自己被炒鱿鱼。银行作为外汇做市商获取收益,它们之所以会亏损,是因为它们允许甚至希望其交易员也能进行外汇操作。就算没有好的交易时机,银行业往往也希望交易员每天都能交易。
        过去20年间,差劲的交易员每年为银行带来了约10亿美元的亏损,如果这些交易员每一个都拥有自己的账户,恐怕银行都已经赔钱倒闭。
        艾伦·格林斯潘曾经说过,他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认为大型银行拥有自我风险管理的能力。(Alan  Greenspan,The  age  of  Turbulence: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Penguin,New York,2007.)这些银行对风险和头寸管理策略不甚了了,如今却获得了来自政府的大规模救赎。
        看到这里,你可能很想知道我为什么一口咬定头寸管理策略如此重要。以一个简单的交易系统为例。20%的交易是10R的赢利交易,其他的交易均为亏损交易。在亏损的交易中,70%的交易亏损规模为1R,剩余的10%为5R。这个系统算得上高质系统吗?如果从赢利交易笔数的角度来看,该系统显然表现平平,因为仅有20%的交易为赢利交易。但是,该系统的平均风险倍数为0.8R。这意味着多笔交易过后,你将获得0.8R的收益。由此看来,从期望值的角度来看,该系统算得上高质系统。请记住,这里所讲的仅代表收益期望值为0.8R的交易系统的风险倍数分布,而非市场风险倍数分布。

        …...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头寸管理的基本逻辑在这一部分给出了,好象不难。但是也我的操作认知相差比较大。我需要自己进行实验进行体验,以真正理解这个逻辑的客观性和基于此逻辑的所有推论的真实性和必要性:为什么头寸管理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比选股重要很多倍!
      而且每天做的工作应该围绕着头寸管理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于基本的数学统计事实有直接体验,而且是不断地体验…….
      直到变成常识,变成习惯,变成潜意识。因为这是系统设计的数学(甚至是哲学和逻辑)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7:30:57
昨日读0.5小时  累计65.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7:43:32
昨天阅读4小时,一共阅读506小时。今天加油!!!亲爱的回去了,一起加油吧!
告诉自己:与其焦虑的思考,不如静心的实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7:48:30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7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8:05:06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40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8:25:05
昨天阅读3小时总共阅读24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9:37:43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369小时      
挑战第一百一十八天   读11页书,完成当日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9:46:32
楼主有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19:55:22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24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20:53:08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7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20:55:34
今天学习和阅读约5小时,累计阅读约540小时。
学习和投资心得:
投资应该具备的能力:
1.阅读财务报表的能力
价值投资,能吹牛的特别多,什么好行业、好价格、好公司,什么护城河,啥都能吹,并且能吹的头头是道。但是,投资不是能吹牛就能赚钱的。价值投资,可以不知道巴菲特是怎么想的,格雷厄姆是怎么想的,但是,一定要先学会阅读财务报表!(老唐的手财1,手财2,还有一本企业会计准则就差不多了)
2.掌握常用估值方法
阅读财务报表,能够让你知道这家公司质地怎么样,基本面如何。而要想知道一家公司的价值几何,就必须要学会对公司进行估值。常用估值方法有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PEG、股息率、红利贴现模型,公司/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等等。(主要是金融学当中的一些书籍,包括价值评估,学会估值轻松投资,CFA的财务估值模型等)
3.定性分析公司的能力
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有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用去看财务报表,只要看公司的商业模式,行业地位、发展战略等就能做出抉择。常用的公司分析方法如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分析等等。这些方法分析侧重点各有不同。
4.学习优秀投资者的投资思想
大师之所以称之为大师,肯定有自己独到之处。格雷厄姆、彼得林奇、约翰聂夫、巴菲特等等的投资思想,值得我们去吸取。另外,对于索罗斯、罗杰斯这些大师的投资思想,我认为也有必要取了解。我们完全不必要把自己思想仅仅限制在价值投资范围内,扩宽自己投资视野,并无害处。
5.了解公司运营治理
公司运营管理,似乎跟投资没啥关系。但是,这有助于帮助我们从公司角度而不是投资的角度考虑问题。公司管理层的想法与投资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6.学一点经济学
很多经济学常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至少,在别人说到某些常用经济学名词的时候,我们不会一脸懵逼。
7.其他
书当然是看的越多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21:53:22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288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21:59:30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25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22:48:18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聪明的投资者》第9-10章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想明智选择基金的投资者面临着众多而且有些令人困惑的选择,与其在直接投资时面临的情况大致相同。
基金经理正在从事过的投机,并且暂时获得了过高的投机收益。
投资基金的经理在寻求更好的业绩时,会涉及一些特殊的风险。
暂时获得惊人的虚幻利润,随后必然遭遇灾难性的损失。
如果人们投资的理由是想赚钱,那么在谋求咨询时,他们是想让别人告诉自己如何去赚钱。这种想法有一些天真的成分。
当那些非商业认识想依赖他人来获取投资收益时,他们是在期待一种一般商业活动中并不存在的结果。
所有这些造成的结果是,公众投资者的保护并不在于其自身的判别能力,而在于发行公司的良心和道德。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第九章主要讲对基金的投资。格雷厄姆用排除法,指出哪些基金不能买:很多基金现在看上去业绩很好,只是由于现在利用公众的信息不灵通和贪婪时产生的投机热情,获得了暂时的收益,随时都可能还回去。
而对于开放型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格雷格姆贯彻其买低估证券的理念,通过数据分析推荐大家买大幅折价的封闭式基金。
第十章对形形色色的投资顾问进行了介绍,包括银行信托、金融服务公司、经纪公司、CFA、投资银行等。格雷格姆对投资者依赖投资顾问帮忙赚钱的点评是:有些天真。他建议投资者要与投资顾问展开“积极的合作”,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格雷厄姆时代还没有指数基金这个工具,不然他一定会大加推荐的。看了这两章会发现,他讲了一堆基金和投资顾问的“坏话”,这不能买,那不能买。但对到底应该买哪些,也没讲个所以然出来。好在这部分由后辈约翰.博格和马尔基尔等人完成了。

今日第30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2小时。其中缺席4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4 23:01:28
6月24日

昨日阅读3.5小时,累计64.5小时

https://bbs.pinggu.org/thread-5128209-1-1.html


工作关系中的情感沟通危机

        情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智商绝不是决定升迁的唯一要素。
        情商主要包括恰当提出沟通邀请的能力和回应对方沟通邀请的能力。

        只有那些沟通能力突出、乐于同他人合作、善于激励他人,并能恰当处理瞬息万变的突发事件的人才能最终笑傲职场,而这些人往往正是那些善于同他人沟通交流的人。

        情感沟通能力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玄妙之物,通过学习和实践,任何时候你都可以获得这种能力。

        同信任的人分享经历益处多多

        在双方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努力解决问题、修复裂痕才是双方彼此珍惜、共渡难关的表现。经过磨难历练的婚姻才能真正美满,家庭才能真正和美,友谊才能真正持久,团队才能真正凝聚。

人际关系要点

    ◆完美的人际关系是在一次次的日常沟通中逐渐建立的,不能一蹴而就。
    ◆对他人的沟通邀请,要积极地作出回应。
    ◆一旦首次沟通邀请被拒绝,人们几乎不会继续尝试。
    ◆在拒绝别人的同时,仍可接受对方情感沟通的邀请。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培养孩子情感沟通能力的首任老师。
    ◆拥有亲朋好友能让你的生活更美满。

3种沟通回应

    恰当地提出沟通邀请和成功地回应对方的沟通邀请总能带来牢固、健康的社会关系。正确回应对方的沟通邀请可以消除各种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不当沟通,保证沟通和谐地进行。

    情感需求:沟通邀请的真面目
    关系越亲近的人,我们与他们进行情感沟通的需求就越强烈,越频繁。

    沟通邀请的伪装:为什么像雾又像风
    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的沟通邀请可能减少我们受伤的概率。幽默和模棱两可的双关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伎俩。如果对方能对这样的沟通邀请作出积极地回应,如害羞地微笑或是用其他双关语应答,那就太棒了。另外,假使对方没有作出任何回应,我们也不至于颜面尽失。

    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创造力和信任才能给予对方积极地回应。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诙谐幽默是打开人们心理防线、找寻共同兴趣、获得对方支持、俘获对方柔情的重要法宝。

    “消极诠释”(Negative Sentiment Override)。受这种情绪折磨的人异常消极,无法客观评价对方对其沟通邀请的反应。总是被忽视的人往往情绪低落,对他人的行为过度敏感。

    拒绝对方沟通邀请是向对方发起直接攻击,对方的愤怒可能使沟通恶化。回避沟通邀请则会打击对方的信心和自尊。研究发现,得不到回应的一方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愤怒,只是像泄了气的皮球,兴致全无。

    习惯于回避对方沟通邀请的人往往无法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丈夫还是妻子选择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回避对方的沟通邀请,对婚姻关系的影响不同。
    女性认为回避是一种抗议,她们选择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回避丈夫的沟通邀请,因为她们对丈夫早已心生怨意。
    而男性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回避了妻子的沟通邀请,他们的“回避”绝对不是刻意而为。

------------------分割线---------------------
MIT video 0.5h

昨日3.5h

累计64.5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