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考证 金融类
2009-12-28 16:17:07
新准则下摊销因子(假设为k)=剩余边际 / 利润驱动因素的现值,也就是pv(carrier)在分母上,
如果贴现率变了,无论在哪个时点t,都要重新确认在签发年度的k值(t=0时刻),然后使用t时刻的
利润驱动贴现值乘以这个重新计算的摊销因子k,这个结果叫做剩余边际,再加到BEL+边际上。

实际上BEL+边际就是gaap下对负债的估计,只是为了单独列示边际才减去最有估计下的,实际上
未来的负债可以理解为含有PAD的准备金+剩余边际。

由于假设不锁定,所以剩余边际的摊销因子是随评估年的市场情况变化的,在重新确认k的过程中,
类似于usgaap下的true u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16:38:32
我刚刚查了保监会的三亚的会议上的ppt,关键点(十一)上提到了:
意向性标准:
1)如果假设的变化同时导致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改变化引起的准备金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情况下,k值是锁定的;
                                    ----------------------错了,好像k也是会变化的
2)若如果假设的变化仅仅影导致负债的变化,准备金的变化寿险有剩余边际吸收,无法吸收的部分计入损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17:08:21
大家怎么看待三亚会议上提到的风险边际=不利情景下的负债- 基于合理估计假设的负债? 我记得在第一次选取部分公司做新准备金测试后,保监会召集的会议上财政部的一位领导是把这种方法否定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17:25:13
pengju 发表于 2009-12-28 17:08
大家怎么看待三亚会议上提到的风险边际=不利情景下的负债- 基于合理估计假设的负债? 我记得在第一次选取部分公司做新准备金测试后,保监会召集的会议上财政部的一位领导是把这种方法否定了的
PAD,我觉得考虑PAD倒也是合理的吧,如果负债=BEL+未摊销首日利得,负债的评估就体现不了“审慎”的目的了把
不过指导性标准就不大好弄了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17:30:14
这个贴要顶!学习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18:38:59
xiaohemiao 发表于 2009-12-28 16:17
新准则下摊销因子(假设为k)=剩余边际 / 利润驱动因素的现值,也就是pv(carrier)在分母上,
如果贴现率变了,无论在哪个时点t,都要重新确认在签发年度的k值(t=0时刻),然后使用t时刻的
利润驱动贴现值乘以这个重新计算的摊销因子k,这个结果叫做剩余边际,再加到BEL+边际上。

实际上BEL+边际就是gaap下对负债的估计,只是为了单独列示边际才减去最有估计下的,实际上
未来的负债可以理解为含有PAD的准备金+剩余边际。

由于假设不锁定,所以剩余边际的摊销因子是随评估年的市场情况变化的,在重新确认k的过程中,
类似于usgaap下的true up
US GAAP下的True up和MoS下的调整,两者的原理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可以肯定,新准则下如果K变动(因非市场原因导致的假设变动),K是不会从0点开始追溯的。因为非经济原因的变动是不会影响当期损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18:46:20
pengju 发表于 2009-12-28 17:08
大家怎么看待三亚会议上提到的风险边际=不利情景下的负债- 基于合理估计假设的负债? 我记得在第一次选取部分公司做新准备金测试后,保监会召集的会议上财政部的一位领导是把这种方法否定了的
我觉得领导的意见基本上是跟着国际走的。上次国际两大组织的协商结果是偏向于Composite margin的,但是这次偏向 Risk margin + residual margin的做法了。

如果不对PAD做一些限制的话,基本上会成为公司调节利润的工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09:05:49
我觉得PAD就是PAD,跟风险边际还不能完全等同。
37# taotao11910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09:16:04
pengju 发表于 2009-12-29 09:05
我觉得PAD就是PAD,跟风险边际还不能完全等同。
37# taotao119109
为什么呢?我个人感觉就是一样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09:21:12
ztya 发表于 2009-12-29 09:16
pengju 发表于 2009-12-29 09:05
我觉得PAD就是PAD,跟风险边际还不能完全等同。
37# taotao119109
为什么呢?我个人感觉就是一样的啊……
同意pengju的说法,PAD的做法只能说是一个很粗略的对于Risk Margin的一个估计。主观的成分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09:36:36
taotao119109 发表于 2009-12-28 15:11
ztya 发表于 2009-12-28 14:55
taotao119109 发表于 2009-12-28 14:42
xiaohemiao 发表于 2009-12-28 13:27
taotao119109 发表于 2009-12-28 09:12
Risk margin随着风险的释放而释放,这个从原理来说上就是应该这样的。因此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即使细则上不说也应该是这样处理的。
你大概没有弄明白我们谈论的问题,我们说的是边际是什么的载体?边际既包含了利润,也包含了波动
但是不同边际的释放的形式(或者说是载体)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IASB和FASB在新一轮的会谈中同意采用Risk margin要从Composite margin中分出单独计量的原因。
鉴于保险公司的利润都是来自于其承担的风险,是否意味着利润边际和风险边际都可以选择同样的释放载体呢?
个人认为对于风险边际是不行的,至少IASB和FASB之后的结论不会是这样的。要不然单独计量就没有意义了。
单独计量的目的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09:47:42
个人的理解是Risk margin是在风险的到释放时而释放,而Residual是按margin on service的概念来释放。这两者有着不同的意义,所以要分开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12:17:13
taotao119109 发表于 2009-12-28 18:38
xiaohemiao 发表于 2009-12-28 16:17
新准则下摊销因子(假设为k)=剩余边际 / 利润驱动因素的现值,也就是pv(carrier)在分母上,
如果贴现率变了,无论在哪个时点t,都要重新确认在签发年度的k值(t=0时刻),然后使用t时刻的
利润驱动贴现值乘以这个重新计算的摊销因子k,这个结果叫做剩余边际,再加到BEL+边际上。

实际上BEL+边际就是gaap下对负债的估计,只是为了单独列示边际才减去最有估计下的,实际上
未来的负债可以理解为含有PAD的准备金+剩余边际。

由于假设不锁定,所以剩余边际的摊销因子是随评估年的市场情况变化的,在重新确认k的过程中,
类似于usgaap下的true up
US GAAP下的True up和MoS下的调整,两者的原理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可以肯定,新准则下如果K变动(因非市场原因导致的假设变动),K是不会从0点开始追溯的。因为非经济原因的变动是不会影响当期损益的。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实务,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12:49:50
xiaohemiao 发表于 2009-12-29 12:17
taotao119109 发表于 2009-12-28 18:38
xiaohemiao 发表于 2009-12-28 16:17
新准则下摊销因子(假设为k)=剩余边际 / 利润驱动因素的现值,也就是pv(carrier)在分母上,
如果贴现率变了,无论在哪个时点t,都要重新确认在签发年度的k值(t=0时刻),然后使用t时刻的
利润驱动贴现值乘以这个重新计算的摊销因子k,这个结果叫做剩余边际,再加到BEL+边际上。

实际上BEL+边际就是gaap下对负债的估计,只是为了单独列示边际才减去最有估计下的,实际上
未来的负债可以理解为含有PAD的准备金+剩余边际。

由于假设不锁定,所以剩余边际的摊销因子是随评估年的市场情况变化的,在重新确认k的过程中,
类似于usgaap下的true up
US GAAP下的True up和MoS下的调整,两者的原理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可以肯定,新准则下如果K变动(因非市场原因导致的假设变动),K是不会从0点开始追溯的。因为非经济原因的变动是不会影响当期损益的。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实务,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象的
呵呵,Valuation这块快做了6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17:19:37
taotao119109 发表于 2009-12-29 12:49
xiaohemiao 发表于 2009-12-29 12:17
taotao119109 发表于 2009-12-28 18:38
xiaohemiao 发表于 2009-12-28 16:17
新准则下摊销因子(假设为k)=剩余边际 / 利润驱动因素的现值,也就是pv(carrier)在分母上,
如果贴现率变了,无论在哪个时点t,都要重新确认在签发年度的k值(t=0时刻),然后使用t时刻的
利润驱动贴现值乘以这个重新计算的摊销因子k,这个结果叫做剩余边际,再加到BEL+边际上。

实际上BEL+边际就是gaap下对负债的估计,只是为了单独列示边际才减去最有估计下的,实际上
未来的负债可以理解为含有PAD的准备金+剩余边际。

由于假设不锁定,所以剩余边际的摊销因子是随评估年的市场情况变化的,在重新确认k的过程中,
类似于usgaap下的true up
US GAAP下的True up和MoS下的调整,两者的原理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可以肯定,新准则下如果K变动(因非市场原因导致的假设变动),K是不会从0点开始追溯的。因为非经济原因的变动是不会影响当期损益的。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实务,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象的
呵呵,Valuation这块快做了6年了。
心态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21:48:34
6年的valuation应该不算长吧。很多东西可以学啊。我的师兄里做了近十年的都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0:49:05
谢谢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2724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5:50:38
budong 不懂啊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9 15:33:59
看了好久,还是想把这坟挖出来。到今天K-值锁不锁定这个问题都已经明确了,有个问题还是想请教下版上各位大牛。在2号准则下的利源,利润等于经验偏差+剩余边际摊销+风险边际释放。我这样的理解不知是否正确,不考虑经验偏差,剩余边际摊销的利润相当于剩余边际提转差所释放出的利润,那风险边际释放如何理解,是像剩余边际那样提转差释放还是根据当期不利情景下BEL+RISK MARGIN减去当期实际假设下的不考虑剩余边际的准备金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