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双方说的都不无道理
。
(1)狼说发达国家的粮食大资本力量收购了我国的粮仓,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到基层走一走,有时间多研究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应该可以理解我们的国情特色,以及某些“深度依赖”现象出现的必然

~~
不过,延续其一脉相承的“二手阴谋论说书人”风格,狼教授所说的国际粮食资本严重影响甚至控制中国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多少与事实还是“粘着边”;当然,就像狼式中国经济二元论以及浪式流动性过剩论一样,既属于旧闻,也没有提出什么创新的解读——从这个意义来说,狼教授真乃信人也,果然饯行诺言,行止愈加活泼浪跳,更肖“25岁以前的谢霆锋”了

,赫赫~~
(2)发改委说的也没错

。
我国ZHONGYANGZHENGFU向来高度重视中国的粮食安全,上天保佑,中国的农业近来连续6年半丰收,俺国粮食储备不仅没有少,而且,好像还“多”了很多,以至于多出问题和麻烦来;当然,由于我国粮食流通机制市场化体系的不完善,虽然“很多很好”但似乎不是太“强大”;最近几天广西的蔬菜水果和一些其他粮食作物,难以运输到北方销地,以及集中上市“压仓”,遭遇严重“卖难”,不得已还低价拿去泰国换了石油回来,呵呵

。。。
不过,中国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应问题,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麻烦”

:由于多年来,对食用油的国内储备政策重视不够;目前食用油的国际市场进口依存率已经在60%甚至以上了

;(当然,根据已故经济学超级泰斗老萨教授的观点:所有的实物储备本身都具有保险属性,或说金融属性。因此,几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储备政策都是农业时代或中世纪时代的历史残余,是“非经济性”的,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甚至是反市场的;现代商品金融理论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以及现代政治经济学之父梅纳德·凯恩斯都持有类似观点。)
同时,自2003年以来,由于第三波石油危机/峰值概念下的供需失衡危机/对工业国家的压力/,除中国以外的国际能源领域,纷纷对生物型替代石油的所有做法予以或明或按的强力支持;而各国****对粮食作物的生物燃料产业的实质支持,使得汽车与人争粮的现象日渐严重[em01] ;(美国、巴西用大豆和玉米生产生物乙醇,欧洲使用糖类作物,连生物乙醇“新贵”哈萨克斯坦都开始采用所谓劣质小麦“炼油”;谁知道国际油价高过60美元/桶以后,世界生物炼油“商”们用的是劣质小麦,还是间接抢劫了10亿饥饿人口口中的馍馍;当然也可能人家西方,人家制度发达,监管会很到位,也未可知);因此,自2003年以后,中国已开通的粮食期货市场盘(由于与国际期货市场联动),普遍出现了本地期货盘与现货市场协整关系远弱于国际期货市场盘;这意味着我国相关农产品现货市场,已逐渐接受了(类似原油市场的)国际期货市场定价方式,因而必然表现出强大的金融属性[funk] ;想像一下,今天的农产品,基础粮油,很可能会成为2008年7月的纽约WTI石油期货,或是呈现出今天的北京二手房销售的“疯狂”;个人觉得,在强大的对2010年的“普遍通胀预期”的年代;后者,更为可怕

。
P.S. 在这一帖的诸多回复中,果然,又见某知名“五毛分子”
;于是,只有花点时间,希望多少能够清除些“毒素”,净化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