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9-12-16 10:40:12
默哀  一代英才,尽管死去,芳香仍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0:41:21

邹恒甫张维迎之争本质是什么?

    张维迎与邹恒甫之争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个公开事件,并且是让中国经济学界大丢其脸。借助这件事,中国许多大红大紫的经济学家的学问及其附属的研究机构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经济学家的富豪生活,一一曝光于聚光灯下。实际上,如果国内那些空中飞人四处讲课的经济学家还不太像英国绅士,那是因为修为不够,而不是钱财不够。
    面对邹恒甫的指责,张维迎的反应是“清者自清”,拜托,我们现在并不生活在农耕社会,可以用名士风度自处,一个公立学校的教师、院长,****投入了十几亿的钱财,面对越来越具有现代法律意识的纳税人,如果不愿公布自己的财产、或者对于程序语焉不详那是渎职。
    让我们看看一方业已公布的材料:特聘教授一年26万人民币的津贴,如果是海归教授周末上EMBA课,每一个长周末另加1万美元,即便是偷懒之人,年收入早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如果算上那些课题、讲座、独立董事的收入,恐怕在200万左右是不成问题的。
    考虑到中国当红经济学家的稀缺性,他们的钱与当红的基金经理持平,也不算太过离谱。但问题在于,基金经理的收入是以市场销售与业绩来衡量的,每个季度都有财务报表公之于天下,还有中介公司的排名压力,而当红经济学家的稀缺性是可以人为制造的。如果著名经济学家的筛选权掌握在亦学亦商的少数人手中,与任何产品一样,经由一种特定的程序之后,他们就能获得垄断性,教育产品的价格、以及教育者本身的人力资源价格,就可以任意挥洒。即使北大清华南大复旦在世界排名下滑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他们的生财渠道在国内。而在国内由于垄断资源,他们永远是大学教育的领军人物。
    异类只有三种下场,一种是沦为普通商品,苦苦求生;一种是彻底成为商人,安心享用钱财;还有一种是利用在国外的平台回过头来做事,就像邹恒甫这样,身为世界银行的员工,才有胆气纵横挥洒,或者像陈丹青,本职是个画家,食有鱼出有车大概不成问题,所以才能痛陈目前教育体制的积弊。否则,也只能像普通教员一样忍气吞声,在职称与名声的天梯上爬一辈子。从理性人的角度来说,一般教员与掌握标准的垄断者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邹张之争的本质是,从大学到大学从业者,都主动或者被迫地成为了利益集团的一分子,并且通过特殊学生的招募在政界学界企业界纺织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网。
    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上月在同济大学建校百年庆典上发表演讲时曾说,“除了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成果和人才,大学没有自己的私利”。但从大学的招生收费,以及某些大学向银行肆无忌惮地贷款直至产生破产之虞,无不在道出一个相反的结论,大学已经成为一个封闭的急剧膨胀的既得利益集团,并且由于是公立大学,****不得不为此兜底,承担巨大的道德风险。
    这样的大学,与那些哄抬物价屡遭民众诟病的垄断企业有什么区别吗?
    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固不可寻,万钢先生所说的“大学应帮助一切有志者亲近科学,大学有责任成为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大学必须主动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技术”恐怕也只能成为一厢情愿的幻想,中国经济学还未有从不入流升入三流的希望。对于我国的投资回报率、****储蓄的利用效率、CPI上涨与民众生活的关系、****在资本市场对于国企的变相解救究竟换来了多大的效益等亟需经济学家加答的问题,很少看到切实的立足于数据的研究,经济学家离经济学的正题越来越远,离帝王之术倒是越来越近。
    此次邹张之争引来内部人士扼腕,因为争论的双方虽受西学民主与法治的浸染,是如假包换的海归派,但一方以名士风度不予回应,一方除诉诸于舆论公开平台之后,声言要找部长等高官作主,仿佛生活在中世纪。即便一方胜诉了,又如何保证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平台,使之成为攻破大学行政堡垒的一个突破口?这就是中国的知识考古学不存在的原因,因为一切反思都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资源平台。
    相比而言,邹恒甫的公开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因为公立学校财务的公开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公共事件诉诸于公开平台不失为培育民间社会的一个途径。简言之,邹相信民众的智慧,所以尽管表示要向上反应,却选择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而张似乎对此不屑一顾,这与他一惯的逻辑吻合,忽视民智的结果将使他遭到最大程度的民意抵抗。
    要解开张邹之争,从经济学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打破垄断,使民间可以自主办学。邹如果从海内外募得一笔基金开办一所经济专业的学院,不仅可以拥有与张对垒的平台,并且对中国的经济学发展也是善莫大焉,从内部而言,教学收费价格可以获得市场的准绳,明明白白地公之于天下,从外部而言,则是对中国现有垄断教育体制的冲击,说不定两百年后成为中国的哈佛也未可知。
    打破教育资源的垄断,才能打破既得利益集团,才能使教育、创新、学术、思想获得一线生机。
注:此文原为nfzm鄢兄约稿,不料中头彩,此事被封嘴。幸好,有博客在,社会还是进步了。从邹事件到黑心窑事件,网络厥功甚伟。其实自由谈栏目四处设立,又有几家能自由地谈呢?下午鄢兄致电,笑兄玩笑,对此等事不挂在心上。只要有机会,还会说的,人有嘴总要说话的,嘴和手长在自己身上呢,不是吗?
再注:删去一句话,其实,免得有人让我去跟某部对质。
5# 老鱼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0:45:02
萨缪尔森追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美,而很多人指责经济学远非完美。或许残缺才是美,不足才能继续有发展,完美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但追求完美者称得上是一代大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0:47:08
刘道玉: 我对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的三点看法

对于发自内心爱教育办教育的人,当他们付出牺牲, 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应该和他们站在一起。我对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的决定有三点看法:

1,我对北大光华学院的做法,感到很惊奇。尤其是发生在早年蔡元培先生到处网罗百家,学术自由的北大,很不应该。

这对一个热爱祖国,真诚推进中国经济学建设和改革的老师是非常不公正不严肃的。尤其是光华管理学院把这一决定传给世界银行,是打小报告的行为。

邹恒甫87年回国办学,主要是为传播西方市场经济学的理念,按西方教育模式来培养中国的经济学人才。他的行为是爱国的,他对中国经济学教育的贡献也是首屈一指的。而光华管理学院的做法,对这种在海外学成归来,改进中国教育的人才,是很大的打击。

其次,开除教授资格。教授资格是能开除的吗?教授是学术职称,经过相应的学术组织和程序授予。是任何行政力量都不能剥夺的。

2,从程序上来说,这件事也违背了民主管理的原则。

学校当然应该对教授工作量考评和职业操守进行考评。但都要按民主程序来办。开除教学资格是严肃的事情,至少要提前通知一声,要事先打招呼,给别人合理的申诉时间,怎么能突然袭击?

3,这件事是官僚体制的表现。

北大说这个事情是由民主程序,多数表决同意的结果。我们看问题不看形式只看内容,现有的中国体制,谁都知道一把手拥有一票否决权。

当年北大主动找到邹恒甫,聘他是实用主义,现在解聘他也是实用主义。

美国大学在20世纪初就确立了三A原则。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的原则,来保证教授的权利,真正做到教授治校。

北大光华的做法,极大地伤害了这些爱国者。在中国,在华人中都造成不良的影响。说明官僚体制在中国大学已经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2007年6月18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0:49:09
”邹恒甫辞退“事件不完全梳理
2007年6月10日,

邹恒甫在其博客发布《北大光华教授邹恒甫被辞 挑战高校行政管理机制》

其主要内容包括:

  2004年3月-5月:张维迎联系邹恒甫,让其帮助他从厉以宁手中夺院长之位,邹恒甫未肯帮忙,得罪张。

  2005年6月,张维迎要邹恒甫辞去系主任职务,邹未予理会。

  2006年 ,张维迎当上正院长,给邹恒甫去信,宣布邹不再担任系主任。

  2007年4月6日,张维迎给邹去信,宣布取消邹待遇,取消邹的“董辅礽讲座教授,限期搬出办公室和住房。随后将信内容以快递形式送至邹的世行办公室

2007年6月12日

《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新闻《邹恒甫被辞挑战高校行政管理机制》,其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王亚非声称:“作出对邹恒甫解聘的决定不是张维迎一个人,而是院务会议集体决定的,依据的是学校聘任教授的一些具体规定。”

2007年6月13日

邹恒甫发布《必须说话以捍卫中国普通大学教师的尊严、权利和自由》

2007年-6月13日

经济学家胡景北在其博客上发布《为邹恒甫扼腕》

2007年6月14日

《第一财经日报》发布新闻《 张维迎回应邹恒甫被辞事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对此事发表意见称:“这件事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非曲直很明了。”该报记者称从可靠渠道获知,张维迎表示他不会站出来公开解释。

2007年6月15日

邹恒甫发布《谈点2002年后海鬼/龟和特聘教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

2007年6月15日

邹恒甫发布《答胡景北学兄: 张维迎是报邹恒甫不支持他当正院长的仇》

2007年06月18日

著名教育家,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公开《我对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的三点看法 》

2007年6月14-17日,

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开除邹恒甫事件”,其中有:

郭松民发表《应该给邹恒甫一个讨说法的地方》

辽沈晚报刊登《高校行政权力不能欺负学术权力》

杨涛在成都商报发表《张维迎应将邹恒甫被辞原因公开》

王军荣在东方网发表《"邹恒甫事件"中的异常之处》

华西都市报刊登《经济学家的争吵能否引爆制度反思》

佛山日报刊登《学者争吵能否更有学术味》

羽良在中国网刊登《中国大学的权力斗争逻辑论》

.………………………………

同时 “开除邹恒甫事件”在国内各大高校BBS和天涯、lqqm等社区,以及国外未名空间等均引起广泛讨论。据不完全统计,“开除邹恒甫”事件曾三天位居水木社区十大,并一度上北大未名的十大。

2007年6月18日后

媒体上几乎没有关于邹恒甫事件的报道。有网友怀疑,媒体已经被下封口令

2007年6月20日

叶檀在其博客刊登《邹恒甫张维迎之争本质是什么?》,此文为南方周末鄢烈山的约稿,由于上层已下封口令,不准报道邹恒甫事件,此文未予刊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0:55:11
pkufifa:我对北大和邹恒甫的一点回忆


http://mitbbs.cn/article_t/Economics/24561372.html

我对北大和邹恒甫的一点回忆

    我们在北大的必修课中,经济数学微积分的教材是c 类的 (d类是所有院系选修的数学
),而这恐怕已经是在昌平校区(99年以前北大文科第一年在昌平)最难的课程了。计
算机课程学的是DOS命令,例如dir,copy(不是DOS系统的原理课程)和打字---老师却
很是理解大家,对我们说“不论学什么,好好学都有用处。” 我心想去了北大本部燕
园该好多了吧---昌平园毕竟是昌平园么。哪想到,概率课用的竟然是“广播电视大专
通用教材。” 我在三教自习的时候从来不敢把这本教材光天化日之下拿出来见人;自
己做作业的时候不得已读这本教材,但是心理却是很难受。这个教材现在应该不用了吧
,至少“广播电视大专通用教材”这行让人气结的文字改了吧。 有几个必修课的老师
连基本的经济学训练都没有,课堂上竟然说什么“社会无差异曲线是用数据算出来了,
一个社会只有一条无差异曲线”这样的话;数学训练就更不用说了,一个据说是本院现
代经济学支柱的老师竟然管不可微的函数叫不连续函数,相信这只是他连续的口误而已
。虽然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经济学家,但是教课的老师们应该有一点专业精神吧
,我们要从哪里得到严谨的经济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没有办法,还得听课,因为要考试
还要考出好成绩---保研要好成绩,申请出国要好成绩,找好工作也要好成绩---外面谁
知道北大学生会学习电大教材,人家还以为我们学的是中国乃至人类最高深的学问呢?
!然而面对这样的成绩,心情是复杂的。我一直不百分百地相信教授治校,如果教授闭
门造车,我们不是还要学电大教材和那条奇怪的无差异曲线吗?不开眼看世界,我们现
在不还是在跟翰林大儒们学习八股文吗?改革的动力也许不在翰林大儒,他们即使看了
世界,也未必想改或者敢改,即使改也未必愿意改得彻底。

    以我的愚见,邹恒甫对北大经济的贡献之一是开眼看世界,开学生之眼。第一次见到邹老师
是他来到昌平园做讲座。邹老师当时带了几个海归教授和当时北大一位以思想犀利特例
独行著称的作家师兄。今天想来,邹老师的确用心良苦。邹老师讲了世界经济科学的发
展,却似乎并没有讲中国经济学的现状 (这似乎是多余的,我们手里类似于高中政治
经济学的教材已经是明证)。印象最深的是邹老师写了一黑板的美国名校的经济学课程
。并且说他将在光华全面推出这些课程。这是多么鼓舞人心啊。说来有点心酸,在自比
中国哈佛的北大能够学习哈佛的学生学的经济学课程倒成了梦想。100多年前,中国大
学里第一批开始学习微积分和基础物理的那些人大概有类似的感受---而100多年后,有
中国特色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同时又没有了欧美的炮舰威胁,邹恒甫倡导经济学改革
之难度可想而知。邹恒甫的改革从课程入手,让学生首先得到完整的经济学训练,掌握
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然后再解决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这是一个不
急功近利的,理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身在昌平园,我们没有办法回本部上课,邹恒甫还
督促我们要做好准备。当时给我们上微积分的老师还提到邹恒甫特意送给他一本美国经
济系的教科书,让他了解经济数学该有的难度。在我的印象里,邹恒甫并没有在那次讲
座提到其他的中国经济学家,反倒是后来他在光华的课上说林毅夫钱颖一发了论文在美
国经济学评论杂志上,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并且戏谑那些一边上他的课还一边想当官的
人。后来在网上听说他同样戏谑他的经济学同仁,我想, 邹恒甫是想帮大家开眼看世
界---知不足然后学。

    那次讲座对我们很多同学震撼都很大。我们那一级的学生还找来经典的samuelson经济
学教材来读。可惜的是到今天我也只读了这本书的一小部分。但我相信,邂逅邹恒甫才
算领略了传说中的北大精神和北大人的品格 (作为北大教授,邹恒甫不是北大毕业生
,鲁迅和胡适好像也不是北大毕业的。哈佛的教授又有多少是哈佛毕业的呢?)

    邹恒甫在燕园开课和组织国外教授讲学的事情,有目共睹。很多上过他课或受他推荐的
学生出国了,成了他北大讲课的直接受益者。更多的人,则领略了他的狂放不羁与刚正
不阿。现在竟然听说邹恒甫被北大辞掉了。后面的学弟学妹将没有我们当年那么幸运。
真的很希望他们自习的时候不会翻出一本尴尬的电大教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1:09:06
其实人总是要死的,他已经做出贡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1:09:20
一代伟人啊。。就在我生日前一天去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1:10:04
一路好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1:20:45
真是好东西啊,谢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1:25:04
有一位大师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1:49:30
痛心啊!悲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1:59:39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04:28
默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19:41
大师就这么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21:39
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22:05
老鱼父 发表于 2009-12-16 01:10
邹恒甫当年为何被张维迎赶出北大?网上查了下,总还是想不通,感觉怪怪的。
同样的疑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23:25
经济学界一个损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28:36
祝福大师,在天堂里过得快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30:30
好好研读他的《经济学》,作为对大师的一种缅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42:46
顶一下,通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44:51
心痛啊!大师一路走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53:21
邹恒甫:致张维迎学弟的一封公开质问信 维迎学弟,
根据我同武常崎,徐信忠,陆正飞,王其文等各位副院长和党支部书记的联系,他们全都否认200744日院长会议通过了把我邹恒甫开除出光华管理学院的决定.这又一次证明,你在利用职务之便泄私愤,报私仇.
同样, 2005年夏天在吴志攀正院长主持的全院大会上,你趁我在法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之际,宣称你已征求我个人意见,同意辞退应用经济学系系主任一职. 后来,吴志攀,王其文和朱善利同我多次联系,他们才了解到你在全光华教职员工面前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他们三人不满你的个人行为,继续让我担任系主任. 20057,我们俩人在你的办公室里当面对质,你又仅仅含糊其词.
当然,2006年你当了正院长之后,你一个电子信件便撤消了我的系主任一职,改由蔡洪滨担任.我没有答理你.
但是,你这位学弟本人在200744日用院长会议的集体的名义开除我, 你是又向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撒了一个天大的谎.你在尊重科学,民主和自由的北京大学如此胆大妄为地撒野,谁给了你这样大的权势? 你是在给北京大学带来耻辱. 你本人不是北京大学毕业,你更应爱护北京大学的集体声誉.你本人应该给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一个清楚的交代.
维迎学弟,你还是要好好地搞学问,诚实地做人.只有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的经济学论文才能让你安心地,名正言顺地在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继续折腾.否则,你在学术上也是对不起北京大学的.
也正是基于保护北京大学的伟大声誉,我才迟迟不向北京大学和中国国民公开你对我的私仇啊! 你的学问和品行使你不配在北京大学任职.
还是那一句老话:恒甫认为维迎是恒甫的朋友,但维迎却认为恒甫是维迎的敌人.我已说了至少六年了啊.
还是那一句老话:你的学问在国际上最多九流.我已说了至少八年了啊.最近七年来你的论文和会议报告证明你已不入流,因为你在中国搞经济新闻工作.
再还是那一句老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邹恒甫
2007731日早晨6
47# leele122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55:54
一个时代的经济学巨匠!愿您一路走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57:33
沉痛哀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2:59:43
其实国内估计不少砖家在偷笑,老萨死了,我们又少了个劲敌!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3:06:17
就是因为读了萨老的《经济学》我才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读读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吧,那叫一个索然无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3:08:39
大师虽走,思想永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3:09:27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3:10:10
沉痛哀悼萨老的去世,衷心祝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