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站务与外事
2009-12-18 09:09:09
支持论坛发展哈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14:28
希望杂志不要歧视硕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15:25
支持杂志的发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15:37
办杂志也是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方法之一,就目前论坛的情况来看,投稿者肯定会有,优质的稿件也会有很多,需注意的是,杂志能不能办出论坛的趣味,能不能继续论坛的开放风格,能不能控制好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20:11
首先,杂志定位要清晰,是学术性的还是决策咨询性的,或者是科普性的,还是向大众转播经济学知识的,这个最关键,否则就会成为四不像或者半吊子;其次,是纯粹的电子杂志还是要最终走向平面杂志,需要的办刊思路和操作方式也不相同;最后,杂志的稿源是剪辑论坛资料和观点还是面向社会公开征稿,也是需要确定的。
还有其他事宜,暂未想起,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27:38
坚决支持

建议 多增加对社会热点经济现象的分析文章,不落入现有经济期刊俗套,为发文章而发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28:19
个人觉得首先应该对未来的杂志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是学术化的还是普及化的,是专业的还是大众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确定杂志的定位是最最关键的。这将直接影响到杂志本身的受众范围和影响力。
       同时个人认为版主可以参照哈佛商业论丛等知名经济杂志,以经济杂志市场领导者为标杆可能在很多方面可以少走弯路,要是能够得到同行的帮助就更好了。
       杂志在创刊之初可以先行在内部进行一些评测,先用试刊号或则内部刊号征求一些受众的意见,也相当于是做一遍市场调研,这样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广告投放的问题,这一块儿建议是否需要专业的广告公司外包,毕竟如果是内部人员创刊,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经历去搞商业化得运作的。
        本人虽然不是学经济出身,是学管理出身,而且已经工作多年,但是其实社会上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对经济学非常的感兴趣,也希望能学习到深入浅出的经济学知识。所以希望能尽快见到这本杂志。
       预祝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31:21
cong一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32:53
影响力大到这种程度,早就该出刊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35: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35:56
我觉得可以先出电子版的给会员免费看看,如果运行的好可以再推出增值服务,比如订购一年的电子版杂志可以得到论坛币奖励,提高下载权限等优惠,这样可以吸引论坛会员,也可以吸引新的非会员加入,以后再考虑发行文字版的问题。
还可以跟一些杂志社和出版社联系,订购论坛杂志以后,买书和杂志可以优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41:15
好的杂志可以在论坛里共享啊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43:08
匿名审稿应该是一个好办法,杜绝人情稿,减少编辑以权谋钱、以权谋私的机会。

另外,弱弱的问:杂志有可靠的经费来源吗?有没有收版面费的打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46:45
希望杂志能有针对性,及时、明了阐述社会问题,分析现象!   祝愿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48:13
建议设以下栏目:
1、经济学研究方法
2、国家、省、市(特别是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经济实践研究/经济分析
3、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4、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
5、经济思想与经济流派介绍与评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51:38
经济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希望能够更多的以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53:41
看过一些经济专业杂志,其中厦门大学《中国经济问题》相对较好,比起其他专业期刊,文章更贴近学生读者群,觉得可以借鉴一下下。另外,还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化研究》系列,也很好。个人认为,咱们论坛的期刊不用可以追求独树一帜的创新,整合各种经济学期刊的优点就够了,毕竟就专业论文来讲,它的载体——期刊,也不可能有多少更成熟的模式啦!还有,这个期刊贴近学生群体应该是首要的,希望能多刊登趣味性强的文章;也可以设置一个学生专栏,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示学术、淬炼学术水平的平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54:00
希望杂志更多地是观念的指引,而非数理化的论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59:28
支持论坛发展,但希望做出水平来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03:52
支持,祝越办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10:44
极力支持,但最好能办出自己的特色,价格不要过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10:55
类似这种论坛性质的杂志,建议“娱乐性”多于“学术性”,平民化多一些,让所有喜欢经济学或者喜欢这个圈子的人,都能看上,或者爱上这本杂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11:17
希望这本杂志不要流俗,观点要独到精辟一些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2724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15:34
第一,作为刊物,必然有一个受众定位的问题。这本杂志到底是给看的,这是首先要明确的。我认为,看杂志的人,当然是专业领域的学生老师和爱好者居多。然而,这些人的知识水平和阅历不同,看杂志的目的也不同。有人是为了休闲解闷,有人是为了获取信息用于研究,也有的人是为了方便抄袭。总之,需求不同。这本杂志到底应该是浅显易懂的普及型刊物,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学术刊物?恕我直言,国内正规的学术期刊都办得如此不堪,可见走专业化和理论化道路是何等艰难。所以,我的意见,这本杂志应当把普及和传播经济学知识,提高大众的基本素养作为一个重要定位,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专业学术。

第二,作为刊物,必然有一个供稿审稿的问题。供稿人的水准决定了刊物的基本走向,而审稿人的水平和思想倾向则决定了刊物的质量和品味。所以,我觉得,从源头做起是当务之急。所有有心供稿的人员都应该受到鼓励,这样的鼓励不一定是刊发文章。要保证刊物质量,就不能随便把粗制滥造的文章刊登出来。对于没有录取的稿件,我觉得应该利用网络论坛的平台给予展示和讨论的空间。不轻易否定他人的作品,但要给作品以回复和评论。这样才能鼓励更多人参与,不伤害他人积极性。同时,我呼吁采取匿名审稿制度,尤其是号召广大海外留学的研究生参与进来。无论作者是普通学生,教授,还是其他领域的工作人员,所有文章一律送审3人匿名审稿组。获得两票赞成,才能提交编辑部讨论。建议成立由高校年轻教师为主,博士生为辅的5人或者7人编辑总部,其中必须包括宏观、微观、计量和贸易四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外加一名精通外语的经济学人士(如果是7人编制,则再增加一位新闻出版专业人士和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士)。所有通过匿名审稿流程的文章都要经过编辑部的审核,五位经济学专业人士至少三人联合签字,才能予以刊发。如果两票反对非常激烈,反对方有权提请召开特别讨论会,增加单数名匿名审稿人参与终审。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既体现匿名审稿人的独立判断,也尊重编辑部的最高审定权,还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制衡,防止编辑部的“一言堂”。

第三,作为刊物,必然有一个栏目设置的问题。建议栏目设置要少而精。作为新刊物,最忌讳大排场。我认为3-5个栏目为佳,超过5个栏目则不便于管理和控制质量。“三栏制”:国际学术动向(翻译介绍海外学界新作或发展趋势),国内经济分析(国内经济热点探索和分析),专题讨论区(根据需要设定主题,可以包罗万象,普及知识);“五栏制”::国际学术动向,国内经济分析,专题讨论区,文献综述(未必是完整的一个领域综述,可以是简介性质的),新人新作(不允许一稿多投,不发布学位论文,不发布讲师(不含)以上级别人士的文章,中英文稿皆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15:47
我希望论坛能够给敢于说真话的一些人提供一个平台,我看过很多杂志的幕后介绍,包括南风窗等很多杂志都是因为报道的内容过于“激进”而遭到了上级部门的封喉。我不建议我们这个杂志全部内容都很激进,只是至少能给观点鲜明、正直、不流俗的文章提供一块和大伙交流的空间。
期待中,不管这份杂志如何发行,我都会是第一批忠实读者~
bless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27:11
是不是可以同时办电子杂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29:04
希望该刊能成为在理论上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37:07
支持论坛发展,办成有影响力的杂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44:43
人大经济论坛上可谓人才辈出,是该办一个杂志把这些精华都保存下来。希望在杂志的版块中能看到有关农村经济前沿问题研究方面的文章,毕竟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依然是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盼望能尽快看到这本杂志,祝杂志创办旗开得胜、虎到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0:49:39
这个论坛真的不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