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8日08:50
中国试图堵住放贷漏洞
在中国政府试图控制信贷飙升势头的同时﹐银行业监管机构也在试图堵住银行在贷款额度用完后借助信托公司间接放贷的漏洞。
据知情人士周四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简称﹕银监会)已告知信托公司﹐或将禁止信托公司将银行理财对接的信托资金用于投资理财资金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
之前那些用完了贷款额度的银行曾经利用与信托公司的合作而间接放贷﹐合作过程中信托公司通过理财产品为银行的客户提供贷款。信托公司从中赚取利息﹐而银行则维护了与借贷方的关系并可能赚取中介费用。
上述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告诉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称﹐银监会在上周发布的通知中称﹐正在就新的信托产品规定征询行业意见﹐但没有提到最终作出决定的时间。
记者无法立即联系到银监会的官员对此置评。
为了配合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的商业银行今年早些时候发放了大量贷款﹐目前政府正加紧控制可能由此引发的潜在风险。
银监会已经上调了银行的资本金要求﹐并且对于通货膨胀以及银行业整体健康状况的担忧也有可能导致放贷速度减缓。
经济学家们预计中国将放慢信贷增长速度﹐并将2010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定在人民币7万亿元左右﹐低于今年9.5万亿元的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
中国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信托和理财研究院的研究员李勇称﹐银行通过信托公司间接放贷将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同时能够规避政府控制贷款增长的要求。
他称﹐银行和信托公司连手放贷的做法让人们更加担忧市场上的流动性可能失控。
东方证券(Orient Securities)驻上海的分析师金麟称﹐如果银监会颁布了上述新规定﹐对金融机构之间争相放贷的担忧也会得到缓解。
金麟称﹐无论是银行还是信托公司放贷﹐都会增加金融系统的信贷风险。
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国政府2007年和2008年对银行信贷设定了额度﹐结果导致通过信托公司间接放贷的活动大肆蔓延。去年年底中国政府取消了银行信贷限额。
但最近银行因资本金要求提高而减缓放贷﹐然而银行通过信托公司间接放贷活动又开始抬头。
Shanghai Benefit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的数据显示﹐1至11月份﹐中国的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实际上将人民币6,030亿元(合880亿美元)的贷款转移给了信托公司﹐而其中有四分之三是在7至11月份完成转移的。
银信合作的增加正好与信贷增长放缓相吻合。今年中国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总计为人民币7.4万亿元﹐占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下半年﹐信贷增长有所放缓﹐银行7至11月份的贷款规模为人民币1.8万亿元。
虽然中国承诺明年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银监会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限制银行的放贷活动。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银监会已将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上调至11%。
中国商业银行法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8%﹐但去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恶化时﹐中国银监会将这一比率要求上调到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