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读时间0.5小时,总阅读时间5小时
阅读摘录:
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于晓、陈维纲等译 三联书店1987)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术语所适用的任何对象都只能是一种历史个体(historical individual),亦即是一种在历史实在中联结起来的诸要素的复合体,……按照这些要素的文化意蕴而把它们统一成为一个整体概念……正因为就其内容而言它指的是一种由于其独一无二的个体性才具有意味的现象,所以它不能按照“属加种差”的公式来定义,而必须逐步逐步地把那些从历史实在中抽取出来的个别部分构成为整体,从而组成这个概念。这样,这个概念的最后完善形式就不能是在这种考察的开端,而必须是在考察之后。
从历史概念的方法论意义来说,这些概念并不是要以抽象的普遍公式来把握历史实在,而是要以具体发生着的各组关系来把握,而这些关系必然地具有一种特别独一无二的个体性特征。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价值;信用就是金钱;金钱具有孳生繁衍性;“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
认为个人有增加自己的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宣扬的是一种奇特的伦理。违犯其规范就被认为是忘记责任,而不是愚蠢的表现。这就是它的实质。它不仅仅是从商的精明(精明是世间再普遍不过的事),它是一种精神气质。……富兰克林所有的道德观念都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这些美德如同其他一切美德一样,只是因为对个人有实际的用处,才得以成其为美德;假如能同样达到预期目的,仅仅换个外表也就够了。这就是极端的功利主义的必然结论。……他说的话里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劝人为了纯粹利己的动机而进行伪装,其实还有更多的东西。
自我思考:
社会科学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虽不像自然科学那么精确,但从不同角度去阐发会有不同的精彩;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语文献看重和强调信用的价值,信用能带来杠杆,而翻译出来也读着像圣经那种语言,确实是形成了伦理规范;《华尔街》之类的电影可能也是为了阐明这一点:没有美德的资本主义商人不会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