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59 1
2018-09-06

李世民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为唐国公李渊,在隋末年间,李世民用计迫使李渊卷入争夺天下的风波中。


而自己则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凭着自己优秀的才能建功立业,同时聚集了一批极为出色的人才为自己在未来夺取皇位并巩固江山打下了基础。


在“玄武门之变”后更是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人敬仰的目标。


可以说,李世民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一方面离不开自身优秀的才能,另一方面更离不开他的团队。


而他之所以能够聚集这么一批不出世的人才为自己所用,离不开他极强的领导力。


求贤若渴

据说在贞观年间,李世民看着新科进士们从端门罗列而出的时候,高兴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他认为那些有才华的寒门子弟通过科举都已被收入囊中为唐朝效力。


不分贵贱的寻求有才能的人来为自己效力,足以说明李世民在寻求人才方面求贤若渴。


此外,李世民曾经让封德彝推荐几个贤才,但是封德彝说找不到他需要的贤才,因此李世民非常生气的说,人才各个时期都有,只是你不会善于识别人才罢了。


也可以说明李世民本身就是一个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人。


李世民也颇有见地的说过:“治国之本,惟在得人”。


他之所以这么求贤若渴,是因为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兴邦富国就必须重用人才。


这个道理放在如今的企业身上也是一样的。


知人善用

李世民不止求贤若渴,他还善于知人善用。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贞观之治的成就,也是因为他善于用人,在各个岗位上任命了正确合理的官员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


在贞观时期朝廷的核心部门中,除了李世民自己的旧部,还有很多李建成的旧部和投降过来的降将,如李靖、魏征、秦琼等人,他皆不计前嫌的重用他们。


而魏征更是因为直言进谏,辅佐李世民共建“贞观之治”被后人推崇。


这些人才对奠定唐朝的繁荣昌盛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不止要会识人,还得人尽其用,才能使企业走得跟高更远。

善于纳谏

李世民不止非常善于用人,还能虚心接受属下的意见,及时改正不好的行为,并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贞观四年,李世民想要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


但是当时的一个小官认为此举的过错比之隋炀帝有过之而不及,要是大肆兴建了乾阳殿,就会成为同桀、纣一样的昏君。


一个小官对帝王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一般人相必都会大发雷霆,但是李世民非但没有动怒,反而接受了他的意见并重赏了他。


而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李世民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李世民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李世民难堪,下不了台。


不过李世民能清楚的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犯错。


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攻讦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更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如果认为强硬的发布命令、毫不接受下属的想法和建议,就能充分展露自己的权威,这是大错特错。


此举只能暴露自己的愚蠢并使下属远离。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定要能够听取下属的建议并择善而从,才能让企业更长久的发展下去。

善于提高团队凝聚力

李世民麾下能人如云,有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长孙无忌、尉迟恭、秦琼、李靖、程咬金、魏征等一大批能人异士。


这些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丰功伟绩,同时相处得很融洽,很少争权夺宠,猜疑嫉妒之乱。


并且李世民自己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手下的文成武将也都获得了荣华富贵,并寿终正寝、富贵到老。


这在历史上十分罕见,从中不乏可以得知李世民非常善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对待下属公平公正,不偏心,才能获得这样强大的团队。


领导能否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对班子成员能否成为团结战斗的集体至关重要。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作为公司的领导者,要铸造一个优秀的团队,众志成城,才能共创企业的辉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9-6 12:58:12
杨明凡 发表于 2018-9-6 11:48
李世民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为唐国公李渊,在隋末年间,李世民用计迫使李渊卷入争夺天下的风波中。
而自己 ...
勤快,又笨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