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8-10-21 17:29 
今日又读胡适文章,看到胡适的话,才发现我这篇文章的意思,藏晖先生早就说过了,我不过是班门弄斧。以下 ...
读了你留下的文字,其实内心是沉重的。因为我发现:在今天还存在有一丝兴趣来思考哲学的人,其出发点已经不是现实是什么样子,从而找到“病在何处?”,“提出种种医病 的丹方”,然后整理出自己系统的方法。相反,而是各自在书本中去找到自己“天经地义的信条”,不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而是“奉为 金科玉律的宗教”。在阉割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还认为自己找到了“靠山”发现了真帝。
-
单从胡适的这段话,在当时他写这段话时,故然充满了前卫的思想,但是放在今天更为丰富的现实面前,不得不显得有些苍白。因为今天的现实,并不是简单地哪个阶级占据了领导地位,之后依然重复着不变的过去的故事。而是共产党执政之后,确实推进了中国社会(我在想,在我的《新共产党宣言》没有得到正式出版,和得到读者们公认前,我还是用“社会”这个名称,而少用“集体”,这样你们容易理解些。特注。)一次文明的进步(当然这个进步是全人类的)。打开历史,在中国封建和半封建时期,人民是最底层的劳动者,也是剥削从最高层逐级而下的终点。因此,那个时候充满了阶级的对立。但是到了今天,管理者取代了统治者,从而对人民的执政从过去的压迫向“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事实。因此,在这样已经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事实面前我们只是纠结哪个阶级执政的问题,或是阶级斗争是不是可行的问题,或是以此来只是为证明马恩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等等,显然,这已经是八百万年前的故事了。
-
哲学的发展不是翻旧账,更不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故人们的观点中展示谁的口才更好,谁读的故人的书最多,才是最有资格的学者。正如胡适说:别人的东西,只是我们用以来开启我们思维的工具。本身并不是我们直接可以用来批判别人,或被别人批判的武器。正如今天我们读马恩理论的基本上是所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等起来。于是发现马恩理论有错误的观点后,因此就全盘否认了共产主义的不可实现性。原因是——马恩的理论有错误。我们沉静地自问一下:这样的逻辑思维可笑吗?——哲学的真帝——不是在故人的语言中去发现“真理”,而应当是在现实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改变问题的系统方法。
-
话说到这里,我就概要地谈谈人类社会历史以来所呈现给我们今天的,值得每一们思想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下:
-
打开社会的历史,除原始社会外。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的和平稳定,他们的管理手段是对人民的压迫。对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我有强大的国家机器,有强大的军队,人民能耐我如何?顺者倡,逆者死。特别露骨的是奴隶社会时期,被压迫的人民完全成为了如同牛马的劳动工具,无人性人严可言。当然,转眼,统治、压迫、剥削已经成为历史。也让我们今天在管理上有着深刻的认识——压迫只会让反抗的力量更强大。这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管理的手段从无人性的压迫向人性化管理转变的原因。例如在今天,除了工人工资有最低限度保障之外,还有各种福利,如低保、医保……以及相关的各种扶贫政策等等。
-
显然,从过去,人民不被当成人看待到今天政府关怀到每一个人生活起居的日常开销,维护着每一个人做人的情感和尊严,这本质上已经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问题来了:这个问题我们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来:暴力地压治,你们(人民)并不因此屈服而安份守纪,现在我仁政的管理,关心你们、爱护你们、帮助你们,你们为何不因此高度地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更是创造和享受集体幸福的生活呢?
-
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完全可以抛开前人的理论,《自由主义》《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这些理论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已经是肯定的事情。同时他们没有经历个这个时代,所以只有时代的学者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
-
当然,决对不能说时代学者们都一无事处,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已经有了共识的。也确实是谈到点上了。只是不知道学者们为这个共识是感到快乐,还是默默地悲哀。快乐是:哲学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了一个终结。悲哀是:这个终结只是一个不成文的“自私”说。“自私”说是从西方传来的,中国学术界以默认了,因为直到今天没有下文。只是不知道,“共产主义”这个曾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响彻云霄的口号,在我们学者专家们的心中还有没有一点残存的痕迹。要是都没得了,那不得不说:在上半场东西方学术的角逐中西方学术界完胜。至于下半场,可能就只有笔者我在呐喊了——我不服!——因为他们是错的!原因如下:
-
什么是自私——就是贪婪,什么东西都想自己占有。
自私的本质是什么——自私的本质就是尽可能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占有,并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所占得的利益。
-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自私本质上并不是人的本性。因为自私的目的只是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这才是人的本性。假如无私更能给人带来利益更大化获取的时候,那么人们自然趋向于无私的转变。因此说,自私本质是一个相对概念,取决于人们对利益更大化获取的行为。那么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人们的表现之所以是相互独立、相互排挤、相互竞争、相互间想尽一切办法地占有?唯一的答案就是在时代管理体制下,大光无私的表现反而会使自己失去更多。根据生命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所以在大光无私反而会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前提下自然趋向于自私,趋向于独立的自我保护。
-
至此,我们不得不说:只要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以自私自居的时候,社会的发展就依然处于矛盾的运动中——因为人是集体的生活方式,在一个集体中,要想实现集体中每一个人利益都能最大化获取,那只能在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高度平等的集体才能实现。在这样的集体组织、让人高度信任和依赖的集体组织没有出现之前,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自身更大化对利益的获取,相互独立,排挤、竞争……必然会产生人们之间利益的冲突而形成集体的矛盾运动。
-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人类发展的历史,从奴隶社会到今天,社会的发展虽然曲折,总是在向文明迈进,而不会倒退?原因就在于人们在长期的利益的矛盾冲突中,不断创造着一个更加平等、分配上更加合理的集体生活的使然。所以,把今天人们不能高度地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更是创造和享受集体幸福的生活的原因认为是人自私的必然,是错的。因为人类社会不会在今天终结,我们所说的所谓的“自私”本质上正是推进今天社会向更高文明迈进的动力。因此,怎么反而成为时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障碍呢!?
-
很多时候不得不说:学术界有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就是当被问及的问题无法解释时,他们总会冥思苦想找出一些概念来唐塞问题。这也直观地反应出一个问题——学者们所谓对理论的研究与思考,根本不关注现实,他们只热心于在前人的书海里去摸爬滚打。于是当问及涉及现实的问题时,就只能出此下策——想尽一切办法来唐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