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要素成本上升等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将越来越难以单凭成本优势应对国内外竞争。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升级,即从低层次竞争优势向高层次竞争优势转变。为了解我国企业对竞争优势升级的方式及其特征,我们对数控机床、鼓风机、软件、工程机械、光伏产业、纺织、水泥、集成电路等8个行业的16家企业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尽管由于样本数量少而不具有统计意义,但这些企业都是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其看法颇具代表性和启发性。
一、企业竞争优势升级的内涵
(一)从低层次竞争优势向高层次竞争优势转变
从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上,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将竞争优势分为低层次竞争优势和高层次竞争优势。低层次竞争优势主要指成本优势,即企业能比竞争者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设计、生产和营销产品)。但其缺点是容易被竞争者模仿和复制。高层次竞争优势是指高技术的知识产权、高级专业人才、内部技术能力、品牌、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等。高层次竞争优势是一种差异型竞争优势,即企业为客户提供的独特而优异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专业功能或售后服务等方面。差异型竞争优势代表了单位产品更高的利润率。
波特认为,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在寻求新的竞争优势时,最重要的行动是创新。其所指的创新是广义上的,包括改善技术和改进工作方法,对产品和流程的改进,新的营销观念和促销方法等。
(二)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环节发展
“微笑曲线”理论则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升级的过程和方向。“微笑曲线”理论认为,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产业链的两端,即研发设计和销售环节。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过程附加值最低。因此,企业要增加盈利,就不能局限于制造和组装环节,而应通过加强研究开发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或者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等,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二、企业对竞争优势升级的看法(由于问卷调查企业数量少,因此问卷分析不具有统计意义,只代表受访企业的看法)
为了了解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升级途径和方向的看法,我们选择了研发设计、生产规模、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品牌策略等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并要求企业按照重要程度对以上因素进行排序。从反馈结果看,我国企业对竞争优势升级的认识具有以下特点。
(一)高层次竞争优势并非一种,而是多种优势的组合
绝大多数企业选择了2个以上的关键环节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点。由此可见,企业竞争优势并非局限于研发设计或品牌战略等单个环节,而是以1至2个关键环节为龙头,连同其他若干环节形成的竞争优势组合。只凭借一种竞争优势维持竞争力,企业就很难阻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进入。通过建立竞争优势组合,大大增加了竞争对手模仿的难度,企业就可以拉大与对手的差距。
表1 企业对竞争优势的排序(不分行业)
排名 | 1 | 2 | 3 | 4 | 5 | 6 |
很重要
| 研发设计 | 品牌 | 标准 | 专利 | 生产规模 | 供应链管理 |
重要
| 供应链管理 | 生产规模 | 专利 | 品牌 | 标准 | 研发设计 |
(二)高层次竞争优势的内容因企业自身情况而异
由于企业战略、市场定位、既有优势等因素的差异,同一行业的企业对中高端竞争优势的选择不完全相同,一些行业甚至相差较大。特别是在第二和第三重要的竞争优势选择上。
表2 部分企业对竞争优势关键因素选择的分布(%)
关键环节 | 重要程度 | 机床 | 软件 | 工程机械 | 新能源 | 集成电路 | 纺织 |
有作用
| | | | | | |
重要
| | 25 | | 50 | | |
研发设计能力
| 很重要
| 100 | 75 | 100 | 50 | 100 | 100 |
有作用
| 25 | | | | | |
重要
| 50 | 75 | 100 | 100 | 100 | 100 |
生产规模优势
| 很重要
| 25 | 25 | | | | |
有作用
| | 25 | 50 | | 50 | |
重要
| 75 | 50 | 50 | 100 | 50 | 100 |
供应链管理能力
| 很重要
| 25 | 25 | | | | |
有作用
| 25 | | | | | |
重要
| 25 | 25 | 100 | 50 | 50 | 50 |
品牌
| 很重要
| 50 | 75 | | 50 | 50 | 50 |
有作用
| 25 | 25 | | | | |
重要
| 25 | 50 | 50 | 100 | 50 | |
专利
| 很重要
| 50 | 25 | 50 | | 50 | 100 |
有作用
| 50 | 25 | | | | |
重要
| 25 | 50 | | 100 | 50 | 50 |
标准
| 很重要
| 25 | 25 | | | 50 | 50 |
(三)“研发设计能力”是绝大多数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首选要素
受访企业既有纺织、建材、工程机械等传统制造企业,也有集成电路、数控机床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但绝大部分企业都将加强研发设计能力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此外,企业对专利也相当重视。考虑到专利是研发设计的成果,更说明了研发设计能力在竞争优势升级中的首要地位。从而显示出企业预期未来利润将更多来自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品;企业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需求,以及对研发设计的投入将呈增长趋势。
表3 企业对竞争优势的排序(分行业)
重要程度 | 机床 | 软件 | 工程机械 | 新能源 | 集成电路 | 纺织 | 建材 | 通用设备 |
1 | 研发 设计 | 研发 设计 品牌 | 研发 设计 | 研发 设计 | 研发 设计 | 研发 设计 专利 | 品牌 | 研发 设计 供应链 标准 |
2 | 品牌 | 生产 规模 | 专利 | 品牌 | 专利 品牌 标准 | 标准 品牌 | 研发 设计 生产 规模 专利 标准 供应链 | 生产 规模 品牌 专利 |
3 | 供应链 | 供应链 专利 标准 | 品牌 生产 规模 | 生产 规模 供应链 专利 标准 | 生产 规模 | 生产 规模 供应链 | | |
4 | 专利 | | 供应链 | | 供应链 | | | |
5 | 生产 规模 | | | | | | | |
6 | 标准 | | | | | | | |
(四)品牌建设是仅次于研发设计能力的关键竞争优势
绝大部分企业将品牌战略作为位居前两位的重要竞争优势,建材和软件企业甚至将品牌列为第一竞争优势。表明我国企业在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市场的过程中,将更加重视塑造良好的企业和产品形象,通过在美誉度等方面的投资和运作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五)生产规模优势和供应链管理等影响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已经不是优势升级的首要因素
除了一家通用设备行业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都不将生产规模列为优势升级的首要因素。尽管如此,所有行业仍认为生产规模和供应链管理对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说明尽管成本和效率优势不能引领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但仍是企业竞争优势组合中的重要因素。
(六)标准的作用比较受到企业重视
企业认识到标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有半数以上企业认为标准对提高竞争力有重要作用,通用设备行业的企业更认为标准具有最重要的作用。但与其他因素相比,标准受到重视的程度是最低的。
三、对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升级的几点看法
尽管由于行业特征、企业发展阶段与战略等存在差异,但受访企业对竞争优势升级仍有共识,其启示是:
(一)我国企业在主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的同时,通过规模经济与供应链效率提升等组织和管理创新,是竞争优势升级的主要途径
我国企业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竞争优势提升是一个以既有的成本优势为基础,以研发开发或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为主导的价值链整体提升过程。不仅仅是研究开发能力或市场营销能力等单项能力的提高,而是企业各项能力相互配合、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能力提升过程中,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能力必须得到大幅提升,而生产制造能力等既有优势也需要保持和提高。
从成本领先为重点的竞争优势转向产品差异化和高美誉度为重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是企业竞争优势升级的方向。首先,产品知识含量的提高促使产品附加价值明显提升。其次表现在从以制造为中心向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的制造与服务一体化转变的趋势。通过服务使产品增值,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升级方式

(二)对典型行业竞争优势升级的估计
附表是根据调研结果,对若干典型行业竞争优势升级方向的初步估计。可见,研发设计能力是每个行业应具备的首要优势,主要区别在于支撑研发能力的其他竞争优势的组合。值得说明的是,这种结果更多地反映了一个行业中的领先企业的优势升级方向。由于领先企业往往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成本优势或技术能力,因此比同行其他企业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升级基础和愿望。而同行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可能仍然集中在低成本竞争上。
马名杰 执笔
课题总负责人:张玉台
课题执行负责人:刘世锦
课题协调人:张军扩
附表
产业 类别 | 典型行业 | 研发 设计 | 生产 规模 | 供应 链 | 品牌 | 标准 | 说明 |
装备
制造
| 工程机械 | ◎ | ◎ | | ◎ | | 以加强研究设计能力为主,加强品牌建设,发展规模经济。 |
| 数控机床 | ◎ | | ◎ | ◎ | | 以研发设计能力为引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
| 通用设备 | ◎ | ◎ | ◎ | ◎ | ◎ | 以研发设计能力、品牌和标准建设为重点,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兼顾附件价值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
IT
制造
| 集成电路 | ◎ | ◎ | | ◎ | ◎ | 重点加强研发设计能力,同时加强品牌和标准建设,发展规模经济。 |
| 软件 | ◎ | ◎ | ◎ | ◎ | ◎ | 以研发设计能力和品牌建设为重点,实现价值链的整体提升。 |
资本密集产业
| 建材 | ◎ | ◎ | ◎ | ◎ | ◎ | 以品牌建设为重点的价值链的整体提升。 |
新兴
产业
| 新能源 | ◎ | ◎ | ◎ | ◎ | ◎ | 以研发设计能力为重点的价值链整体提升;体现了新兴行业的发展特点。 |
劳动密集产业
| 纺织 | ◎ | ◎ | ◎ | ◎ | ◎ | 以研发设计能力为重点的价值链整体提升。 |
注:加黑的表示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课题组 来源:国研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