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5 08:51:50
谷贱伤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8:58:53
可以估算出收入,这个没多大问题,但是农业耕作并不是如此简单,建议到农村实地了解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03:22
说实话,我有点儿想骂人。
论坛里又不少声音一直在喊经济学害人,如此看来真是害死人!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楼主这一番高论,我只想说你现在只有一脑袋浆糊!
感觉楼主以后直接去统计局报到吧!别的地方去了你会挨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06:07
农民穷是政治原因,不是经济原因
民可使...不可使....
城乡二元化不改,没有出头之日
而一个富裕的阶层是会要求他们的政治权利的
不能过穷,也不能富
给你希望,但是总是达不到,这是最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16:52
行啊,现在的农民已经比以前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16:55
楼主,季节性剩余分析的很好哦。
我们家以前也是种棉花,麦子,那么就非常讲求季节性,有时候很忙,有时候很闲。当时我父母还做点生意,才保证家里生活条件好一些。

现在,家里种蔬菜,一年四季都很忙,收入也大大的提高了。我爸妈现在都不做生意,专门种蔬菜。因为实在是忙不过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17:51
楼主一定是城里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19:03
农民工作日不能以单纯工作的天数来计算,应该用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来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20:12
楼主想得太简单了点吧,14天,怎么没有去除应有的节假日,还有耗在路上的时间,还有天气因素,农民种田,天气因素很重要,不是说自己安排,而是靠天吃饭,还有农民想找到其他的工作不容易,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农村的剩余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23:38
不同意楼主的说法,农民耕作的时间可能是14天,但是一个农民不能在平时不进行照看农作物的工作,而且这种工作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一直需要持续到收获。看似可以挖掘这些时间,但却是不可能的,也即“大时间没有,小时间不断”,完全想腾出整块的时间来去做具体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还是建议农村开展自愿条件下的农民合作社,将日常的照料工作交由专职人员完成,而其余人员可以摆脱这种持久性的工作,从事其他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24:16
现在很多地区还是靠天吃饭,很多农业基础设施都没有解决,比如说灌溉问题就没有落实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27:23
不了解 就不要乱评价
农民真苦,农民真穷,农民真累
除了农忙 水稻你知道要打几次农药吗?
夏天7、8月份我在家的时候几乎2天打一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29:28
种地可不是农民的兼职啊,14天简直是玩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30:33
[em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31:56
你种 过地吗?在这里瞎嚷嚷什么呀? 上面的连谬论的级别都不够,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33:05
是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34:42
哇,14天,开心网种人参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39:30
楼主是没有去过农村吗?翻土,跑到城里买农药都要半天一天的时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42:49
以前觉得毛主席的上山下乡是误人子弟,现在觉得真有楼主真有必要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否则有人问你米是哪里产的,你会说是市场上买来的。
经证明,楼主是头会打字的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48:44
这个最好实地调查,不同环境下差异很大。尤其是西部的丘陵地区,我家的情况我就很清楚,楼主的14天远远低估了劳动所需的时间,而且成本如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严重上涨后也大大压缩了获利空间,一个简要类比是国家退耕还林所补贴的收益其实相较于农民自己种粮来讲更实惠,也即农民种地是在花费非常大强度的劳动力后赚取了更少的收益,这显然是一个不经济的选择,但是为什么大部分农民还是在农村低效率地种地呢?主要是因为机会少。现在农村很多是老弱妇幼(壮劳力都出去打工意味着外出可能是更经济的),如果没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农民的征收确实乏力。此外还有个方面的支付,一方面是各项集资款(感谢政府减税,但是还希望政府能够注意税收负担的转移,上游的原料商和下游的粮价控制都是很现实的),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尤其是缺少机械化条件时,农民付出体力的成本极大,主要体现在医疗成本,农民多病,而且多为顽固性疾病,这与生产环境相关连的。就我们村的农民来看这是最主要的问题,并且如果养猪等副业没有好的收益时,农民会陷入相对更贫困的境地。农民劳动力其实并不富裕,真正闲的人和时间并不多,闲的人已经进城打工了,只是面临机会少,尤其是地方环境不好时(这个和央视里面描述的喜洋洋场景完全是两码事哈),选择余地太小,所以必须继续这种生活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56:43
在农民消费方面不知你算过没有?呵呵,我记得我对家里做过一次统计,一年中最大的消费项目是各种亲戚朋友喜庆场合的送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9:58:01
除了花在种地的时间,农民的剩余时间该用到哪里?很难打零工,他们根本就是被动的,天灾人祸、农产品价格、种子肥料价格,完全只能接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0:04:12
城乡经济二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农业收入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富裕奔小康的要求了,虽然国家宏观政策做了不少的帮助,但是这些所谓的补助只是“授之于鱼”而不是“授之于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虽说这是现在经济发展中不可能避免的问题,但是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整个农业或者农村为城市或者城市工业付出了太多,因此个人认为工业应该大力反哺农业,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同时更应该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医保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0:06:30
看来楼主不知道庄稼是怎么长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0:06:58
有的地方农民人均不到一亩地,只能出卖苦力,却有时拿不到工资,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逆来顺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0:07:03
我觉得农民对待庄稼就像在照顾孩子 复杂着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0:16:41
一群不调研就来谈论农村问题的城市人,你们觉得你们客观么?
就如激荡三十年作者吴晓波一样 ,本来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在上次猪肉大涨的时候,竟然信誓旦旦的说一只猪从出生到出栏要一年多,立马在我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0:16:58
我觉得还是经济发展模式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0:18:33
53# liqingyuans

送礼是零和的,多少出去一般多少回来。但送礼习惯确实是非常损害经济的,大量资本在送礼里循环而不能创造投资和有效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0:19:16
同意楼主的观点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2724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