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5 13:12:34
我只想说,有那么一部分人,总是喜欢脱离实际考察问题,我自认为自己是标准的农民出身,干农务不少于十年,别把复杂的事情过于理想化,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客观地说楼主说的问题一定程度的存在,但绝非楼主想得那么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15:33
楼主要么没有真正的种过地,要么就是脑残了
理论的和实际的能一样吗
无知小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16:22
太理想化了 和实际不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16:28
呵呵,我是农村的,但没种过地。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20:36
楼主没种过地,好像又是个专家。典型的中国式学者、权威专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28:25
农产品价格低是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各个地方都有动力把种粮的地变为工厂呢,想一想就知道了,只是因为钱。
但其实保证足够的农产品生产才是第一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28:52
不了解不发表言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31:36
楼主肯定不是从农村来的,要是国家不抑制农作物价格的话或许收入可以,但是农作物的收成不是那么确定的,你以为你计算出来产多少就产多少啊,像棉花要是开花的时候下雨,是没有收成的,不管你前期下了多少工夫,说白了,还是要靠天吃饭的,你能计算出老天爷的阴晴来吗?还有你计算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农民是没有福利的,看病要自己出钱(前年开始家里可以报销少部分了但是要求及高,且要定点治疗),他们没有所谓的这金那险,不要只计算现在的收入,到他们老了呢,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但凡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60岁以后还有更多的收入吗?尤其是在农村。记得有一个教授去欧洲访学,回来发自内心的说真相做欧洲的农民,你问问你身边的网上的人,有人愿意做中国的农民吗?看过一篇报道,中国南方边境的居民靠每天自己一小袋一小袋的粮食卖到东南亚边境,为嘛啊?想你也猜得出来?你不晓得前几十年中国的政策是农村支持城市吗?没错,以后我也将在城市生活,但是,但就想告诉一些人,现在中国的农村生活的真的很难。就我家来说,我爸妈是没有你们所说的闲置劳动时间的,夏秋忙农活,秋冬春忙家里的四个大棚,一年收入有几万,但是都贡献给中国的教育了,我和弟弟都在上大学,每年收入支出达到均衡,但是父母的节俭生活是可想而知的,后来才知道,我高中的时候,我妈生病了都舍不得看医生,着就是中国的农村现实,你就是计算的再好,事实摆在那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31:57
你没务过农吧,看的太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39:00
ldjdxyh 发表于 2010-1-4 11:55
农民穷在哪里?
    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在http://www.reviewing.cn/fact/2008/0507/article_427.html上看了一篇文章《
通货膨胀中的农民真实生活状况 》,我按作者的数据进行了估算,如果一年只一季水稻,再加一季午作,可以有两种组合,水稻+小麦,或水稻+油菜。
      水稻+小麦一年的亩产收入为:450*1.9+300*1.2=1215元/亩,加上国家补贴25无/亩,则为1240;水稻+油菜一年的亩产收入为:450*1.9+150*3.4=1365,加上国家补贴25无/亩,则为1390(下面以这一组合为例)。
    成本为:复合肥:200元/担(1担=50公斤),每亩需用25公斤左右(100元);尿素:120元/担,每亩需用25公斤左右(60元);农药和除草剂约40元/亩;机耕:50元/亩;收割机收割:60元/亩(因全球油价上涨,今年机耕和收割费用还要上涨);如果劳动力不够请专门工人插秧需100元/亩;上述成本除去请人插秧可以计算出:每亩种田成本至少在310元以上(不包含种子、农膜、农家肥等成本)另加种子(2斤计20元)、农膜20元、农家肥60元等成本100,亩总成本为:410元,则净收入为:1390-410=880元,在上述成本中没有算上农民工作的工资,则这880元包括两部分内容:资本投入的收益和农民工作的工资。以银行存款利率10%(目前高利货利率)来计算资本收益为:88元,则剩余部分可为农民种植的工资收入:792元/亩。
   那么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一亩田要花费农民多少个工作日?(按目前农村的工作效率估算)
   水稻工作日为:播种及播种前的犁地1天、犁地1天、播种后秧苗管理1天、插田0.5天、插田后的管理如除虫草、水等2.5天,及收获与晒干出谷1天,计7天。
   油菜工作日为:播种0.5天,犁地1天,插苗1天,田间管理2.5天,收获2天,计7天。
   合计工作日:14天,收入为792元,平均日工资约为:56元。这相当于目前一个建筑小工在城市的一天工资,按一个月来算,远高于在超市打工一个月的工资。
   经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农村有潜可挖,农村不富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的季节性剩余。

    (以上资料没有经过统计论证)
楼主忘记了田间管理这一块儿:水稻从栽种到收获,中间要打药多少次你知道吗?
楼主还忘记了耕地面积这一块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有多少你知道吗?农村耕地少的地方,人均可能还不到1亩,或者也就1亩多一点点;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一年还只能收成一次,而且还不是水稻,而是麦子或玉米。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如果说几百亩一起统计的话,可能平均每亩只要2.5天,但农民只有那么几亩地,随便到地里面转一圈,看看有无杂草,没有或者暂时不需要除草,OK,回家,半天已经没了
农村劳动力的季节性剩余是一个大问题,其实在季节内,平日里,都会浪费很多劳力;而这些其实就跟房子的空置率或者酒店的入住率是一个道理,酒店或者房东会把这个算到成本里面去,而农民,定价权都在国家手里,剪刀差依然存在,农民补贴城市,依然存在;其实这些合理的劳动力空置率(季节性空置中的不合理部分除外),也应该加在大米或菜油的价格里面。但现在的大米、菜油涨价都在流通环节,与生产环节几乎无关、与农民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39:01
东部及北方平原地区农村中农民数量(居住、工作在农村)较多,但西部、山区农民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包括年老的、幼小的,17-45岁之间健康的不会超过20%),十家有五家没人住,完全是一幅凋弊的景象,狗叫声都不多,虽然现在种粮面积未减少多少,但再过10年,20年以后,那些农村的常住民是野猪了。

楼主所说的劳作时间14天,肯定是不了解农民的情况(一年全部劳作时间在1个月以内的地方有,但只有平原上很少的一部分,在山区劳作时间超过300天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不在外面打工或做生意等)——如在贵州、重庆东南部地区、湘西、大巴山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52:46
还有一个问题,农村平均一个家庭有四口人来算,两个劳动力。两个人种四亩地养活六个人(两老、两小,加自己夫妻俩)。农民一年到头很少有空闲时间,说起来也就那几亩地,但一直都不会怎么太闲,肯定不会有大块的连续一个星期的空闲时间。也只有到了冬季很冷的时候,才开始闲一些;过完年,一般初六初七就开始到地里看看松土、追肥、除草了。
肥料不是一次上够就行了,而是中间要追肥;农药要打很多遍的。
就不说老天爷不给好日子过的时候了,那时候,农村、农民的惨,不是你能算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57:40
不是农村的
不要乱用数学公式
不懂装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57:56
[em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3:59:09
看见这个数学公式
觉得你是不是脑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还真敢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18:48
分析的有道理,但不可能把东西种在地里就不管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21:38
看来楼主不是很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24:16
qnyt 发表于 2010-1-5 13:52
还有一个问题,农村平均一个家庭有四口人来算,两个劳动力。两个人种四亩地养活六个人(两老、两小,加自己夫妻俩)。农民一年到头很少有空闲时间,说起来也就那几亩地,但一直都不会怎么太闲,肯定不会有大块的连续一个星期的空闲时间。也只有到了冬季很冷的时候,才开始闲一些;过完年,一般初六初七就开始到地里看看松土、追肥、除草了。
肥料不是一次上够就行了,而是中间要追肥;农药要打很多遍的。
就不说老天爷不给好日子过的时候了,那时候,农村、农民的惨,不是你能算出来的
“农村平均一个家庭有四口人来算,两个劳动力。两个人种四亩地养活六个人(两老、两小,加自己夫妻俩)”
靠,你以为是城市啊。
“肯定不会有大块的连续一个星期的空闲时间。”  
我告诉你,像我们中原地区,从十月份种上麦子,只要不遇到大旱,一直到过罢年都是闲着的,也就是到明年3月份。
“过完年,一般初六初七就开始到地里看看松土、追肥、除草了” “肥料不是一次上够就行了”   
你真逗,你以为喂猪呢?可劲喂就可劲长,是猪也有被撑死的可能啊。
你们可以继续做在象牙塔里想象农村,可以尽情的想象。你们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真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32:32
我不知道算式中出了什么问题,只目睹中国农民的苦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40:18
none22 发表于 2010-1-5 14:32
我不知道算式中出了什么问题,只目睹中国农民的苦况。
苦是苦点,但是比你们城市人幸福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43:44
建议去农村实地调研一下,我是农村出来的,虽然各种成本我记得不清楚,但是不符合直觉, 1# ldjdxy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49:01
starbird9954 发表于 2010-1-5 14:43
建议去农村实地调研一下,我是农村出来的,虽然各种成本我记得不清楚,但是不符合直觉, 1# ldjdxyh
你直觉是什么?凭你直觉,农民是不是有大把大把的空余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53:25
我家一般农村一般市镇。我觉得可以多元化种植嘛。总有季节不同的作物,施肥打虫,再顺便自家菜地里种点菜,日子挺忙碌的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53:41
纠正几个数据:
小麦价格:从我记事起,只有一年农民能够买到1元以上!
小麦的产量:不同地区产量不一样,平原可以达到800斤以上!
对于水稻的情况不清楚!
工作日:工作日计算太少
信息来源:http://www.zhuic.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55:04
楼主是人才,这样的算法我算是开眼界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4:56:07
14天?理论就是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5:00:51
zhuic1001 发表于 2010-1-5 14:53
纠正几个数据:
小麦价格:从我记事起,只有一年农民能够买到1元以上!
小麦的产量:不同地区产量不一样,平原可以达到800斤以上!
对于水稻的情况不清楚!
工作日:工作日计算太少
信息来源:http://www.zhuic.com
我们这里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1000以上了,中原地区。1元以上是情况出现的93还是94年,记不清了,持续没多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5:03:00
思想和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5:12:04
就算按照楼主的方法计算,工作日14天,但是其他空余时间呢?没有从种到收割只需14天的庄稼吧?其他的时间,已经种着庄稼的地上,不可能种别的作物吧?那么农民要继续找财路,地上显然不行了吧?那能去哪里呢?再说了,那庄稼也不是说出了楼主所说的那14个工作日之外,就完全不需要人看管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5:16:17
还是没有种地的经验吧。。。
呵呵,光靠14工作日是不行的。。。农作物需要很多时间去照料看管的。。。很费心的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