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6 20:02:49
bungee 发表于 2010-1-6 18:07
自己探索!!
这是因为我意识到我受限于我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背景,所以才想从尽量多的不同背景的人那里得到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0:05:57
高压锅 发表于 2010-1-6 18:28
如何得知未知,这当然不是一门学科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未来有很多种,人的未来,房地产的未来,产值的未来是如何等等。既然是在经济论坛上,那么从经济学上有预计未来,当并非能够完全得知未来的方法。首先,经济学这种思维逻辑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所谓预见未来的思维方式。其次,经济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可以抽象的给出个较为精确的值,如生产的产值就可以用预测得出。
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或者称之为理论,是前人在总结经验得出的理论化抽象化适应用于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经验,属于第二种情况,数理统计方法是从历史数据中找出规律,也是属于第二种情况。

这里的问题是理论上存在除了自己经历和经验习得两个方面,还有可以得知事情的能力和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0:07:06
江上輕舟 发表于 2010-1-6 19:17
这个我觉得要先模仿别人 然后自己创新 这样比较好
创新不也是基于个人对世界认知,即个人感知加他人经验得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0:25:27
我相信第六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0:26:44
仔细看了几遍,对“尽管似乎不可能,但是从理论上分析的确应该存在。”有些小小的疑惑!
我认为,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未来是很难预测的,模型很难建立,其中变量也很多,也很难测定!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本身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本能,意识,等等。
但是,如果,你已经“从理论上分析的确应该存在。”那么,不妨就在相关刊物上发表吧!
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我都不知道到底该属于哪个学科了”而困惑,那么就不要困惑了,立刻行动吧!
以前没有经济学,是被别人创出的!
以前也没有管理学,同样是被别人创出的!
很有可能,一个新的学科,会因为你而产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0:33:35
鄙人不才,斗胆来表达刍议:
     我认为 您提到靠自己的经历得来的知识也是一种将未知变为现实的方式,比如知道自己喜好什么,你事先没实践过,你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难道您可以未卜先知?我认为您靠自己的经历获来的知识是把未知转为现实的过程。
     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一个未知不断实现的过程。过去的未知今天实现了,今天的未知明天可以实现,一直继续下去。人类很难具备对长期的未来先知的能力。比如规律存在吗?什么是规律?规律不是仅限于对过去的总结,它更重要则体现在它的对以后的可能性上。谁能保证未来的情况跟过去的一样或类似?“休谟问题”至今好像还没有得到解决。波普尔认为我们不可能得到真理,即使获得了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只能不断的逼近真理;他认为知识的增长是无限的,是难以预料的。但他并不反驳对社会进行预测的可能性,但这种预测并不一定是先知。
     我们是通过多种学科,如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等来将未知变为我们的已知,很难将它归于某一种学科的发展。我目前的观点是不存在具备了解未知、事先知道处理未知事情的能力,我们只能通过试错(可以含有预测性)的方式前进,“且行且思”。   
  请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1:03:14
圆觉99 发表于 2010-1-6 19:39
吾人本有之心性,般若智慧,一切种智,无师智也。
这也是一种。那么过程是怎样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1:04:56
性格决定命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1:19:28
yao0121 发表于 2010-1-6 19:47
李子勋说:

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难以让人把握。首先是新物理学的发展,牛顿学说、爱因斯坦理论受到挑战,硬物质在物理学家的眼中慢慢变软。从结构、分子到构成物质的元素,然后是原子、质子、基本粒子、超微子到量子,之后出现场理论、对称群,最后是弦(一维空间中粒子蠕动的曲线)、乃至超弦(对称群在十维空间—时间中的蠕动状态)。理论物理学已成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甚至干脆演化为某种数学公式——把物质存在的问题变成纯数学推理的问题。人的思维也存在一些类别,线性的、因果的、逻辑的、辩证的、推理的、理性的思维都是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进入到感性的、非线性的、无逻辑关系的、发散的、存在性的、经验的、归纳的思维方式就没有那么确切的规律可循,有时仅仅是人的本能、直觉在引导着人。

当人的思想闯入混沌学说、复杂性原理或复杂系统的理论世界,昨天还感觉实实在在的东西,今天却变得非常的模糊、含混起来。所谓的秩序、逻辑、规律与真理,原来只是理性的科学思维从众多非线性关系里选择出来的线性关系,从广泛混沌的存在中抽取出相对清晰的关联。或者打个比方,把一个圆周切得足够短,看起来都是小的直线段。选择与抽取过程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存在被忽略了,也只有忽略这些东西,人类的认知活动才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那么充满逻辑的魅力。

那些广泛的存在到哪儿去了?它在我们的视觉与意识之外,即便有时闯入我们的感知世界,我们也习惯把它当作偶然事件。认识到这一点,人们不禁要问真实是否还存在?被人感觉到的或者经逻辑推理得出的东西还是不是真实?又是哪一类真实?人类的感官系统对客观存在的感知能力非常有限,有多少未被人感觉到的真实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发展?人内心存在的主观真实与外部可感知的客观真实有多大程度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哪种真实更重要呢?人脑的思维、意识、情绪活动,甚至人的行为有多少是随机的、非线性关系的,又有多少是有意识的、符合逻辑与线性的?

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都假定人是受理性思维控制的动物,至少愿意受理性思维控制。心理学理论不管是动力学模式还是行为认知理论,都试图在线性的、逻辑的关系里建构自己的学说。它们采用一种归因的、决定性的、内部相关的、因果的、甚至先验的观点解释一切。每一种理论给人的视觉与感知觉创建了一种关联现实,我们越是欣赏一种理论,我们受这种理论的制约也越多,我们的视觉与感知觉也越狭窄。如果我们还有无意识地否定其他理论的心理倾向,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被称为某种理论的“囚徒”。越是深刻地相信和依赖一种理论,人们的认知能力越会被理论慢慢地缩窄到一个非常可怜的境地,直至完全失去心灵与感知的自由。

科学是把双刃剑,在帮助人类认识世界的同时也会愚弄人们。科学思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尽管它是那么的神奇和富有创造力,但它只是人类众多思维形式中的一种,不是全部。我们经典的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一直试图用一种符合物理学世界的逻辑关系来建立自己的学说,它给所有可描述的精神(心理)问题分类,却不知道人类许多精神现象是不可描述也难以交流的。生命的本质或精神现象应该是一种生物学,对生物学的认识仅有逻辑、理性、线性关系是不够的,必须应用那些非线性、无序、自组,包括突变与涌动的认知模型。

康德说:“人类把理性思维本身的固有结构投射到世界,所谓发现一般真理或本质的东西,实际上是用思维这种结构来选定经验,组织经验,并从中创造出一种秩序来。”作为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士,我们需要对固有的思维结构做一些解构的工作,以帮助我们减轻对一些著名理论的迷思。在这本书的很多文章里,我会慢慢引入一些心理学方面颠覆性的思想,一种对习惯思维的反向思考。我会故意贬低因果论、非此即彼、是非观、渐变、简约主义给这个世界带来的简洁的模型,给大家带来融合、无序、循环、突变、自然主义的复杂视觉。
谢谢,很多都感同身受。心理学还有有限理性和生态理性的假设前提。
但是李先生并没有在序后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上面的观点。
另外非线性的线性关系,还是非线性的非线性关系都是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1:23:53
呵呵。路过进来看看,觉得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1:27:42
tianjixuetu 发表于 2010-1-6 20:26
仔细看了几遍,对“尽管似乎不可能,但是从理论上分析的确应该存在。”有些小小的疑惑!
我认为,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未来是很难预测的,模型很难建立,其中变量也很多,也很难测定!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本身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本能,意识,等等。
但是,如果,你已经“从理论上分析的确应该存在。”那么,不妨就在相关刊物上发表吧!
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我都不知道到底该属于哪个学科了”而困惑,那么就不要困惑了,立刻行动吧!
以前没有经济学,是被别人创出的!
以前也没有管理学,同样是被别人创出的!
很有可能,一个新的学科,会因为你而产生!
很多学科都有涉及并不代表是一个新学科,而且比起发表文章,不同知识体系和背景的交流更为重要。
对于那个疑惑,是这样,在以前的一些实践中,随着书读的越来越多,发现有不少所谓的不确定的事情实际上是确定的,
利用物理学的部分观点,因为特定维度时间轴的单一性和不可逆性,那么很多事情就是沿着时间轴必然发生的,那么就习得的能力来说,也是必然发生的。
不仅仅是物理学的一些观点,只不过现在可能这方面因为科普活动更容易被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1:30:44
Linghan 发表于 2010-1-6 20:33
鄙人不才,斗胆来表达刍议:
     我认为 您提到靠自己的经历得来的知识也是一种将未知变为现实的方式,比如知道自己喜好什么,你事先没实践过,你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难道您可以未卜先知?我认为您靠自己的经历获来的知识是把未知转为现实的过程。
     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一个未知不断实现的过程。过去的未知今天实现了,今天的未知明天可以实现,一直继续下去。人类很难具备对长期的未来先知的能力。比如规律存在吗?什么是规律?规律不是仅限于对过去的总结,它更重要则体现在它的对以后的可能性上。谁能保证未来的情况跟过去的一样或类似?“休谟问题”至今好像还没有得到解决。波普尔认为我们不可能得到真理,即使获得了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只能不断的逼近真理;他认为知识的增长是无限的,是难以预料的。但他并不反驳对社会进行预测的可能性,但这种预测并不一定是先知。
     我们是通过多种学科,如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等来将未知变为我们的已知,很难将它归于某一种学科的发展。我目前的观点是不存在具备了解未知、事先知道处理未知事情的能力,我们只能通过试错(可以含有预测性)的方式前进,“且行且思”。   
  请指教!
就是这个思路。而有一些现象、迹象表明人类可以知道未知并作出正确决策。可能这和在暗物质、反物质存在被发现前人们意识不到的道理有些相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1:31:50
巫婆的鬼 发表于 2010-1-6 20:25
我相信第六感!
这个东西没有得到现有科学的系统性证明存在,但是也没有被系统性证明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1:49:47
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人去研究类似哲学样的东西 推动时代的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01:04
我们接触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一般是采用分类认知的方式,当遇到一种新的事物时,我们会将其分类总结,用原有的知识和方法来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01:23
[em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02:32
高深问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18:47
睡觉做梦~~~异想天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20: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28:45
XUE ZHE
哲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39:06
e114 发表于 2010-1-6 10:04
遗传基因吧!比如小时候我能拆掉机械小闹钟,再组装上,没人告诉我,我认为这源于我老爸手很巧!
我觉得 这个不是遗传基因  而是 你爸爸在你面前做过  在你的记忆深处记得 只是差一个步骤将其唤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42:27
我认为想象也是取得知识的一种途径。
爱因斯坦的想对论和火车论中常提及要在"想象"中做实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50:56
钻研易经去吧 那里有宇宙的真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56:43
人类以思索,上帝就发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3:13:29
sanistom 发表于 2010-1-6 22:18
睡觉做梦~~~异想天开
想象的问题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虚拟场景创建然后进行试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3:14:39
none22 发表于 2010-1-6 22:42
我认为想象也是取得知识的一种途径。
爱因斯坦的想对论和火车论中常提及要在"想象"中做实验。
那么就是以假设情况根据已知经验进行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3:17:19
呵呵,等你过完以后再穿越吧。这样知道的未来应该会比较准确一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3:18:15
生活在这个世界,过程是很难描述的。思想产生了,如果仅仅在你的意识深渊里打转,可以认为,没有现实世界的实际产出和结果,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没有改变。但是奇妙的是,人,仅仅因为心境变了,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但世界确实改变了吗?你认为他变了,世界的形象,他的外观确实改变了。由此改变一个世界要么下载你的思想,带来产出,要么让思想改变你,你用双眼改变世界的外观。不管怎么样,过程都一样,人,用意识控制了世界,在深刻一点就是,无,媒介(人),有。有源于无,无就改变了有,控制了有。那么楼主所谓的人以未知而求正解,更是理之中了。但是你若想细究过程细节,似乎超越了人类的能力,人类是媒介,是参与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评判过程,那是神的职责,僭越自然的法则,那你可以考虑建立这个存在世界的大一统理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3:33:11
呵呵   我来完善总结下我的回答1,首先是人自身结构决定一部分,物质决定意识  2,其次是人本身有

很多东西并不晓得是好是坏,怎么做才是正确,只不过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不断地试错,“穷举”,最终走向正

确!这两点结合才有今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3:45:28
众神的愤怒 发表于 2010-1-6 23:18
生活在这个世界,过程是很难描述的。思想产生了,如果仅仅在你的意识深渊里打转,可以认为,没有现实世界的实际产出和结果,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没有改变。但是奇妙的是,人,仅仅因为心境变了,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但世界确实改变了吗?你认为他变了,世界的形象,他的外观确实改变了。由此改变一个世界要么下载你的思想,带来产出,要么让思想改变你,你用双眼改变世界的外观。不管怎么样,过程都一样,人,用意识控制了世界,在深刻一点就是,无,媒介(人),有。有源于无,无就改变了有,控制了有。那么楼主所谓的人以未知而求正解,更是理之中了。但是你若想细究过程细节,似乎超越了人类的能力,人类是媒介,是参与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评判过程,那是神的职责,僭越自然的法则,那你可以考虑建立这个存在世界的大一统理论了。
跟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相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