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三位一体公式,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如果把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则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资本家的工资,利息表现为资本所固有的独特的产物,这样,三位一体公式可以更确切地归结为资本创造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关于经济的分配方式,即:资本--利润,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萨伊把利润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资本的利息;一是使用资本的企业家的报酬,即企业家本人的工资。以生产三要素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说为基础,指出劳动、资本、土地这三个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共同协力,提供了生产性服务,生产了产品,各自创造了收入,因此每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应获得相应的收入。
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与现实是严重不符,有必要进行修改,改为四位一体公式:
土地——地租
劳动——工资(劳动者报酬)
资本金(出借本金)——利息
股本金(投资本金)——利润
修改主要是针对对资本与利息。
资本应分为资本金与股本金,利息应分说为利息与利润。
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付给土地所有者使用土地的费用,体现的是土地使用者与土地所有者之间交换的关系。
工资是劳动使用者付给劳动所有者使用劳动的费用,体现的是劳动使用者与劳动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利息是资金使用者付给资金所有者(仅仅是出借,需偿还本金)的使用资金的费用,体现的是资金使用者与资金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利润是资金使用者付给资金所有者(不偿还本金)的使用资金的费用,体现的是资金使用者与资金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地租、工资、利息一般都是事先约定的使用费用,利润一般不是事先约定的(也有事先约定的)使用费用。
企业一般是土地、劳动、资金的使用者,地租、工资、利息属于企业的负债,是企业应付的代价。利润属于企业的权益,是企业获得的利益。企业的负债对应的是债权人,企业的权益对应的是所有者。
三位一体公式体现的分配关系,四位一体公式体现的交换关系。地租、工资、利息、利润都是交换的结果,可以视为收入分布(不是收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