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80 6
2006-02-04
连日来,关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去年GDP增长9.9%,中国经济已经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人均GDP升至1703美元的消息成为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英国国家统计局日前也发布数据,2005年英国GDP的增长率只有1.8%,总量2.03万亿美元。而我国2005年的GDP 达到18.2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26万亿美元)。仅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客观的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在是令人可喜可贺。但这没有什么值得我们骄傲的。我们不能只看数字上的东西,不能因为GDP的排名变化就让我们冲昏了头,而是更要注重客观实际。英国的人口是5000万人,而中国的人口是13亿。这样两个人口数,还比较国民生产总值有多少意义呢。有资料显示,美国人的生活水准是中国人的30倍,我们的邻国韩国还是我们生活水准的15倍呢。

人均GDP指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是指收入,而收入一般是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指标。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完全是两个概念,认清这两个概念,才能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要付出很多艰苦的努力。不能盲目地赶超,不能回到对GDP崇拜的老路上去,不然我们就会感受到GDP是在不断的增长,但还不能完全惠及国人。我们对GDP必须得有更理性的认识。

从过去多年的对GDP的崇拜,回到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明白GDP不能衡量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长的代价和方式、效率、效益、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资源配置的效率、分配等等综合因素。GDP的高速增长和全民财富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不一定就成正比。

我们应该看到,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小康社会,一方面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另一方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让更多人充分享受改革成果,使经济的增长成果惠及更多的国人,实现和谐、安康的社会。

在理性面对GDP增长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和听到的社会“民生”:公众的利益、医疗保障、教育、工人的工资、农民工的工资、社会的公平、效率与公平等等。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体,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对GDP的增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不至于让GDP的增长使我们晕了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2-6 11:57:00
2005中国的税收总额(含关税和农业税)达2467亿英镑,而同年英国的税收总额(含关税和农业税)为2409亿英镑,税收总额首次超过英国,这才最是可喜可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6 13:18:00

有资料显示,美国人的生活水准是中国人的30倍,我们的邻国韩国还是我们生活水准的15倍呢?

本人同意楼主关于不能够单一的迷信GDP的理论,但是我认为,国内的本土派经济学家总是在不能够对国外实际情况作出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经济现状作出评判.

我现在在威海上学,据我所知,在威海无论是旅游还是经商的韩国人较国内其他城市来说都是比较多的,这不仅仅因为其地理原因,也有历史以及政策原因.

我所见到以及听说过的,韩国人到我们这里的反映就是,这里的生活水平比他们在汉城高多了,来威海的韩国人不吃别的,专挑海鲜吃,据说,在汉城一个苹果折合人民币要100元左右.

这是我得所见所闻,不知楼主是如何的得到的消息,呵呵,不敢苟同!

我觉得生活水平的高低应该按照居民的实际货币购买力,而不是名义货币量,纵然韩国人的人均GDP是我们的15倍,其生活水平也会被很高的物价水平所中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3 10:18:00
头已昏、眼已花,奈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3 16:34:00
能不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8 13:59:00
我觉得那个GDP不能做为衡量百姓生活的标准,这个太不真实了,而且很多都不能反应出来。要知道百姓的生活只有深入百姓,否则他们的难处谁都无法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