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2010-1-16 19:42:54
边际自由人 发表于 2010-1-11 00:41
wuyongkui 发表于 2010-1-11 00:28
人大经济学综合今年的方向确实有很大变动,作为全国性规范型考试,这么大的变动,出人意料!

先看政治经济学部分,众位不觉得逻辑和政治的逻辑一致了么: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个有政治的基础倒还不怕。

至于微观和宏观,也比以前更多地偏向于理论推导和运算,比如新古典供给曲线和古诺模型(北大曾考过)。知识面明显比高鸿业的书要广得多,比如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

楼上有些不负责任的人在哪瞎叫叫,说什么“我看没有超出高书的范围啊”什么的,我相信他们肯定不是今年的考生。是啊,高鸿业书涉及了西方经济学8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所有的成就,那楼上的都搞明白了?楼上的现在还读个屁啊!去给幼稚圆的小朋友们教经济学吧!

困难归困难,兄弟姐妹们要相信自己,不要被这些家伙给唬住了,变动至少绝大部分人都没预料到,不要灰心,再接再励!

“越人语天峔,云霞明灭或可睹”,加油!
此言差矣,如果你看懂了高老的书,保证你考130以上。问题是你没有梳理清楚经济学的脉络,只是死读书,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等你觉得书中没有的内容,书中却有详尽论述。
恩,其实高鸿业书上面都有。。。有没有复习透就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7 23:38:51
lvhenchuchu 发表于 2010-1-16 19:42
边际自由人 发表于 2010-1-11 00:41
wuyongkui 发表于 2010-1-11 00:28
人大经济学综合今年的方向确实有很大变动,作为全国性规范型考试,这么大的变动,出人意料!

先看政治经济学部分,众位不觉得逻辑和政治的逻辑一致了么: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个有政治的基础倒还不怕。

至于微观和宏观,也比以前更多地偏向于理论推导和运算,比如新古典供给曲线和古诺模型(北大曾考过)。知识面明显比高鸿业的书要广得多,比如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

楼上有些不负责任的人在哪瞎叫叫,说什么“我看没有超出高书的范围啊”什么的,我相信他们肯定不是今年的考生。是啊,高鸿业书涉及了西方经济学8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所有的成就,那楼上的都搞明白了?楼上的现在还读个屁啊!去给幼稚圆的小朋友们教经济学吧!

困难归困难,兄弟姐妹们要相信自己,不要被这些家伙给唬住了,变动至少绝大部分人都没预料到,不要灰心,再接再励!

“越人语天峔,云霞明灭或可睹”,加油!
此言差矣,如果你看懂了高老的书,保证你考130以上。问题是你没有梳理清楚经济学的脉络,只是死读书,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等你觉得书中没有的内容,书中却有详尽论述。
恩,其实高鸿业书上面都有。。。有没有复习透就是了
请给我找出高书上关于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不成立的证明,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8 16:44:23
lxc0531 发表于 2010-3-17 23:38
lvhenchuchu 发表于 2010-1-16 19:42
边际自由人 发表于 2010-1-11 00:41
wuyongkui 发表于 2010-1-11 00:28
人大经济学综合今年的方向确实有很大变动,作为全国性规范型考试,这么大的变动,出人意料!

先看政治经济学部分,众位不觉得逻辑和政治的逻辑一致了么: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个有政治的基础倒还不怕。

至于微观和宏观,也比以前更多地偏向于理论推导和运算,比如新古典供给曲线和古诺模型(北大曾考过)。知识面明显比高鸿业的书要广得多,比如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

楼上有些不负责任的人在哪瞎叫叫,说什么“我看没有超出高书的范围啊”什么的,我相信他们肯定不是今年的考生。是啊,高鸿业书涉及了西方经济学8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所有的成就,那楼上的都搞明白了?楼上的现在还读个屁啊!去给幼稚圆的小朋友们教经济学吧!

困难归困难,兄弟姐妹们要相信自己,不要被这些家伙给唬住了,变动至少绝大部分人都没预料到,不要灰心,再接再励!

“越人语天峔,云霞明灭或可睹”,加油!
此言差矣,如果你看懂了高老的书,保证你考130以上。问题是你没有梳理清楚经济学的脉络,只是死读书,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等你觉得书中没有的内容,书中却有详尽论述。
恩,其实高鸿业书上面都有。。。有没有复习透就是了
请给我找出高书上关于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不成立的证明,谢谢!!
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我想人大也好,北大也好,考题无非是为了评测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这种综合能力不是针对某本教材,而是观察一个求学者的思考、分析、推断能力(当然记忆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拿到任何一本某某名家的经典教材的时候应该明确其内容是丰富的,但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对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提问,甚至敢于质疑的人,我相信对知识的理解一定超越书中白纸黑字的符号(这里补充一句,有多少人百度百科过“福利经济学”?http://baike.baidu.com/view/101197.htm),当然一定的运气的因素可能导致某些考题我们是没办法覆盖到的,但尚且问一句大家真的把书中出现的知识全部掌握了吗?难道打120、130的人真的比打100分的人多读了多少书吗?用心把手头的书学好吧,丢掉抱怨,把精力放在求知的过程中,而不是押宝一样的赌博中(我们都是风险厌恶者)。同志们,当然也许人大的变革给了我们一种方向,大家应该更多的涉猎知识,对专业领域有更完整的认识,赚钱是我们的长远目标,但过程是很重要的,不是几本书的问题。祝各位好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8 16:53:05
专业难度逐渐提升,走向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大家要努力了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8 23:29:51
专业课这么难啊,看来只看高老的书是不够的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