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8764 0
2010-01-11
本文以中原油田为例,论述了企业以开展全员“百分制”绩效考核工作为切入点,优化考核指标,规范考核程序,强化考核实施,健全和完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中原油田物资供应处主要承担着油田本部和外部市场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采购、保管和配送工作。2009年以来,该处对员工绩效考核工作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以实施全员“百分制”考核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规范考核程序,健全和完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有效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了物资供应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全员“百分制”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调整充实了员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了对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基层单位也成立了考核小组,负责本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和反馈,建立了有序的考核反馈、沟通机制,实现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为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牢固的组织基础。
    2.统一思想认识。为切实开展好绩效考核工作,让员工掌握内涵,组成了宣传动员小组,采取座谈会等形式对职工进行讲解。各单位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实施全员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消除了员工对实施全员“百分制”绩效考核的疑虑和模糊认识,统一了思想,减少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抵触情绪,为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修订完善方案。根据所属单位经营目标、工作性质及岗位职责,修订完善了《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出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技能操作人员实行全员“百分制”考核的实施方案,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二、优化考核指标,规范考核程序,全面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1.优化考核指标。对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岗位职责和业务分工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定性指标以廉洁自律、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为主,分别占考核总分的20%、30%和10%;定量指标以工作效率、安全生产等为主,占考核总分的40%。对专业技术人员,定量指标以物资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工作效率为主,分别占考核总分的40%、30%;定性指标以优质服务、安全生产、职业道德、劳动纪律等为主要依据,占考核总分的30%。对技能操作人员,定量指标主要以专业技能水平、安全生产、工作时效为主,分别占考核总分的30%、20%和10%,重点选取物资收发(保管)、物资配送、套管修复、物资质量检测等22项指标;定性指标以优质服务、节支降耗等为主,占考核总分的40%。
    2.规范考核程序。为保证员工:绩效考核的连续性和制度化,笔者所在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规范了考核、复核、反馈和存档四项工作流程。考核由被考核员工的直接上级负责组织实施,提高了考核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复核和反馈由党支部负责,避免了考核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增强了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考核结果由各直接考核单位负责整理和存档,作为员工评先选优、提职晋升和培训疗养的依据。
    3.强化绩效考核实施。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坚持“注重全面评价、及时落实奖惩”的原则。对管理人员,建立日常工作考核台账,通过工作写实记录其日常工作中成绩与过失。定期组织内部横向考核,以员工互评为主,科室长考评为辅,增强了员工自我约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不定期组织逆向评价,由基层单位评价机关科室管理人员。
    4.加大考核结果应用。考核结果与评先和奖惩挂钩,记入年终量化考核档案。两个科室因内控检查流程出现问题,分别被扣除当月绩效工资总额的20%,扣罚科室长绩效工资1000元。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业务跟踪评价机制,每一笔业务都要跟踪考核到相关责任人,由业务科室负责月度考核和季度排名,考核名次与季度绩效工资兑现挂钩。实施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考评,由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供应商和主业单位人员对业务人员进行综合素质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业务能力、工作时效、服务态度、廉洁自律四部分,综合素质考核排名最后一位的,扣发季度绩效工资的50%,连续两次排名最后一位的调整工作岗位。落实业务人员工作时效检查制度,由有关部门负责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业务人员的工作时效进行检查,发现超工作时限的,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处理;针对部分生产单位反映的个别业务人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组成检查小组,开展了工作时效专项检查,对超工作时限的业务科室进行了通报批评,并扣发业务人员当月绩效工资300元。
    5.建立个人绩效综合排名制度。根据个人工作技能、服务态度、政治素质、廉洁自律和日常表现等,按岗位评价有关绩效,动态排名,综合排名情况与年度绩效工资兑现和岗位调整挂钩。对技能操作人员,通过员工工作台帐记录,从班组长和四级单位两个层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分配和评先选优挂钩。中心库在技能操作人员考核中,实行三级和四级单位双层面考核,并依据两级考核结果对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进行奖罚,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2009年以来,中心库依照《中心库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在安全生产、库房管理、经营管理、环境卫生、劳动纪律等方面对全体员工进行考核,共查出问题38个,问题责任人52人,共扣除分值220分,按20元/分的扣罚标准,分别在月度绩效工资中兑现。
    6.加强考核工作监督检查。由处员工绩效考核办公室牵头,定期组织有关部门按系统组成“经营管理、物资管理、生产装备、安全保卫、精神文明”五个检查小组对各单位(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综合排名在前三名的机关科室奖励1000-3000元,基层单位奖励2000-5000元,科室长和基层单位党政正职奖励200-500元。
    三、绩效考核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物资供应工作开展
    1.薪酬分配观念进一步转变。全员“百分制”绩效考核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员工的绩效工资分配观念,广大员工认识到“单位利润靠效益,个人收入凭业绩”。企业只有追求效益,才能生存和发展,员工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获取较高工资收入。实现了单位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提高了员工的团队意识和企业凝聚力。
    2.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绩效考核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加大了单位效益指标和员工个人业绩的考核分配力度。2009年,油田物资供应一线单位的收入普遍高于辅助供应单位,不同岗位技能操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收入最高与最低相差2632元,工资分配拉开了分配档次,充分体现出向关键岗位、向一线岗位、向有突出贡献的操作人员倾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员工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全员“百分制”量化考核,使工资分配向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生产骨干和艰苦岗位倾斜,促进了员工的合理流动。近两年来,先后有百余人主动申请到普光气田和东北、西北等外部项目部工作。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员交流和岗位调整的依据,从考核结果为优秀及以上等级的人员中选拔参加各类培训进修。2009年以来,选送26名技术骨干参加了油田高层次人才或后备人才培训,14人被评为技师或技术工种带头人。
    4.推动了物资供应工作的有效发展。全员“百分制”绩效考核的实施,理顺了工资分配关系,强化了绩效工资的激励和约束职能,体现了工作能力评价标准的市场化趋向,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物资供应各项工作的开展。2008年签订采购合同64.5亿元,采购入库各类物资56亿元,节约采购资金1.57亿元;物资计划合格率98.48%,供应商结构合理率91.22%,网上采购达标率92%,超额完成了石化集团公司下达的考核任务,被集团公司物资装备部评为物资供应管理先进单位。



作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田宗锋 赵凤凤 来源:《经济师》2009年第12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