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简介
【推荐理由】
CFA一直被视为金融投资界的MBA,在全球金融市场较为抢手,是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职业称号。
【资格认证】
要求考生对金融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掌握,并具备四年相关工作经验。
【考试内容】
需要通过三级考试,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和专业准则,量化方法,经济学,财务报告及分析,企业财务,投资工具,证券投资,固定收益,衍生工具,另类投资,资产类别,投资组合管理及财富策划,覆盖金融行业各个方面。
【考试时间】
一级考试每年6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二级和三级考试每年一次,均在6月。
关于考试的具体内容介绍,笔者不在此多赘述。想全面了解的读者可以登录CFA协会的官方网站,仔细阅读关于CFA Program的一切信息进行彻底了解。笔者根据考试的特点强调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适宜群体
在长达五年半的CFA学习中,笔者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考这个有用吗?”说实话,笔者也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你怎么定义“有用”这个词呢?考过了,好工作唾手可得?考过了,能立马升职加薪?笔者认为如果你想接受一套系统的金融学习和自我教育,想获得一种被国际公认的资质,想给未来的自己多开辟一条道路。这样的学习考试就是“有用”的!
某一种或某一类考试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群,笔者思前想后觉得以下几类人群比较适合学习CFA知识,备战CFA考试。
第一,学习金融专业的科班人士。他们大学所学课程基本都可以跟CFA考试内容挂钩,银行、证券、期货等方面的从业资格考试都是他们参加CFA考试的前菜和热身。一般而言,他们中的校园族拥有大量学习时间,但考试的费用对他们来讲不是小数目;他们中的工作族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收入,考试需要的费用不是问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挤出时间去学习才是问题。
第二,跨界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复合型人才一直都非常受到企业单位的欢迎,现在的很多工作岗位也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笔者才浅学疏,了解有限。一般来讲能和金融跨上界的专业,主要有财务会计类专业、计算机编程专业、数学统计类专业和英文语言类专业。跨界学习CFA的优势在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部分CFA学习内容重合,专业知识掌握越好,学习起来的难度就越低。在保持本专业高水准的前提下,通过CFA考试,在日后工作应聘和升职加薪中都会占据一定的优势。
第三,欧美发达国家商科留学生。此项纯属笔者推理所设,因为之前备考的时候看到过一些在国外留学参加CFA考试的经验贴。一般而言,商科的留学生肯定也都清楚CFA、FRM、ACCA、CMA等国际金融财会类考试的意义和内容。和前面两类适考人群相比,商科留学生群体往往具有思维和语言方面的学习优势。
第四,看好国家金融发展的人群。此项范范而指,没有具象。笔者主要认为现阶段国家金融行业的发展还是处于一种聊胜于无的初步阶段。同质发展严重,金融产品短缺,国际化水平低,法律制度欠缺,行政干预频繁,监督管理缺失等等都是金融行业未来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正是有了这些挑战,参与到推动金融行业发展中,也有着受益于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比如“财商”课程进入学校,个人信用记录体系逐步健全,居民财富结构比重失衡待调整等等事情的发生,都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也许未来你不会是潮流中的弄潮儿,但与其日后“临渊羡鱼”,不如今日“退而结网”。毕竟未雨绸缪,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思想动员
①考试需要长期持续投入
完成考试需要依次通过三个级别的考试,哪怕是一次性连续通过,最少也需要两年半以上的时间。根据CFA协会的调查数据,一般考生依次通过三个级别的考试平均需要五年左右。再加上每个级别的考试内容都有十门左右的课程,内容多样繁杂,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大牛几乎不可能用“闪电战”的方式通过考试阶段。
考生需要通过长期坚持学习,循环渐进地掌握各门课程的内容,稳扎稳打地通过每个级别的考试。还在校园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自习时光,上班族们就要像笔者一样,每天挤出一两个小时进行学习了。所以想要准备考试的读者朋友,不要再等待了。拿起手机,删掉游戏和视频应用程序;拔下电源,关掉电视和各种机顶盒子。
【笔者经验】
笔者的CFA一级考试从2013年2月学习到2013年12月考试,用了10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笔者没有脱产,全程在某城商行做柜员工作。所以笔者一般在工作日晚上学习一个半小时,节假日学习两到三个小时。学习时间不长,但有必要每日尽量安排两次学习。主要因为英语水平不是很高,长时间看全英文书籍,真心有些吃不消。随着复习和考试临近,笔者将在单位的饭后午休时间也利用起来,这样每个工作日可以多学习一个小时。
笔者的CFA二级考试从2014年4月学习到2015年6月考试,用了14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笔者经历了跳槽和裸辞,整段时间中最后4个月处于裸辞脱产状态。每日的学习时间还是和CFA一级考试一样。但在某外资银行做柜员工作的时候,中午用餐休息时间太短,无法利用起来;家庭距离单位太远,上下班通勤耗时太多。到了裸辞的时候,CFA二级考试勉强完成第一轮的学习。所幸笔者充分利用了后面4个月的时间,去省图书馆上自习。最终在考前,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全部复习工作。
笔者的第一次CFA三级考试从2015年6月学习到2016年6月考试,用了12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笔者基本没有脱产,从2015年7月开始在某国有文化企业做财务工作。虽然一开始二级考试的成绩没有下来,但是自己还是先行整理复习了二级考试和三级考试都会考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操守标准内容。因为工作负担较轻且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近,所以每日的学习时间比备考CFA一级考试时多了个把小时,临考试前还请了一周的长假专门备考。
笔者的第二次CFA三级考试从2016年8月学习到2018年6月考试,用了22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笔者在前面一半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后面一半的时间处于自愿失业状态。第一次考试失利之后,笔者决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准备考试。同时,通过学习FRM教材,参加FRM考试来打通两者学习内容,强化英文阅读能力,重新树立考试信心。处于工作状态时,每日学习时间不少于两个半小时,白天午休和工作闲暇时主要以学习FRM一级考试的内容为主,晚上主要以学习CFA三级考试的内容为主;处于失业状态时,每日学习时间不少于四个半小时,白天以学习FRM二级考试的内容为主,晚上主要以学习CFA三级考试的内容为主。
②考试需要一定经济基础
含金量很高的考试,特别是国际考试,一般都价格不菲。很不幸,CFA考试就是这样一种考试。在此,笔者简单梳理一下拿下CFA考试阶段总共需要多少费用。
⑴考前准备:
主要是办理出国护照、购置学习资料、准备文具用品等的费用。一般而言,信用卡申请基本不需要掏钱出血。办理出国护照也有公安部门出入境管理机构的明码标价,一般200+RMB。购置学习资料便因人而异了:如果手中有以前年度的电子版notes,打印一套五册书要200-RMB;但是CFA协会几乎每两、三年就修改一次考纲,如果碰到了考试内容大规模修改,最好还是到网上淘最新的notes,购买一套五册书要600+RMB,三个级别的notes算下来要2000+RMB。如果你不看notes,而是看原版书,就需要出更多的血了。当然很多考生还会去从培训机构买网课看视频学习,大概这样的课程每个级别都要6000+RMB。如果不是视频学习,而去现场面授,恐怕要五位数了。笔者伤不起,土豪请随意。买个铅笔橡皮花不了多少银子,但是购买CFA考试指定使用的计算器还是需要300-RMB。
【笔者经验】
笔者首先办置的是出国护照,是在毕业工作那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到当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的。笔者工作的第二年春天,便拿着六个月的工资流水和盖好单位公章的收入证明去家门口的银行申请了一张双币种信用卡。虽然当时信用卡的额度不高,但已经足够支付考试注册和报名的费用。
笔者学习CFA的英文资料,只有2013年版CFA LevelⅠNotes和2018年版CFA LevelⅡNotes是从网上购买的,剩下的都是将相应的电子版文件送到复印店,打印装订成书而“自攒”的。虽然大量打印电子版资料可以在复印店获得一定价格折扣,不过很多时候笔者并不能找到最新最全的电子版资料,它们的实效性要差一些。笔者学习CFA的中文资料,多为从网上购买的辅助阅读英文教材的译文书籍。此类书“贵精不贵多”,只可当做辅助阅读使用,不可本末倒置,荒废英文资料的学习。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的CFA考试培训机构,笔者在第一次CFA三级考试失利之后也曾想过是报个班上上课,但是过于高昂的培训费用和拥有充裕的学习时间让笔者打消了这种想法。
至于CFA考试指定使用的计算器。笔者在完成考生注册和CFA一级考试的报名后,从网上购买了德州仪器计算器。平日中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生活算账,笔者都用它,而且使用五年多以来从未换过电池。小小计算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皮实。
⑵注册报名:
主要是在CFA协会官网的注册费用和报名参加各级别考试的费用。CFA考生必须要先注册,然后才能进行各级别考试的报名,注册费用大概在400+USD;而每个级别的考试报名费用会随报名时间的早晚而不同,每个级别最早报名阶段的费用在650+USD。这些费用还会根据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而调整(主要是上调)。所以即使考生注册之后,在每个级别最早报名并一次性通过三个级别的考试,注册报名的合计费用也在2400USD左右。以现在的汇率简单换算,需要16000+RMB。
【笔者经验】
第一次注册和CFA一级考试在第一阶段报名,CFA二级和三级考试均在得知上一级别考试结果之后的第一阶段报名,能够花费最少。但这并不要求你一定要连续报名,特别是当你在某个级别的考试中首次尝试失利时,你需要仔细考虑你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准备工作,慎重选择考试日期。
CFA一级考试的学习虽然从2013年2月开始,一位上班族的非专业大牛几乎不可能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完成学习,去参加当年6月份的考试。所以笔者决定多学习半年,去参加当年12月份的考试把握更大。这样准备时间长,基础学得透,知识掌握好,也可以为后面的二级考试打下一个好基础。
和CFA一级考试相比,二级考试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2014年年初得到CFA一级考试通过的结果后,如果笔者接着用四个月的时间准备当年的CFA二级考试,通过的可能性很渺茫。索性踏踏实实多学习和备考一年,第二年再进行CFA二级考试,胜算更大。
CFA三级考试的第一次报名时间没有选择好,主要是受到连续考过前两个级别的乐观情绪影响,笔者觉得三级考试能够一鼓作气拿下,根本没有去考虑三级知识内容的复杂深刻性和考试试题的别样特殊性。现在回头看,还是学习备考的方法出了问题。如果花更长的时间来充分学习备考,可能结果会更好一些。所以笔者在CFA三级的第一次考试失利后,没有立刻报名下一年的考试,而是决定多学习备考一年,参加后年的考试。
⑶完成考试:
主要是去外地赶考的“衣食住行”的费用。中国大陆的CFA考点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的部分省会城市和个别经济发达城市。一般而言,十二月份考试的考点比六月份的考点多一些。如果你学习或者工作的城市恰好是考点,只要住处与考点的距离不远,支付些许市内交通费用和考试当日用餐费用不足挂齿。如果你你学习或者工作的城市不是考点,那么就需要慎重选择考点城市,合理安排行程住宿。笔者所生活城市离作为考点的北京较近,每次考试的高铁往返和酒店入住费用基本在500+RMB。
【笔者经验】
关于“行”:
笔者所在城镇离北京这个考点比较近,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第一次的考试都在北京完成。三级第二次考试报名的时候选择了上海作为考点,主要是想在考后多在南方待一阵,散散心。为了尽可能确保到达考点城市的准时性,笔者认为外出交通工具最好选择高铁或者动车。如果路上行程较短,选择二等车座足矣;如果路上行程比较长,还是建议选择一等车座。因为一等车厢人少,相对二等车厢更安静一些,可以充分利用行程时间更好地进行考前复习。到达时间最好控制在考试前一天下午五点之前,一定要留出到考场踩点的时间。
关于“住”:
准考证一出,就要立刻预定酒店。首选考点周边的连锁快捷酒店,因为价格公道,距离适宜。考点周边的一些非连锁快捷酒店往往利用考试时机坐地起价,狠宰考生一笔。当考点城市中的考场只有一个的时候,考点周边的酒店就不太容易预订到,下手稍慢则无房可住。不过CFA协会所选定的考点,其周边交通比较便利,绝大多数考点都可乘地铁抵达。考生也可以选择距离考点三个地铁站以内的酒店进行入住,这不失为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现在,CFA协会也注意到大型考点城市的考场设置问题。像今年,北京和上海就分别设置了若干考场,尽可能分散在同一座城市考试的考生。
关于“食”:
绝大部分CFA考试都被安排在北半球的夏季,考生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问题,一定不要让急性的肠胃疾病耽误考试。笔者除了参加CFA一级考试之前点过“开封菜”的外卖之外,在完成其余级别考试之前均只吃所住宿酒店提供的早餐(只有参加CFA二级考试那一次)和自己外出所携带的食品。因为CFA的考试贯穿全天,所以如果考生怕下午犯困,中午可以喝茶或者咖啡,但不宜过多。考试当那天上午结束后的收卷清点和领取自己的寄存物品会耗费一定中午休息时间,加之考点内售餐的地方人满为患,笔者建议考生用自己所带食物速战速决考试当天中午这顿饭。
进入考场之后,考生自己最好控制饮水。因为考场内人员众多,但厕所位置有限,且CFA考试对开考前后的如厕时间都有严格限制:比如考生在考试进行中如厕要上交试卷和护照,并自身携带准考证;返回考试区域后还要凭准考证拿回试卷和护照,继续答题。再比如考试结束前半个小时内,不得使用厕所。
关于“衣”:
虽然在夏季进行CFA考试,绝大多数考点城市基本处在一年中比较热的时候,但笔者还是认为下身要穿着一件衣兜比较多的长裤。一来,外出乘坐高铁动车组或城市地铁时,即便车厢内冷气开的比较足,穿长裤可以让自己不会感觉太冷;二来,夏季蚊虫比较多,特别是南方地区,穿长裤可以尽量避免自己被蚊虫叮咬;三来,我国夏季高温多雨,碰到雨天降温,穿长裤不至于让自己受冷着凉。衣兜较多,就可以一次性分别装下考试所需携带的护照、准考证、书写用笔、橡皮、转笔刀、计算器等证件文具,避免了使用大袋小包来装这些东西的麻烦。
③考试需要英文读写能力
CFA教材资料和考试内容全部为英文,对考生有一定的英文读写能力要求,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如果你大学本科毕业且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面对CFA学习考试是没有问题的。考生随着不断循环渐进地学习CFA各个级别的内容,看到和读到的内容越多,阅读理解能力就越能得到提升。因为CFA三级考试上午的考试形式为主观问答题,所以需要考生具备简单的英文书写能力。
【笔者经验】
最需要掌握的英文能力为阅读理解,因为考生需要读懂学习的各种教材资料和考试的每道题目选项。只要考生的英语不是特别差,拿起大学期间还剩下的老底儿,并坚持不间断地学习CFA,获得此项能力不在话下。其次就是要有一点写的能力。笔者刚开始对此深有误解,以为CFA三级考试对书写能力要求很高,又是看雅思写作书,又是练意大利斜体。其实,考生只要在平日的备考复习中把握住每个章节的重要公式、使用公式的计算过程和全书主要的必背知识点,拿下CFA三级上午考试不成问题。听的方面,每个级别正式开考之前和考试结束之后的广播勉强算是唯一考验英文听力的地方了。考场内的一些考试信息会通过广播向考生传达,不过基本上都会以英语和汉语重复播放。如果你听力真差得不行,可以向考场的监考人员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