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628 13
2004-12-23
四、其他教材:

18、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之其他大多数教材:《经济思想史》、《财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人事经济学》、《金融学》(博迪)、《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米十金)等等实务应用之科目。适当补充阅读〈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哈耶克、剑桥之争、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等等内容。

19、三联丛书黄皮书系列,其中显要者如《公共经济学》(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阿特金森(Atkinson, Anthony B.) [美] 斯蒂格里茨(Stiglitz, Joseph E.)著)、〈政治与市场: 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货币、银行与经济》(Money, Banking, and the Economy)[美国]托马斯·梅耶(Thomas Mayer)、〈法和经济学〉等等。可对经济学之应用领域获得一个深刻视角。三联丛书,推荐全部阅读。

20、张五常《卖橘者言》、《佃农理论》、《经济解释》。张老先生近年是国内焦点所在,也写了几本〈随笔〉,发表不少演讲,大体而言,〈随笔〉不堪一读,其中论书法、摄影部分,不关主旨,且水平甚低,多属偏颇之见,今不论之。唯上述专著中之〈佃农理论〉,见解独到,尤有过人之处。建议修完中级微观后仔细阅读。《经济解释》则为论文集,然其中也有不少过激之言论及偏见,不可以教材视之。其中“合约理论”部分,可以一读。论“共产主义”部分,则未必有理。

2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新兴超边际古典经济学〉,杨先生气魄甚大,欲以一己之力重写传统经济学体系,与汪丁丁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经济学之异端,读之可开阔视野。推荐阅读。

22、〈波斯纳文集〉苏力翻译。老先生以法学专才,写〈法之经济学分析〉,实一极高明之人士,于此不可不提。推荐阅读。

23、商务丛书《汉译世界名著》系列:此丛书系列,自二十世纪初商务王云五先生主持,与是事者不计其数,除文革中断十余年外,每年陆续出版,涵盖哲学(红皮)、历史(黄皮)、政治(绿皮)、经济(蓝皮)、语言学、人类学(未成),所翻译者,非经典不收,皆大师之精华,所主持翻译之人,多博学鸿儒或一代大师。单经济一门,翻译之著作,至今已近百种。百年间,传播知识无数,可谓功德无量。读完蓝皮经济类之全部,则可通晓经济学之来龙去脉。

至此,无意于经济学一门谋生者,已然足够。然上述书籍,常人阅读,少者耗时约需1、2年以上。多者3、5年。且其中论著,多高明之作,或有一读再读之需,而读完,也或有“屠龙之技”之感也未之定,一笑!

五、数学工具:即所谓数理经济学一科。

若数学水平较高,有意进一步玩弄经济学之数学智力游戏,则可参读以下数学工具:中国大学本科考研究生之数学三(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必修之基础课,其他之数学工具则包括拓扑学初步(凸集、凹集、微分方程稳定性)、线性规划(代数理论、几何理论、对偶理论)、非线性规划(不等式约束规划)、变分法(欧拉方程、泛函函数、收敛问题、可变端点、横截条件、勒让得必要条件、相图分析)、最优控制理论(最大值原理、汉密尔顿函数)、连续时间优化规划、离散时间优化规划(不动点性质、值函数)、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混沌系统、随机变量等等。

24、 《经济学中的数学》(入门水平)
25、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基穿罚ɑ础水平)
26、 《动态优化基穿罚ń阶水平)
27、 高山成(takayama)《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推荐阅读)
28、 龚六堂《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推荐阅读)
29、 《经济学中的动态递归方法》(推荐阅读)
30、 〈数理经济学手册〉人大版(重点阅读)

六、中高级微观经济学:下文书籍,未必尽是高明著作,然国内此类教材甚少,下述书籍,聊胜于无。

31、 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18讲》,北大出版。内容属于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涉及微观领域较多,引入大量的数学运算,除文字内容外,强调逻辑推理。惟书中有不少印刷错误,且理论内容跳跃太快,不利学习理解,数学运用庞杂,不够明快清晰。在国内中高级教材中属中上之作,接近国外大学本科高年级水平。最大的优点是书后付有大量需要运算的习题,均需花时间读书和思考才能解决,很适宜学习训练。对从中级到高级过渡有帮助。不属必读范围。

32、 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大出版。此书属于中高级内容,因涉及主题较少,故比平新乔之〈18讲〉显得清晰。适宜找不到其他中高级教材,而高级教材又甚困难,可以此书做过渡。

33、 Nicholson < Microeconomic Theory>>。国内中文翻译出版。此书微积分运用、数学运算简洁明晰,全书难度、体系一致,排版清楚、内容重点突出,主题有深度,实为一极佳之中高级教材。书后之参考书目适宜进一步学习参考,为中级教材之中,最适宜和高级教材接轨者,唯书价稍贵,习题难度不深,习题量稍显不足。此书似乎出版发行量不多,除北大、复旦等处书店有少量可见外,其他大学及城市似甚少见。推荐阅读。

34、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此书主题基础部分已达高级水平,难度甚大。至博奕论以后部分,则难度甚浅。或与日本经济学之教授方法有关。对传统的价格理论的数学描述相当清楚。数学证明部分清楚。推荐阅读。

35、 张维迎〈高级微观经济学〉,此书张教授5、6年前在香港做访问学者时已准备出版,张五常之论著中,多处注释引自此教材,多种丛书翘首以待,均将此书名印于丛书之中,以待出版。然数年一去悠悠,至今未见面世。张教授微观造诣甚深,想来此书必也不错。估列于此处,他日或可望出版,若有见张教授者,也可代问此书出版之日。呵呵。

36、 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这是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基础上的标准高级教材。每一章均相当简短但精要。阅读时需要对中级教材有比较深入的学习。但翻译质量不佳。建议直接读英文版。接近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37、 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清华版。进一步学习数理经济学之用。不属于必读范围。

38、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ory》andrew.mas-colell Green等,社科院,中文版,北大翻译。110元。经典中的经典目前所见,顶级教材,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七、高级宏观经济学
39、 《高级宏观经济学》 戴维 罗默。商务版。推荐阅读
40、 布兰查德《高级宏观经济学》
41、 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42、 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推荐阅读

八、其他教材:

43、《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属于研究生初级教材。

44、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哈佛剑桥经济学著作译丛》:《经济理论的进展》(上下)、《公共选择理论》、《治理机制》、《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经济学中的制度》推荐全部阅读。

45、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外经济学名著丛书〉系列:《企业经济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速水右次郎)、《同意的计算》(布坎南)、《货币数量论研究》(佛里德曼)推荐全部阅读。

46、 经济科学出版社《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此系列水平介于本科与研究生之间,若学完上述其他教材,此系列可不必阅读。聊记于此。

47、 邹恒甫主编:〈金融丛书系列〉:以让拉丰〈激励理论〉为最高水平,其他尚可。

4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经济学教科书译丛》系列:目前国内所见最好教材系列,学完这个系列,建议找老师报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

补充:

1、最致命的缺陷,是忘了交代清楚这个书目的用途。

当日写这个书目,只是闲时读完书目中的大部分书籍之后,深感于市面基础教材繁多,为学习者方便,了解各种教材程度要求而写。书目只是把有关微观和宏观的教材按照难度排序,以自己的见解,排成一个次序,方便自学者参考及朋友讨论而已。

现在回头看起来,由于学习者目的不同,需要的参考书籍不同,所以如果想最大化书目的作用,必须明确学习者的目的,采用一个流程图的结构,对书目进行分流,比如作为基础了解的有一个路径,学制度经济学又有一个路径,学数理经济学的又有一个路径,这样才最方便学习者学习。

有一种方法是直接从阅读原始论文下手,但这方法却是需要明师指点才行。按洪昊当日的意见,举了田国强为例,建议直接先修3-5年数学,再来学习经济学还不迟。这也是一种思路,当日我还与他争执了一番,今日看来,读书之法,因目的不同,也因人而异了。

2、没有从一种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这些教材。

经济学事实上是一种思想不断竞争,重新综述的过程。尽管上文中提及了教材与文献的区别,却没有明确指出教材事实上也是一种文献综述,在提及的教材中很多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一个观点由何人首创,最主要及最有力的批评意见又来自谁。

所以,有必要补充相应的原始文献来源,以弥补这一缺失,而当日评介时,只是在第23项开列了商务的蓝皮书系列,并没有仔细的推荐这一系列的教材,这未免是一种缺陷。因为里面可以说都是大师的著作,实在是很有必要做一个精练的阅读。这个系列的一些著作,可以参考下文我的一些见解。

3、书目过多,不够精练,不方便学习。

尽管我基本通读了进行了点评的书,也建议其他人在可能的时候通读,但事实上,这种通读方式不一定对所有的人都是最经济的。所以有必要开出一个10-20种的“精练”书目,才方便学习,看到的一种情况就是,刚学经济学的人,看了前面的介绍,立刻买了三本入门的教材,然后读了2本,深感于书籍繁多,望洋兴叹,没有耐心读下去了。事实上,由于当日的目的是进行排序,所以接近的书根本没有必要读,反而按照上述书目,在每个阶段的教材,跳着进行“跳跃式”的挑选阅读,才是最经济的。没有很大必要全买来读的。

4、重基础,轻术科。

点评部分主要是微观和宏观,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向深层次推广。而一些应用科目和专著只开列了一个名称,没有进行仔细点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当日自身深感不足,对于比较高深的内容不敢随便乱说外,更因为我本身比较赞同王则柯教授的观点,觉得基本功打的扎实,再做术科才更为妥当。但这样一来等于是在一个比较远的时间点上才可能达到最大化收益,所以有必要按照第一点所说的,重新排列。而今日我已经没有兴趣去点评那一堆数学著作了,留待有兴趣的高明人士为之罢。

另外,一些应用科目国内出版的教材很少,很多时候只是一家之言。比如tirole的《产业组织理论》的水准,已经远远超越其他教材,而如果列入国外的教材,恐怕又有很多人不能读到,所以干脆不论,但这样一来,未免就太轻术科了。看来还是有必要把应用科目的书籍说的更清楚。

5、忽略了一些专业方向上的细分,比如博奕论,反垄断,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事实上,这些方向的文献国内已经大量出版,所以也有必要整理和排序推广。

6、忽略了网络上可以查到的电子文献。

网络上的电子文献浩瀚无边,与日俱增,如果列入的话,恐怕这个书单没有完结的一天,难免有以有涯追无涯之叹。象写完这书单几个月后,我在几大期刊中down了数千篇的pdf格式的原始文献,但却一直没有读完,更无论点评介绍了。但无论如何,应该把萧敢的帖子转过来,提供一个连接,让学习者自己参考。

7、忽略了统计学、计算机软件,对计量经济学评价不足。

忽略了统计学和计算机软件是洪昊指出来的。他的说法我也认同,下文转贴当日我的回应。但无论如何,我是建议数学和统计学还是学深点好的。

8、忽略了期刊介绍,期刊阅读是紧跟主流的方法之一。我建议的学习次序是:教材---原典---期刊。关于期刊的介绍,只好以后再整理再写了。

9、忽略了与时务的沟通。

所指的时务,是指现在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的杂文,散文,讨论稿、简报,谈话录等等。因为如果单纯读上面的书单,再读现在一些经济学家的言论,恐怕会膛目结舌,不知所云。或许这正是经济学家与经济问题学家的区别了。

目前经济学家大量的发表杂文和散文,其中难免有些是赶潮流的作品,但数目过大,实在很难评价。这未免也让人头疼。而最致命的一点是,我对赶潮流的当代作品历来没有好感,所以基本上,很少读这些作品,没有读过,就没有发言权。这方面只能留待高明人士指教。

11、上文的一些补充。建议补充阅读以下一些书籍:

鷄、《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集》3卷,汤敏,茅以拭编。商务版,此三卷分几次出版,重印多次,多为国内今日名家当日留美做学生时所作的论文和文献简介。这三册专集,多为简要的文献简介或综述,对于学习者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指路,也有帮助。到第二册时,昔日的留美同学经济学会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留美学者经济学会,而其中很多年轻人已经是今日国内热点人物,世事沧桑,也可见一斑。

鷅、北大CCER的《简报》和《讨论稿》,以及其他几本刊物,比如《宏观组论文集》《通货膨胀讨论》等。

此项是为了对应上文述及的经济问题而添加的,ccer造福一代中国学生的经济学学习,也被讥讽为政策问题经济学。但今日中国的经济学学生,全然不关心国家时事问题,似乎也不大妥当,所以特别补充这个项目。与此仿佛的一本国内翻译出版的书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Feldstein主编),此书全面系统的叙述了美国80年代的宏观政策。分9章,面面俱到,局中人论尽美国80年代政策,实值得一读,以宏观视野和水准及政策决策的透明度而言,国内尚未达到此种水平。

鷆、〈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4卷(800元)和〈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辞典〉(596元)。这两部词典,我是建议逐条通读,而不应单以词典查询看待。其中每个词条都是一篇文献综述,且执笔多为名家,水准极之高明。唯数理水平偏高。当日万科论坛ghq博士谈及“不知美国100年来有几次泡沫”,我因读过有关“泡沫”的条目而知其提法之不当。可见读词典之办法,虽拙实工也。

近日美国已经出版了《经济学法律词典》,不知国内何时会翻译出版。通读这两部词典,有登泰山而天下的感觉,强烈推荐!

鷇、最近另有一册《高级微观理论》教材(中英版)水准很不错。可以完全代替平新乔和张定胜的书籍,推荐阅读。配套的宏观是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也是各有中英版)

鷈、关于邹恒甫主编:〈金融丛书系列〉,此一系列包括让-拉丰教授的两本《激励理论》,以及邹至庄、邹恒甫、田国强等的论著,水准很高,而且是英语原著,很值得推荐阅读。原帖的评价不是很高,特此纠正。

鷉、诺贝尔经济学家选集,中英版。如果想了解这帮人的生平,可以读《诺贝尔之路》,但正如世人所知的,诺贝尔事实是一种过气的荣誉奖,读诺贝尔奖,也可算读经济学历史了。

鶪、《西学基本经典》经济类。此一类别可与下一条目之汉译名著蓝皮本相参考。

鷋、汉译名著蓝皮本:

当日写完上述书单后,关于汉译名著的经济类著作,我又购置了以下这些,聊供参考:

《经济分析史》第一册、第三册。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比特
《商业性质概论》坎帝隆
《有闲阶级论》凡勃伦
《现代经济学导论》罗宾逊夫人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托马斯 孟
《现代英国经济史》克拉潘
《通论》《货币论》凯恩斯
《通货浅说》马寅初

相关的汉译名著,可以读以下两本经济思想史《经济理论和方法史》、《经济思想的成长》。我个人建议这两本书都应该通读,因为其中侧重点不同。《理论和方法史》介绍了不少经济学家的故事和水平,读来比较有趣,可做入门之用,《成长》极其简要,但下册的文献检索却极其完备。可做进阶之用。

但读书之道,如饮水,冷暖自知,名著始终也需要自己阅读,才有自己的体会。我是无意对这些书写书评了,留空也罢。以经济思想而言,韦伯的《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似乎也是很值得推荐,但这样一来,《盐铁论》也是必读的了,那这个书单便也无穷无尽了。所以不如就此作罢。

这是我一时想到的缺陷,但估计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去重写,原因是觉得还需要大量阅读,才能纠正减少错误,比如原来书单中提到hall的《宏观经济学》,当日感觉比较凌乱,后来才明白他是遵循投资拉动的观点来写经济学,也是传统的一个做法,当日便没有此种眼光,可见学习之重要。


2002年写了上一个读书笔记之后,愧于经济学知识之欠缺,欲学无师,遂尽购市面所见教材读之。8月又做一补充。时隔一年,经济学教材叠出,此书单已成昔日黄花。今日读来,浅薄不堪。学如积薪,如饮水冷暖自知,聊供后来者一笑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23 16:11:00
继续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23 20:38:00
这两贴对初学经济学的人尤其有用,象本人就是如此。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24 11:00:00
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24 11:30:00

哈哈,各位喜欢就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9 13:41:00
后面的评价有见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