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feng1 发表于 2019-8-25 23:39 
不是专业生产9条鱼6个果就完毕,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是这个生产点,透过交易,可以产生消费点比自给 ...
就张三来说,他生产9条鱼。他若要吃果子,自己做,他就要牺牲抓鱼工作1小时,挪去摘果子,获得1个果子;但是他若跟李四作交换,交换比例为1条鱼换1.5个果子,他就会多得0.5个果子,比他自己做好;
张三有生产能力,9小时能生产若干鱼,或者能生产若干果。譬如9鱼或者9果,或者说1包鱼或1袋果。
张三有自身偏好,为鱼和果的任意组合,譬如1果8鱼,或者2果7鱼,。。等等。或者1包鱼/10与9袋果/10的组合等等。
张三有二个选择,一个是自给自足,一个是对外贸易。
如果自给自足,且自身偏好是2果7鱼,那么张三能实现。
如果对外贸易,且自身偏好是2果7鱼,那么张三把9个小时都用来生产鱼,为最大化产量=9条,此时张三拿出2条交换果子,
如按照1小时张三劳动=1小时李四劳动来交换,那么2条鱼能换来李四的果子=2小时/1.5=1.33个果子。劣于自给自足。
如按照1小时张三劳动=1个张三果子=1个李四果子,2条鱼能换来李四的果子2个。等于自给自足。。
如按照1小时张三1条鱼=1条李四的鱼=2个李四果子,2条鱼能换来李四的果子=4个果子,4果7鱼,优于自给自足。
------此时,假设李四全部时间用来摘果为6个,交换后,李四拥有2鱼2果。那么,2鱼2果必须为李四的自身偏好。
假设,李四的自身偏好并非2鱼2果,而是其他,那么对外贸易后的后果2鱼2果,劣于李四的自给自足。
但是,对李四来说,2鱼2果=2*3小时+2*1.5小时=9个小时=6个果子的劳动时间,等于李四的自给自足。
假设,一个果子为1元,一条鱼为1元,
那么,张三最大化产值=9元,李四最大化产值=6元,整体的最大化产值15元,相应产品为9鱼6果,
不妨,假设二人先把自身产品9鱼6果交给上帝,换回货币,张三领到9元,李四领到6元,
进而,张三按照自身偏好持币购买2果7鱼,货币花光,此时等于自给自足。
此时,余下了2鱼4果,此组合必须为李四自身偏好。
但是,对李四来说,2鱼4果=2*3小时+4*1.5小时=12个小时,优于自给自足。
假设,李四将自身偏好硬性改为2鱼2果,则花费4元货币购进(2果由上帝保管),手中余下货币2元,也优于自给自足。
但是,张三最大化产值=9元,李四最大化产值=6元,整体的最大化产值15元,相应产品也可为7鱼8果,
其中,张三生产7鱼2果,李四生产6果,
那么,张三领款9元,按照自身偏好持币购买2果7鱼,货币花光,此时等于自给自足。
那么,李四领款6元,只能花光6元购买自身的6果,或者持币待购。此时等于自给自足。
或者,张三最大化产值=9元,李四最大化产值=6元,整体的最大化产值15元,相应产品也可为8鱼7果,等等,
其中,张三生产8鱼1果,李四生产6果,
那么,张三领款9元,按照自身偏好持币购买2果7鱼,货币花光,此时等于自给自足。
那么,李四领款6元,只能花光6元购买5果1鱼,或者持币待购。此时优于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