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879 1
2006-02-11
  盘想了很久很久,犹疑了再犹疑,终于还是在键盘上敲下这么个荒诞不经的题目。

  大千世界,芸芸苍生,什么离奇古怪的事情不会发生?想来最聪明、最保险的办法也还是郑板桥的那个办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得糊涂”地见怪不怪算了。不要较劲,不要生气。要都去理它,吃饱了撑的吗?

  然而,这一句话在心里实在憋得太久了,不说堵得慌,但说出来又难免会落得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窘境吧?

  此时的我,便正经受着这样一个两难心态的煎熬哩。

  我想,当初上帝造人的时候,是仁慈而英明的,造了一个男人,再造一个女人。有了女人,男人才不孤单、寂寞,人类才得以无限量地被复制、被批发,一代代地繁衍、昌盛起来,世界也才变得纷繁灿烂,风光无限。

  可是,上帝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他缔造了女人,同时也给人类预设了诸多的麻烦。比如,“女人”究竟是什么?他知道人们有一天也会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产生迷茫吗?

  原先只有两个人的世界,这个问题是显摆着的,指认也相当地容易。自从男人女人携手到过“伊甸园”以后,这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因为男人与女人交合后,又有了男人和女人。

  这后来的“女人”相对于后来的“男人”来说,自然也还是叫做“女人”,可是对原来的男人和女人来说,称谓上就得有所变化了。反过来也一样,那原来的男人、女人也不简单地用“女人”来称谓这后来以及再后来、又后来的女人了。于是,就有了“妈妈”、“奶奶”或者“女儿”、“孙女儿”之类的称谓了。性别还是原来的性别,但是,代际不同,称谓也随着发生改变了。

  不过,这称谓纵是变化万千,自打人类文明发源之初直到相当现代的时候,无论大人还是毛孩,无论目不识丁还是书富五车,人们对这“女人”的指认也还是线索分明、丝毫不乱的。否则,人类文明之薪火哪里能够传燃到今天!

  问题就出在我们当代。可能是物质太丰富了,科技太发达了,文明太昌盛了,我们中的某些有文化、有知识、有脸面的人物,竟然辨认不清究竟什么样的女人该叫“女人”,什么样的女人不该叫“女人”了。

  曾经看到过一篇帖文,题目叫《与我同床的不是我女人》。你看,与他同床的却不是他女人,不是他女人却又与他同床了。再想想这“同床”的含义,无论是同一张床睡觉也好,还是夫妻式的“同房”也罢,反正是一男一女,“同”起来了。这题目还不叫绝吗?无论你多么正儿八经,我想遇到这么个奇文妙作,能不动心吗?况且,旁边还有版主的奖赏,一颗金黄色的星星在那里挤眉弄眼呢,不看也要看哩。

  及至看完,才发觉自己情感深处的某个本来很是圣洁的地方,却被大大地蜇了一下。原来这“女人”并非“女人”。谁呢?作者自己的那个天真无邪的女儿。

  应当说,这篇帖子文笔很不错,没有骗我,可是你什么题目不好用,偏要弄出这么个古怪的题目来招摇过市呢?

  这篇帖文,说一个童稚的女儿是“女人”,倒也罢了。

  无独有偶。春节期间在央视三套里看到一个小品,多次地将自己的亲生母亲也叫作“女人”,却真的让我不知如何说好了。

  这是个三人表演的小品,因为没有看到开头,所以,这里就写不出来叫什么题目。但大概意思是知道的。该小品说的是,一个寡居了十年的母亲与小区里一个卖油条的老汉发生了恋情,但两人只能暗地里来往。有一天,那老汉来家里幽会,却正好被回家的儿子逮个正着。于是,这儿子先是对着那老汉发火一通,接着又对着自己亲生的母亲雷喊狂叫。于是,什么“半老徐娘”了,什么“这么大年纪的女人”了,云云,也就在舞台上(不,准确地说,应该是电视荧屏上)铺天盖地地抛出来了。

  表演者之一是今年春晚相声《谁让你是优秀》里没有当上优秀的那一个。该演员的节目我虽看得不多,但人长得很英俊,表演也还算“优秀”,如果有好本子让他一展其长,一定也会成为“大众情人”式的笑星的。但是,在这个小品里,他越是表演得到位,却越是让我作呕、心颤;他越是淋漓尽致,我越是撕心裂肺。试想,我们谁人没有母亲?又有谁人愿意将自己的母亲呼之为“女人”的呢?

  诚然,在现代生活,“女人”这个词已经是越来越生动地、频繁地、广泛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进入了我们的思维。妻子、情人,自然都可以叫做“女人”,那些与你年龄、辈分、身份相当的其他女性,包括同事、同学、战友、网友等等,也尽可以称她们为“女人”。但是,“女人”也是有限制、有忌讳的,并非凡女性就是“女人”。作为一个儿子,你不能将你老妈称作“女人”,作为父亲,你也不能将自己的女儿称之为“女人”。你把那些与你不相匹配的女性也称之为“女人”,不单单显示了你的轻薄,更是对某些人类共有的神圣情感的一种亵渎。你在私下场合这样作,其危害性也还有限,如果你跑到了文艺舞台特别是电视等大众传媒上也这样毫无顾忌,那么你亵渎的就是大众的情怀。你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其实,类似将自己母亲称之为“女人”这样公开地、明目张胆地亵渎公众情感的作品,远不止这些,也不是近一两年的事情。我觉得,这几年我们的文艺演出中,原来备受大众追捧、欢迎的艺术品类如相声、小品等,不断走下坡路,越来越留不住观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观众欣赏品位的提高因素所致,也有我们一些编剧者、表演者不时地在舞台上呼天抢地地骂娘、说脏话、做令人作呕的怪相等拙劣表演不无关系。文艺作品是供人欣赏的。当你在不遗余力地骂娘的时候,你其实骂的不是你自己的娘,你骂你自己的娘,别人管不着;你同时也在骂着大家的娘,你骂大家的娘,你就亵渎了大家的感情,你就触犯了众怒。这个时候,既然大家不能以牙还牙地回敬你,那也就只好敬而远之了。

  因此,网友们、作家们、表演家们,还是忌讳点吧,别说你妈是“女人”了。
                                (稿于2006/2/9)
*****************************************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2-11 16:15:00

同意 女人是客观上的称谓 简单没有感情

而母亲女儿则是很主观的 很有感情的 称呼里面满都是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