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9-7-28 00:31:56
噢,又是一篇有戏看的贴子。
    用马的价值含义是解释不了等价交换的。因为交换是要有一套准则的,这套准则与马的价值含义不相干。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商品和美国商品交换(贸易)是等价交换吗?
    若不等价交换怎么能完成交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0:57:56
一个人2小时能生产0.25斤鱼,这就是鱼的生产能力;另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学习也可以达到并且达到了这个能力,这样就可以得到人们普遍具有2小时能生产0.25斤鱼的生产能力。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2小时能生产1斤米,这就是米的生产能力,另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学习也可以达到并且达到了这个能力,这样就可以得到人们普遍具有2小时能生产1斤米的生产能力。
    但我们不能根据两个人都具有生产某种物品的相同的生产能力去推断生产别种的生产能力也与生产这种物品的生产能力相同,而只能说:这两个人生产某种物品的生产能力相同。
  在生产过程中,一定都是具体的生产,不能简单地用个、件、斤等抽象的概念或数字来表示。可一旦带上具体的名称,无论单位时间生产的数量相同不相同,这就是完全不同的生产而无法比较生产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2:43:3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7-27 23:58
一个人2小时能生产0.25斤鱼或1斤米(包括生产各种用具的时间),这就是两种生产能力,或者说是生产鱼或米的具体的生产能力。两个人同时生产鱼或米的不同生产能力是另外一回事,这才无法比较呢。

这就好比你会打篮球也会踢足球,但两种球技未必会相同。对于我来讲,情况也是这样。
关键还在于,在我俩之间单比篮球或足球的水平的话,还有可能不同。为此就必须先确实一个前提,只有在两人的足球或篮球水平分别在同一档次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比赛即比较。否则的话,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你篮球和足球都赢我或都输我又有什么意义。
也就是说,你把人都看成一般的人,相同的人,才能求出你要的价值。一旦不同,则无法比较。

那么,请问,这世界上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更不要说整个社会相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2:46:1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7-28 00:22
我的意思是说,不论是谁,他只要生产鱼就只能做到2小时生产0.25斤鱼;同样的道理,2小时生产1斤米。因为是生产不同的东西,所以这两种生产能力是不能具体相比的。

以需求量为标准单位,其交换比与价值成正比。只有这样,两者的交换才是等价的。
没明白你的意思。需求量为标准单位?交换比与价值成正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2:49:2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7-28 10:57
一个人2小时能生产0.25斤鱼,这就是鱼的生产能力;另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学习也可以达到并且达到了这个能力,这样就可以得到人们普遍具有2小时能生产0.25斤鱼的生产能力。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2小时能生产1斤米,这就是米的生产能力,另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学习也可以达到并且达到了这个能力,这样就可以得到人们普遍具有2小时能生产1斤米的生产能力。
    但我们不能根据两个人都具有生产某种物品的相同的生产能力去推断生产别种的生产能力也与生产这种物品的生产能力相同,而只能说:这两个人生产某种物品的生产能力相同。
  在生产过程中,一定都是具体的生产,不能简单地用个、件、斤等抽象的概念或数字来表示。可一旦带上具体的名称,无论单位时间生产的数量相同不相同,这就是完全不同的生产而无法比较生产能力。
按我的理解,你的意思是,价值建立在潜在的生产能力上吗?

另,即你承认,按实际的生产能力,是无法比较的。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6:09:41
pengleigz 发表于 2009-7-28 12:43
也就是说,你把人都看成一般的人,相同的人,才能求出你要的价值。一旦不同,则无法比较。
那么,请问,这世界上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更不要说整个社会相同了。
   我的意思是说,就生产某种物品的生产能力来讲,可以找到足够多的具有相同生产技能(能力)的人,例如农业,采矿、服装加工等等,对此可视为生产该种物品的生产能力相同而并非人完全相同。
        由此也就不能想到,价值的计算就是建立在现有的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上;不是潜在,就是实实在在的。
        另,两种物品的生产能力不能直接比较。例如,同样是1小时生产1斤或1个,可一种是大米,一种是蔬菜,1个是足球,一个篮球,你说怎么比较。当进行抽象的比如用“生产率”进行比较时,其运用的范围就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6:32:02
交换首先要确定物品的单位标准,否则比例会很不确定。
例如,我用面包换你的瓶矿泉水,在不确定面包的大小和矿泉水的多少的情况下怎么交换?
如果以一天的需求量为物品的单位标准,就能推出其数量的交换比与价值成正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23:04:1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7-28 16:09
pengleigz 发表于 2009-7-28 12:43
也就是说,你把人都看成一般的人,相同的人,才能求出你要的价值。一旦不同,则无法比较。
那么,请问,这世界上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更不要说整个社会相同了。
   我的意思是说,就生产某种物品的生产能力来讲,可以找到足够多的具有相同生产技能(能力)的人,例如农业,采矿、服装加工等等,对此可视为生产该种物品的生产能力相同而并非人完全相同。
        由此也就不能想到,价值的计算就是建立在现有的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上;不是潜在,就是实实在在的。
        另,两种物品的生产能力不能直接比较。例如,同样是1小时生产1斤或1个,可一种是大米,一种是蔬菜,1个是足球,一个篮球,你说怎么比较。当进行抽象的比如用“生产率”进行比较时,其运用的范围就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所以,这些用劳动论是无法解释的。这里必须要用到效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23:05:2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7-28 16:32
交换首先要确定物品的单位标准,否则比例会很不确定。
例如,我用面包换你的瓶矿泉水,在不确定面包的大小和矿泉水的多少的情况下怎么交换?
如果以一天的需求量为物品的单位标准,就能推出其数量的交换比与价值成正比。
请教怎么以需求量为物品的单位标准呢?怎么就可以推出数量的交换比与价值成正比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08:19:19
近期会把“价值原理”的论文以全文的形式发在本板块,到时再探讨。
那里面对效用问题、价值的意义和计算等等有详细的论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0:00:55
期待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