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格力电器进行估值尝试,主要用3阶段折现模型,现将思路、数据和估值结果附上,对于估值结果自己也有一些疑惑,希望大神们进行解答:
估值假设:1.用未分配利润年增加额代替每年的现金流来进行折现;2.第一阶段10年,增长率20%,第二阶段10年,增长率10%,第三阶段10年,增长率5%;3.不考虑终值(即30年到期后无任何资产折现变卖,个人觉得更稳健,但是似乎估值结果还是很高)
建模过程:
| 期初时间 | 2006.12.31 | 注意:是对2006.12.31财报数据估值,而非现在的时间节点 | | | | |
| 折现率 | 0.08 | | | | | | | | | | | |
| 第一阶段 | 10年 | 增长率 | 0.2 | | | | | | | | | |
| 未分配利润初始值 | 83745250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未分配利润年增加值 | 603863500 | 7.2E+08 | 8.7E+08 | 1.04E+09 | 1.3E+09 | 2E+09 | 2E+09 | 2.2E+09 | 3E+09 | 3.1E+09 | 3.739E+09 | |
| 未分配利润增加值现值 | 6.7E+08 | 7.46E+08 | 8.28E+08 | 9.2E+08 | 1E+09 | 1E+09 | 1.3E+09 | 1E+09 | 1.6E+09 | 1.732E+09 | 11280001042.62 |
| 第二阶段 | 10年 | 增长率 | 0.1 | | | | | | | | |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未分配利润年增加值 | | 4.1E+09 | 4.52E+09 | 4.98E+09 | 5.5E+09 | 6E+09 | 7E+09 | 7.3E+09 | 8E+09 | 8.8E+09 | 9.698E+09 | |
| 未分配利润增加值现值 | 1.8E+09 | 1.8E+09 | 1.83E+09 | 1.9E+09 | 2E+09 | 2E+09 | 2E+09 | 2E+09 | 2E+09 | 2.081E+09 | 19184292952.54 |
| 第三阶段 | 10年 | 增长率 | 0.05 | | | | | | | | | |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未分配利润年增加值 | | 1E+10 | 1.07E+10 | 1.12E+10 | 1.2E+10 | 1E+10 | 1E+10 | 1.4E+10 | 1E+10 | 1.5E+10 | 1.58E+10 | |
| 未分配利润增加值现值 | 2E+09 | 1.97E+09 | 1.91E+09 | 1.9E+09 | 2E+09 | 2E+09 | 1.7E+09 | 2E+09 | 1.6E+09 | 1.57E+09 | 17878629593.82 |
| | | | | | | | | | | 总价值 | 49180376088.97 |
| | | | | | | | | | | 股本 | 805410000.00 |
| | | | | | | | | | | 每股价格 | 61.06 |
| | | | | | | | | | | 实际价格 | 11.87 |
疑问:
1.结果是实际价格的6倍左右,感觉不太合理,而且后续我又通过Python软件对2007-2017年的财报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结果均在60-220区间内,感觉建模还是太乐观,因此想请教哪里还需改进,比如正常使用企业自由现金折现,但是我想未分配利润已经属于所有者权益的了,而且已经是踢出了股利分配等等后剩余的价值了,理论上讲可以全部给股东的。
2.请教是否有进一步优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