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链接: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81546
2、摘录:全球央行们过去十年里慷慨的宽松政策催生了一代“僵尸企业”:那些由于债务负担沉重,现金创造乏力而本应该倒闭的公司,在超低利率和流动性宽裕的环境下得以继续茁壮成长。
然而这些对实体经济毫无贡献的表面光鲜却难掩全球增长的疲态。全球经济增速长期且持续下降、企业营收和利润持续放缓都指向一个“僵尸化”的世界。
高盛分析师Peter Oppenheimer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我们已经身处“增长地狱”,长期实际全球GDP增速已经衰竭至历史低位,更重要的是,对股票和资本市场中期定价有重大影响的趋势增长(trend growth)也已经放缓。
长期处于低位的利率,大规模扩张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以及激进的财政扩张都没有能够扭转趋势。从欧洲、美国到日本的长期经济增长预测继续维持金融危机以来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美国实际名义GDP持续走弱,欧洲和日本的情况更为严重。
全球经济增长的这种长期下滑,与利率发出的信息是一致的。尽管各国央行目前共同持有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主权债务,但名义债券收益率还在持续下降。
正如高盛所指出的,“在我们历史悠久的英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已回落至18世纪以来的创纪录低点。”与此同时,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大幅下跌,并可能进一步下跌。因此,不能排除名义收益率回落至零以下的可能性。在量化宽松期间,2年期和5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均大幅下跌至负值。
3、感想:全球宽松政策,使得那些竞争力不强、增长乏力的企业得以存活,这种僵尸企业的缓慢增长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宽松政策强行延长其寿命,不会改变其增长乏力的本质,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高科技企业虽然贡献了一些增长,但其同样面对着一些挑战。经济的未来应让市场通过正常的新陈代谢来获得活力,重新具有增长性。
4、昨日阅读时间:0.5小时。
5、总阅读时间:10.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