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264 3
2010-01-20
2010年01月20日 11:29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靳晓燕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句商用语成了不少父母的“至理名言”。
  不谈终点,抢跑是一定要准备的——要么是早早学,要么是提前学。
  因是,早教便成了不少父母的追寻之道。学习年龄一再提前:2岁起,上幼儿园。不成;1岁,报亲子班,不成;从出生开始,实施零岁成长方案,不成;要胎教,出生之前就要培养。
  人还没出来,任务已经就等着了。
  或者,以“升学第一”为要义,赶趟提早学这儿学那儿,要学到多少字,要会多少运算……十八般武艺要样样拿出手,如此方能达到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的选拔要求,漫漫求学长路便如此起步,真是不易。
  专家说了,3岁之前,孩子最好的老师是自然;研究也表明了,早早学习的那些东西大约也仅仅能持续到小学4年级左右。
  但问题是,大家都在着急,大家都在如此操练。作为家长,你能不紧张吗?你可以置之度外吗?起跑之义,那就是比赛。要比过一个个大抵同龄的伙伴,才能达到预见的幸福:好的小学意味着好的中学、意味着好的大学、意味着好的工作。等到工作有了不错的着落,父母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所有人近20年的不懈努力,大抵也就为此一拼了。于是,可以歇脚,可以就此打住。而那些大多数,所谓有些失败的人,他们的人生是否就此再无起色呢?
  现实告诉我们,人生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赛,不必轻易言说胜与负。纵然早期学识上的优势足以让孩子成为焦点,但这种优势能否贯穿始终却或且未定。沿着父母设计的道路走下去的孩子未必真的就是幸福、成功,“偏移”的孩子也许日后被人羡慕。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如果说,教育真的有起跑线,那么,它的起点就在于我们的养成、在于我们平和的心态、长远的眼光、独有的个性,而其中更能深远影响孩子的,更是少时形成的品质,诸如坚持、自信、宽容、爱心。如果在这场比赛中,能够超越自己,更是一种人生高度。我们迫切需要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制度设计。
  童年的欢乐、嬉戏、甚至恶作剧都没有记忆,稳当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乏味,冒险的念头也只是一闪。如果激情不在,追求遗忘,少了责任、爱心淡漠,我们说,即便赢了起跑线又能怎样?起跑线上的输赢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能跑多久,要跑向何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4 07:55: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4:13:00
主要在于孩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0:19:21
能赚钱就行!不需要教育!经济建设为中心!!!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