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链接: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88839
2、文章摘录:外资:类似帝国主义,属于纸老虎。
虽然强大和先进,但中国并不是他们的核心利益,占比很小,只是来捞便宜,捞到就走,没有决战到底的决心。在他们认可的估值区间下沿,买入;在估值区间上沿,卖出。
理念稳定的价值投资机构:市场上少数的几家大型私募基金,类似买办大资产阶级。
他们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跟外资方法论一致,现在也都是全球配置,存量资产高,海外联系多,如果A股没有机会,一般很自然的就去买美股和港股。
以上两类,从长期来看,都是能赚钱有超额收益的。但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缺乏决战到底的决心,涨多了反而会卖而不是买。如果A股出现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牛到泡沫那种,最大的受益者不会是他们。好比中国历经险阻GM取得胜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群体,不是外国人也不是买办。
其它机构和散户(大部分的保险、公募、私募):类似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天生具有两面性。
他们没有稳定的长期资金,也没有稳定的框架和理念,三根阳线就追,三根阴线就砍。天生具有两面性,无论其它任何市场主体打出趋势,他们都可跟随,特别容易摇摆。
产业资本:类似农民阶级,才是A股的主体。
他们有最多的存量筹码,大于50%,在占比上有绝对压倒性优势。他们对上市公司有最深刻最真实的认知,大部分身价都跟A股挂钩,跟A股有最本质最天然的利益联系。只有民企老板,才可以比肩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取得最后胜利的无产阶级。
在历史上,每一次A股阶段性的大底部,后续产生了50%以上级别行情的,无一例外出现了产业资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现在我们来分析他们的行为驱动因子,也就是他们吃什么面,然后分析它们属于市场里的正反馈机制还是负反馈机制:
价值投资者
外资中的一部分和价值投资者是看基本面的,属于市场里的负反馈机制,跌多了买,涨多了卖。但是占比还太小,不足以发挥作用。
趋势投资者
包括绝大部分国内机构,外资中的一部分,和直接交易股票的散户,他们什么都看,无论基本面,资金面,技术面,还是政策面,其实可以说又什么都不看,本质上只看趋势,追涨杀跌,属于市场里的正反馈机制,引发市场大幅波动。
历史上,基本上仓位跟股市走势完全正相关。本轮,机构正反馈的特征发挥到了极致。以最大的主动投资群体,总规模2万亿的私募基金为例来看,过去半个月出现了历史上最快最强的加仓,2个星期仓位上升了大于10%,在2月28号已经达到了71.88%,基本持平2018年下跌前的最高水平,离2015年的最高水平只差4%。
按照私募+主动公募+保险的主动投资,估计合计4万亿左右的主动股票投资规模,过去一个月加仓的量应该大于5000亿。加上融资买入600亿。存量趋势投资者的加仓行为1个月贡献了6000亿的净买入。
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持股周期长,集中度高,进出成本高,他们都是要看基本面的,对公司到底值多少钱是有相对稳定的衡量的。历史上看,他们的净买入强度跟市场价格高度负相关,属于市场里最大的负反馈机制。
3、文章读后感:在年后的这波A股上涨中,本文从参与者的角度分析了自己对当前以及以后的看法。从买方的角度看,最大和最终的接棒者普通用户并未大规模参与这波股市,而拥有最多筹码的产业资本家却一轮轮推出减持计划。虽然机构投资者制造了情绪、舆论,但散户并未被唤醒热情,故其后的股市走势可能会很尴尬。
4、昨日阅读:0.5小时。
5、总阅读:1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