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33 1
2019-03-14

01

你的生活幸福度有多高?

恐怕你都没评估过,甚至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3月的广东,天气潮湿,最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公交挤不上车,交通堵塞2小时,我们会气的跺脚。

天气潮湿,家里东西坏了一样又一样,我们会很烦。

工作中插曲很多,计划任务没完成,突然又来个会,我们会感到不顺。

我们浮躁,烦恼,郁闷,还水逆。

是否有一瞬间,你感叹,自己怎么活成了这个糟样子?

2019,公司裁员,行业整顿,寒冬好像真的来了,人们的焦虑日益膨胀。

知乎上看到个问题,“什么时候才不觉得贫穷?”

灵魂拷问,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前两天看了《幸福资本论》,日本作家橘玲新作,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书里或许能给些答案。

02

八种人生模式

《幸福资本论》里最重要的三个概念,是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什么是金融资本呢?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财产。

什么是人力资本呢?就是你的劳动价值在,挣钱的能力。

什么是社会资本呢?就是你的家人和朋友圈,可以理解为人脉网带来的价值。

三者构建幸福体系,由于差异,形成了八种不同的人生。

三者均为零的配置,是“贫困派”人生模式。

月收入10万日元,房租3.2万日元,生活费1.5万元,加上其他开销,每月零存款,却有很多朋友。这种叫做“贫困充实派”人生。

仅有金融资产,没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则是典型的退休人员。

部分年轻人对结婚生子不敢兴趣,挣钱多用于兴趣,这类人拥有人力资本,却没有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被称为“单身充实派”。

有部分年轻人,没有金融资产,但对比“单身充实派”,有自己社交圈,多了社会资本,这种叫做“现实充实派”。

投资家和商人有人力资本和金融资产,但无社会资产。他们通常是事业成功后,讨厌金钱聚会,这种是“富豪”人生。

有些人有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但没有人力资本。他们是大家印象里的“施主”。

三种资产极度充实的人生叫做“超级充实派”,这种人生可遇不可求。

八种人生模式,你是哪种?

当我们明白,人生如果可以用这三种资产来定义,你就会发现,设计幸福人生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自由、自我实现、共同体(纽带关系)。

03

金融资产保障自由

大型电机厂家做假账,大型汽车厂家用虚假燃油费来销售汽车,这样的例子很多,每件事都曝光,企业就能干净些,但为什么公司员工看到却装作没看到?

因为他们把人生托付给了公司。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面临残酷选择,毫无“自由”可选,因为经济不能独立。

很多人觉得自由是主观的,“没钱就没自由”过于真实,难以接受,但这就是真相。

当然,过分有钱未必也能自由。

去年我写过篇文章,讨论中彩票的人为什么会走向自杀。当时我的答案是,财富遵循均值回归定律,那些人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而选择思维,答案还不够力。

《幸福资本论》提到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你爱喝啤酒,炎热的夏天,第一口生啤永远是最美味的,但美味的感觉在喝了第二杯、第三杯后就会消失,最后变成依赖惯性喝酒。

这就是边际效应。

在日本,人均年收入超过800万日元,家庭年收入超过1500万元,幸福度不会上升。这就是金钱的边际效应。

不是说有钱不幸福,而是一旦太在乎钱就不幸福。

钱少了一定不好,钱多了未必就是好,只有把握好对钱的追求尺度,你才能实现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3-14 11:47:03

04

人力资本促使自我实现

年轻人没什么金融资产,相对来说人力资本更重要,工作是他们变有钱的关键。

工作有两个意义,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本获得更多财富,二是用人力资本实现自我价值。

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走到自我实现的层次,很多人只是希望完成最基本的层次。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想有自我实现,否则中国这40年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快。

作者提到,现代社会知识化,全球化,自由化,想完成自我实现就要思考怎样做一位专家,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互联网时代硬本领。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个实验,将柏林大学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分为三组:世界级独奏家“S级”,优秀但成不了超级明星的“A级”,放弃成为演奏家并以小提琴老师为目标的“B级”。

在18岁进入大学前,“S级”学生练习时间7410小时,“A级”学生练习时间5301小时,“B级”学生练习时间3420小时。

但S级学生和A级学生,将这些时间大半花在独自练习上,B级则更多的参与集体练习。

时间的差异揭示了喜欢的程度差异,人们热衷于自己喜欢的东西。

想获得专长,唯一战略就是在工作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对喜欢的事投入所有的人力资本。

什么才是自己喜欢的事呢?分享一个自己的故事。

朋友们好奇我为何会从事文字工作,毕竟我是名理科生,同学从事的行业差很远。

我想过很久,估计是和六年级代表学校参加市里征文比赛有关。后来读大学,写作是唯一让我觉得做起来享受,又能得到夸赞的事情。

同理,人们为什么会喜欢跳舞?为什么会喜欢运动?

因为你会觉得这是你擅长的事情,这件事会让你发光。

至于为什么擅长,有遗传原因,但影响不大。或许只是在五人小组中跑的快就喜欢了体育,有人说你唱歌好听就觉得自己能当歌星。先天的微小差异扩大,在青春期角色设定化。

中国迎来5G时代,真正上进的青年除了挣钱还希望完成自我实现,所以从0到1做一件自己喜欢又挣钱的事情,才是我们职业规划的核心。

05

社会资本带来幸福

人力资本在“实现自我”上是必须的,但要依赖社会和他人的评价,也就是社会资本。

孩子会本能的恐惧受人排挤这件事,因为我们的祖先就是群居动物,如果没有朋友,就容易受到欺负。

为什么“联系”能产生幸福感?

因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就通过哭泣来传达信息,妈妈就会给予相应的反应,这就是联系。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在家人和伙伴中感受到联系,甚至获得好评,会获得幸福,这是与生俱来的逻辑。

社会资本在现代更为重要,因为行业变数很大,如果你想在多一份安全感,那么好好维系自己的社会资本,尤为重要。

06

幸福人生最佳攻略

书中讨论了八种人生模式,三种资本对生活的意义,那幸福人生的攻略到底是什么?

50岁的迈克杰孙,希望在伦敦开演唱会。2009年4月开始彩排,正式演出的前一个月,突然去世,死因是过度使用麻醉药。

为了这场演出,他对伴舞演员的细微动作要求极高,后来患上了失眠,便让主治医师做全身麻醉。

集财富名声于一身的超级巨星幸福吗?

只感受到他被压力碾压的痛苦。

心理学家马克.西里层对2000个美国人进行研究,调查经历过逆境的人们四年后的健康状态,发现对人生满意度更高的人是经历过中等程度逆境的人。

我们都以为人生没有逆境才好,事实上是,从没经历过逆境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

谁都希望自己每天都幸福快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但所有事物都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人们会慢慢习惯幸福感,不幸也会悄然而至。

其实,“幸福”存在于理想人生的各种资产组合中,它遵循规律,我们可以合理设计,拥有幸福的条件:

实现经济独立

找到小时候你最想当的角色,然后当做一辈子的工作

社会资本从政治空间转移到货币空间

哪怕你此刻在痛苦中,依旧相信,你始终拥有把控幸福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