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3-26 05:33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div align=\"left\" >阅读1小时,总计819小时,第781日。<br>
</div><br>
<div align=\"left\" >阅读《中国共产党历史下卷》第十,十一章<br>
</div><br>
<div align=\"left\" >八大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十年中,我们党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设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br>
</div><br>
<div align=\"left\"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宏伟蓝图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而没有能够按计划付诸实施。<br>
</div><br>
<div align=\"left\" >斯大林错误地把自己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地位,把他个人的权力放在和集体领导相对立的地位,结果也就使自己的某些行动和自己原来所宣传的某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处于相对立的地位,“愈陷愈深地欣赏个人崇拜,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违反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陷入了主观性和片面性,脱离了客观实际状况,脱离了群众”。<br>
</div><br>
<div align=\"left\" >1956年4月下旬,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讨论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的过程中,提出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性质的、艺术性质的、技术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为了发展文化和科学,要贯彻毛泽东过去分别提过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个口号。<br>
</div><br>
<div align=\"left\" >《十五贯》一针见血地讽刺了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是成功的。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在现在不是个别的。现代戏还没有一个能这样深刻地批判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这出戏“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奠定了基础。”<br>
</div><br>
<div align=\"left\"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七大到八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两次有巨大意义的历史转变。一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到八大召开前夕,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br>
</div><br>
<div align=\"left\" >1956年1月,毛泽东在审阅《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稿时,加写并修改了一段文字,要求兴修水利,保持水土,一切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负责兴修,治理为害严重的河流;一切小型水利工程,例如打井、开渠、挖塘、筑坝和各种水土保持工作,均由农业生产合作社有计划地大量地负责兴修,必要的时候由国家予以协助;通过上述这些工作,争取在七年内(从1956年开始)基本上消灭普通的水灾和旱灾,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特别大的水灾和旱灾<br>
</div><br>
<div align=\"left\" >第一个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加速作用。同50年代大多数新独立的、人均年增长率为2.5%左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经验也是成功的。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多,在工业总产值增加额中,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的产值占59.7%,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高出11个百分点,是1978年以前最高的时期,因而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br>
</div><br>
<div align=\"left\"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铁托在普拉发表演说,提出斯大林错误的产生不仅仅是个人崇拜,而是使个人崇拜得以产生的制度和官僚主义组织机构。毛泽东连续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分析铁托的演说和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对它的评论。<br>
</div><br>
<div align=\"left\" >党中央、毛泽东把能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看作是在新形势下党的事业能不能向前推进的主要问题,并发动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全党整风运动。<br>
</div><br>
<div align=\"left\" >5月中下旬至6月初,国内政治生活的气氛十分紧张,社会上极少数人乘“大鸣”、“大放”之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他们把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攻击为“党天下”,公然提出共产党退出机关、学校,公方代表退出合营企业,要求“轮流坐庄”,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他们极力抹煞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说成产生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根源。<br>
</div><br>
<div align=\"left\" >但是,这些人此时发动如此猖狂的进攻,则是党没有预料到的。这种异常现象,被党看作十分危险的政治信号。中央后来分析这个情况时指出,有人提出的纲领很谨慎,不是打倒共产党,而是要共产党退出阵地。显然,有一部分右派想跟共产党争夺领导权。这个斗争不只是在思想领域,也扩及政治领域。毛泽东后来说:“共产党看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一场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毛泽东此时把中国发生匈牙利事件的危险郑重地提了出来。<br>
</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