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为什么在美国买的“中国制造” 比国内物美价廉
楼主
bacchuspierre
1546
9
收藏
2010-01-28
转载
中国老百姓出趟国不容易,在欧美发达国家看到从未见识过的各式琳琅满目的商品,总不免大包小包买了带回国内。
10多年前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情:某某好容易轮到有机会去美国开国际会议,用多年积蓄的那点美金买了几件貌似最新潮的电器产品。回到家里仔细一看,全是 “Made in China”!无论是媒体上刊登还是朋友间私下说起这种事,总是略带一点对当事人“没见过世面”的善意解嘲,更多地则为了表达某种曲折隐晦的民族自豪感。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工作关系,每年都要往返美国、日本与国内4、5次,算是大世面见过很多了。不过,直到现在,他每次回国都还是一如既往地大包小包……最近我好奇地问他:外国真有那么多我们这里没有的东西,用得着你一趟趟地买回来吗?岂料他的回答更让我吃惊:我在美国和日本买的基本上全都是廉价的日用品,你瞧!像这条浴巾,质地手感那么好,在美国的沃尔玛,标价折合成人民币只有40多块钱。赶上那天正好打折,我只花了4美元就买下来了。我仔细比较过,中国商场里品质还没这么好的,起码要卖70多。还有,这整整一打牙膏,1.99美元。这个牌子的牙膏,我们这里光一支就要卖到8、9块人民币……
不用说,这些不远万里买回中国的日用品,几乎没有一件不是“Made in China”。我这个见多识广的朋友对法国香水和瑞士名表没多少兴趣,他其实是在利用每一次去发达国家出差的机会,掏中国生产的优质的便宜货。他的经验告诉他:这些“中国制造”在中国本土很难买到——不是品质比较差就是价格高昂得多。
这就使我这个对经济学略知皮毛的人难以理解:加上额外的运输成本及关税,中国商品在美国怎么可能卖得反而比在国内更便宜?我相信,任何一个美国商人或贸易专家看到这种“价格倒挂”,都会毫不犹豫地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是通过政府补贴在搞对外贸易倾销。据此我还能够确认,这应该就是当今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之所以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我所知道的真实情况是:在大多数国际贸易纠纷涉及的领域里,中国政府确实没有明显的贸易补贴。事实上,中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私营或外资企业生产的,根据政府的一贯行为方式,即使有所谓国家补贴,其中大头绝不可能轮上它们。
我的这个疑惑是被另一位朋友解开的,他在上海郊区拥有一家小型纺织工厂,生产专门出口到日本的桌布、窗帘、沙发套之类家庭软装潢产品。他非常肯定地告诉我,至少在上海市场上,相同品质的桌布价格确实要远高于他生产的那些桌布在日本市场上的价格。但这样一来我就更不能理解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不把你的企业转成内销?那样不是利润更高吗?我的这位朋友哈哈大笑:你这个理论家啊!我的产品确实价廉物美,我也相信在本地商店里哪怕卖得比日本的价格稍微再高一点也一定能够旺销。可你以为把价廉物美的商品摆到中国超市的货架上去卖,就那么容易?难道一块在美国只卖40多块的浴巾在中国要卖70多块,是崇洋媚外的奸商想要在同胞身上赚更多暴利?你知道这里的30块钱成本(刨去运输成本及关税,其实还不止30块)是怎么产生的吗?还有,你知道像我这么一家上海企业的产品,如果想要打开外省市的市场,又要花去多少成本?
这位朋友末了扔下一句:老实说,我认为我的竞争力比不上那些在国内市场打拼的同行。如果我的企业转向内销,现在国内的这个价格,我多半没本事做下来。相比之下,外贸生意要好做很多,只是单纯的商业契约行为,行政上的成本不仅低,而且一笔一笔清清楚楚,都可以预见,也容易控制。
眼下举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共识:只有扩大内需,中国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专家和媒体大多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聚焦于提高老百姓收入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敢花钱”并“花得起”。我本人也很同意这样的观点,不过我认为,这两件事虽然更为根本,但它们是两项非经长期努力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的复杂的综合性任务。我不相信,中国老百姓现今的购买力不至于低到花14块钱买一打高等级的高露洁牙膏(一支1块1毛出头点)都舍不得!
对外,我们当然应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为中国经济的长远计,我们政策的重心究竟应当是想办法把这打牙膏的售价进一步压低到0.99美元去更多地卖给美国人,还是改善我们国内的市场秩序,使更多同胞只需花与美国消费者相同的钱就能享受到这打中国制造的优质牙膏?
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国际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并不是我们能够主动掌控的。而且,得了中国廉价劳动力许多好处的美国消费者永远也不会感谢我们。相反,他们只会更加认定中国夺走了他们工作岗位。再来看我们自己的国内市场和国内消费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的那位朋友在与他一点也不喜欢的日本人做生意时付出的成本比做国内生意反而更低呢?
陈季冰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cglee
2010-1-28 11:25:45
有点意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Sunknownay
2010-1-28 18:03:16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不同需求弹性、汇率问题、购买力水平差异以及国内外企业的信誉等角度进行思考。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516752562
2010-1-28 21:08:36
国内地方保护各省市市场进入成本太高 夹杂好多人为因素,行政方面,花钱铺路. 国内交通分割严重,过路费啥费的太过繁杂,从北京到广州的高速公路的费用就花掉近2000, 更别说加上别的费用了.导致成本过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root00
2010-1-28 22:24:09
论坛里有篇文章讲过这个问题,对比了中美两国人均收入和生活成本,说的比较全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满江明月
2010-1-28 23:54:45
值得反思和学习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neso770
2010-1-29 10:11:06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典型小问题的大例子,为什么当地特产在当地卖的比运到外地卖的还贵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feng0201111
2010-1-29 10:47:59
中国仅仅做制造,原料,成品包装、运输等其他环节都由美国控制,最后产品的定价基本上我们说了不算。美国在打压商品价格的同时,又有了对中国制造反倾销的理由,同时还进一步压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成本,进而导致中国的内需不可能上的去,要想拉动经济增长不得不在依靠出口,恶性循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chxila
2010-1-29 11:15:23
优质品远销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mhhjj
2010-1-30 06:16:22
不用为什么 正常现象 ~~~~~~~~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妖魔化“中国制造”的挑战和契机
[转帖]“中国制造”的非常故事
从在俄华商之遭际看“中国制造”之命运
“中国制造”将面临常态摩擦 出口企业处境艰难
到美国去买“中国制造”------陈季冰
一直搞不懂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美国买的“中国制造” 比国内物美价廉?
朱大鸣:微利的中国制造经不起升值的折腾
中国制造的价格为什么内外倒挂(转)
中国制造的价格为什么内外倒挂
印度商学院:物美价廉的MBA学位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金融学(理论版)
经管在职研
休闲灌水
热门文章
中国金融生成式AI多模态内容鉴伪与安全防御 ...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5版)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世界机器人2025年报告 World Robotics 2025
甲子光年_2025甲子Cool Vendor人形机器人大 ...
AOM:The Boundaries of Trust in a New Era
气象学-山东大学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