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Google之战是贸易战
非凡新闻周刊 2010/01/29
过去十数年以来,西方世界一直以言论自由为最关键的理由,来要求中共开放网络、取消对于各种网络服务的限制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4211&f_ART_ID=233114
【撰文/朱学恒】
在Google宣称即将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我正好在中国参加电信相关业者的会议。当然,西方媒体一面倒的认为,Google此举乃是基于道德良知以及言论自由的高尚举动,是为了捍卫Google「不作恶」的概念而做的行为;此地的电信业者则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一律都认为这是Google为了争取市场占有率的商业谈判举动。
当然,一时之间相关的讨论更是谣言四起,有人说Google退出中国的原因非常突然,可能是因为商业机密大量被员工外泄的缘故。有人则说一切都还没有定案,一切都还有转机。
但事实上,这事件最早的伏笔发生在二○○九年九月,Google大中华地区总裁李开复离职的时候。
当时就有许多议论,李开复被重金挖角到Google不过四年,Google中国的员工也从一人成长到七百多人,业绩看起来表现也一直不俗,为什么据称还受到天价股票挽留的李开复坚持要离职?
言论审查制度等同保护主义
一派阴谋论的说法是:这必然是因为李开复或是Google在中国的发展遭遇到了关键,而且无法挽回的阻力和限制。
对照后续一连串中共加紧网络管制的政策,后见之明看起来,这些阴谋论者说的也许并不见得纯粹是捕风捉影。但是,我比较在意的却是发生在Google发表声明要退出的前几天,二○一○年一月六日《华尔街日报》的一份投书。
这份投书是由位在布鲁塞尔的国际政经欧洲研究院的负责人和访问学者所共同署名的,标题是<Chinese Censorship Equals Protectionism>(中国的言论审查制度等同保护主义)。
文中所阐述的概念其实早就是业者熟知的状况。过去十数年以来,西方世界一直以言论自由为最关键的理由,来要求中共开放网络、取消对于各种网络服务的限制。
而中共也一直以道德标准、扫黄为由,不停的禁绝各种世界风行的网络服务,包括了Twitter、Youtube、Facebook……等。而说老实话,干涉一国的内政本来就是极为困难的事务,所以根本也很难有任何的进展。
愈封锁中国网站愈获利
但这篇国际政经欧洲研究院的投书,直接以商业竞争的角度切入:中国封锁Facebook所带来的结果,是中国本土的海内网、校内网、人人网的创办和获得大量的商业利益,而这些网站的关键理念,甚至是程序代码都几乎是大量抄袭而来。中国封锁Youtube所带来的结果,是本土的影音网站如土豆网、56网、优酷网的崛起和大量的获利(包括风险投资等等)。中国封锁Twitter所导致的,则是中国大量的本土微型博客(Micro blog)崛起。(当然后来有不少因为讯息传递太过自由的关系,也被中共自己给封锁了。)
所以,这篇投书最后的建议,就是这一类的Google之战,各国理应用WTO的自由贸易角度,来禁止这类的贸易壁垒,以便让各国的网络公司可以在中国经营、获利。
华府介入演变贸易战?
甚至更进一步,如果将这一切视为贸易战的先锋,那么百度等NASDAQ上市的公司,若要收购美国硅谷等地的新创科技公司,就可以像是当年中东财团投资美国港口一样,被美国政府以战略原因而禁止整个收购行为。
Google之战或许只是一个开端,欧巴马政府也指示国务院以外交层级处理这个事件,但最后这一切会不会演变成贸易战,或是中共能否想出更聪明的办法反制,这一切都只能静待整个国际局势的变化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