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23 2
2010-02-06
昨天中午我们去吃大排档,我想到一些问题:在张家口的这个大排档是这样消费的:顾客先在门口的收银台用钱换票,然后拿票去消费,吃完后剩下的票还可以再折换成钱。在东北我同学的面馆里:也是大排档,是直接付现金给卖家,也可以50元办张卡,凭卡9折优惠,可是卖家不愿意的,会损失钱。在山东,学校食堂二楼,也是买票,但是票不可以退,所以你只有先看好你要吃什么,然后算好价格,再去说钱。——这些都是私有的,是个大管理下的私有,具体的我不懂了:为什么同样的产权,不同的合约安排?是什么局限,原因,让他们这样做呢?凭票好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7 00:03:20
我觉得这个问题从管理上更容易理解,其实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现金收入,只有一个收入口,而不是给予每个卖饭菜的人收取现金的机会,从而减少舞弊的风险,其实这在经济学来说是属于内耗,对公司效率不利的,但是相对与舞弊的风险来说,却是需要这种内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7 17:19:33
我觉得可能跟不同大排档的消费数目不同有关,贵的跟便宜的不同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