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q5910 发表于 2010-2-8 11:16 
2010年02月08日 07:09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事件缘起
不久前,本报一位同事发来邮件,讲述了一件他亲身发现的论文抄袭“奇闻”。现将邮件原文照录如下:
“这段时间我要撰写一篇有关经济的文章,请学微观经济学的太太一起找资料。她无意中发现,《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上有一篇名为《来自对科斯定理的挑战》的论文,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教授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的部分内容非常像。于是我进行了对照,结果很吓人,除了个别地方外,基本等于全抄。
一本畅销全国的经济学教科书,两位大学教授,一家国家核心期刊,一篇几乎一字不落的抄袭论文……真不知让人说什么才好。”
如果情况属实,那这确实是一件“奇闻”。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吧”。但是这样的线索不能错过,于是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跟踪调查。
论文1.3万字,雷同率高达95%
论文《来自对科斯定理的挑战》的确刊登于《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记者将它与教科书《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见图①)进行了仔细对照,发现它全篇抄袭自北京大学平新乔教授所著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的第十七讲第三节“关于科斯定理的若干讨论”。
论文开篇第一段这样写道:“1960年,科斯(Ronald·Coase)在其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这就是……这一论点与这一文章,对于过去30年的经济政策的思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致于乔治·斯蒂格勒……达到帕累托有效。即……而与产权的初始配置状态无关。”
经过逐字逐句地对照,记者发现这与《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337页的第2—4自然段几乎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只是书中没有出现过“1960年”、“以致于”和“即”等三处。
随后,记者对两文进行了“全身体检”,发现抄袭者“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由于《微观经济学十八讲》是教科书,因此文中出现了一些经济学常识性内容和一些讲义式的语句。论文就将这些内容进行了删改,个别字句和标题做了改动,其他内容就原封不动了,包括3个图表和若干数学公式,甚至标点符号也照搬无误。
比如,《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342页倒数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是:“我们在第十八讲会对此再作进一步的分析。”(见图②)这句话很明显不适合写入论文,所以论文作者将其删除;第344页第2自然段开始部分是:“Olson是美国资深的政治经济学家,于1998年去世。1965年,Olson就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这段话属于经济学上的常识性内容,论文作者也因此没有将其“录”入论文。
又比如,论文的最后一句话是:“随着‘参与者’人数趋于无穷大,个人愿意‘参与’概率会趋于零,这就是说,他越有可能扮演‘免费搭车者’!”这句话与《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351页、倒数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无论是字词使用还是标点符号的位置,没有丝毫差别。
……
经过初步统计,《来自对科斯定理的挑战》全文约1.3万字,与《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十七讲第三节的雷同率高达95%以上。这样肆无忌惮地“乾坤大挪移”令人叹为观止。
“论文抄教材,太没意思了”
记者找到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平新乔。对于自己的教科书被抄袭一事,平新乔教授一点都不知情,也感到非常诧异。当记者好不容易拨通他的电话时,他正在备课,准备去给学生上课,所以对话进行得很仓促。
“抄袭论文的事情现在确实很多,也时有发生,不过被抄袭者去举报的很少。但抄袭教材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因为那部微观经济学的教材本来就不是原创了,已经是对现有成熟理论的综合与整理了,毕竟进入教材的东西都是前人的科研成果,没有多少科研含量,只是将一些经济学界常识性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一篇论文、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如果全是抄教材,实在太没意思了。”
当记者问及是否会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时,平新乔教授表示,自己只是教材的编著者,所以不会追究抄袭者是否侵权。不过他认为,作为核心期刊,应该在稿件处理上多把关,尽量减少类似事情。
“学术道德太有问题了”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经济评论》杂志社。据了解,《经济评论》杂志社在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陈姓主任对记者说,杂志社在2004年后已更换主编,对当年发生的事不便置评。可能的原因是当时抄袭现象没现在这么严重,杂志社的“警惕性”不高,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疏漏。
陈主任表示,由于现在论文抄袭现象越来越多,《经济评论》从2008年起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还安装使用了防盗版软件,同时所有论文在发表前,都要求编辑在“中国期刊网”上查找有无观点或内容类似的论文。
不过,相关软件虽然能检索已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但是对抄袭教科书似乎还“鞭长莫及”。“一个学者如果大段大段抄袭教科书,这说明他的学术道德太有问题了。”陈主任对抄袭之大胆也颇为意外。
据了解,论文的两名作者朱锡平、刘解龙,现在分别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教授和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由于某些原因,记者并没有同他们联系上。不过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发现,其实早在2008年,长沙理工大学内部就有人向校方举报过此事,但不知为何,结果不了了之。
记者在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网上还看到一条这样的新闻,时间是2007年6月15日: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进行毕业论文第三次大检查,院长刘解龙亲自动员、组织,重点排查论文抄袭雷同现象。(记者 杨雪梅 田豆豆)
据称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也属抄袭之作,不过抄袭的比较高明罢了!他抄袭的对象是瑞尼的《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2版) 作者:(美)
杰弗瑞·A·杰里 译者:
王根蓓
内容简介在新版的第一章里,我们的关注仍旧保留在各个不同领域的现代精华部分。我们相信这种分析方法会使细心的读者奠定对现代微观经济学主体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令人欣慰的是,诸多的读进与同行似乎赞同我们的做法。每章的最后均设有习题,而且尽可能地多做这些习题,是掌握这些材料的最可靠的方法。各章选择的提示与答案附在书后面。本书的最后部分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定理与定义的目录。我们也计划在网上开设读者论坛,在论坛上读者可以交流课文中习题的答案。
媒体推荐中文版序
首先,我们对王根蓓副教授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朋友们为准备《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文版所付出的诸多努力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第一版问世以来的十年间,其已在整个美国、加拿大、欧洲与亚洲的大学的许多同事与学生中受到普遍的欢迎。对于我们的教程在讲英语的世界中所激发的广泛的且日益增长的兴趣,既让我们欢欣鼓舞,也令我们惶恐不安。随着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我们将期待并欢迎更多的讲中文的朋友们加入我们的世界范围的读者团队。
当然,掌握微观经济理论必定会给经济研究、教学、商务管理及文明的公共服务等诸多事业奠定牢固的基础。现代微观经济理论自身也是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在准备这个中文版的过程中,我们同王根蓓副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便确保最新的材料被清晰而准确地展现给读者。我们希望读者也会发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这种沟通方式是有用的,并且也参与到其中来。采用这种方式,我们确信那些勤勉的男女学生们,及敬业的研究者们通过潜心攻读本书的内容与仔细钻研各章的练习,必将会获得对尖端的微观经济理论的牢固掌握。
数年来,世界各地的读者们的改进建议与错误校正,使本书受益匪浅。我们希望中文版的读者能指出本教程的不当之处,并把你们的改进建议告诉我们,我们将从善如流,使得本书未来的中文版变得日臻完善,并对我们讲中文的朋友们更为有用。
杰弗瑞·A.杰里
菲利普·J.瑞尼
2002年1月
编辑推荐在新版的第一章里,我们的关注仍旧保留在各个不同领域的现代精华部分。我们相信这种分析方法会使细心的读者奠定对现代微观经济学主体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令人欣慰的是,诸多的读进与同行似乎赞同我们的做法。每章的最后均设有习题,而且尽可能地多做这些习题,是掌握这些材料的最可靠的方法。各章选择的提示与答案附在书后面。本书的最后部分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定理与定义的目录。我们也计划在网上开设读者论坛,在论坛上读者可以交流课文中习题的答案。
目录
中文版序
译者的话
前言
第一部分 经济行为者
1 消费者理论
1.1 基本概念
……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