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学评 发表于 2019-5-29 15:05 
你的表述思路很清晰,依据也很明确。个中的至要问题是命题的“依据错误”。议题依据错误集中体现为对“管 ...
你思考的,固然有其道理,但是改变的名称,虽然有其联系性,但是并不准确,你对我提出来的管理,及管理模式的认识还不透切。在我提出来的这几种社会管理模式,一种管理模式决定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下面我贴出原始集一节,有空时可以看看,我是怎样从管理角度来对社会认识即阐述。
-
(一)、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人类第一个集体的形成
1、 原始集体的形成、共产制的形成
-
下面我们来认识人类第一个管理模式的结构功能和作用,从而认识人类的第一个集体为什么是共产制集体的真正原因。如下:
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简称为“单循式”。即人类产生的第一个管理模式,也就是原始集体时期的部落或是氏族所使用的管理模式。如图2:
图中:
A——为管理者,即当时的酋长、首领。
H——为集体成员。
“ ”—— 箭头表示作用的方向。
图2便是人类产生的第一个集体管理模式。它的管理原理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即:A对H有一个管理的作用。反过来,H对A有一个监督的作用。由于这个管理模式只有AH组成,因此故称为简单;又由于它的管理原理为首尾循环,因此称为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简称“单循式”。正是这个管理模式实现了人类集体的形成,和人类原始共产制集体的形成。
-
其一、在《管理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管理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关系的建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产生。在残酷的生存斗争中促使他们在努力实现自己生存的同时,有意无意的创造出能使他们高度地联合起来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直立行走,语言的产生、武器的使用……不得不出现的时候,便随着需要而出现了。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经历几百万年的演变过程。
-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不要去凭着愿望,人们就能高度自觉自发起来,这在偶然的时候也会出现,但那决对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现像。因此,在原始集体时期,部落的人们是怎样长期地维持着高度的自觉自发的行为的?下面我们就从“单循式”中来找答案。
-
——从图2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A对H有一个管理的作用力。但是反对来,H对A有一个监督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在这个管理式中,管理是一个相互直接作用的关系;又说:A产生是得到H的公认,并且是由大家推选出来的。就如恩格斯这样写道:“氏族有议事会,它是氏族的一切男女享有平等的表决权的民主集会。”。“氏族可以任意撤换酋长和军事首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82页83页)。因此H决定着A。其次A一切管理的行为,又受到H无所不在的监督。也就是说,决定着A的H又无所不在地对A的行为进行着监督,这样一来不得不说H对A的作用力充满了力量。于是A在受到强有力监督的作用下不得不高度自觉起来。反过来:A的自觉性,自然迎来H的信任和依赖。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自然促使每个人都会积极地向A提出集体中有违背集体原则、集体意志和集体利益的每个人的行为。从而形成了管理的一个良性互动。这样一来,集体中H之间有意无意的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强大的监督网络,如图乙所示。在这个监督的网络里,每一个人不仅监督着集体中的所有人,同时,更是受到集体中所有的人对自己的监督。至此,在如此强有力的监督作用下,使集体中的每一个人不得不高度自觉起来,时间长了,自觉也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这就是原始集体中,人们高度自觉性形成的真正的原因和理由;由于集体人们高度的自觉性,在劳动上各尽所能、尽职尽责地互助合作,自然产生出一个相应的分配方式。即平均分配。这就是原始共产制集体形成的真正的原因和理由。
-
至此不得不说:管理让人自觉起来。也只有管理才能让人意识到自觉。人的自觉性只来自人们之间相互有效的制约。也只有人与人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才能产生出人的共性和统一性,也只有人首先有了共性和统一性,才能产生出人自觉性的范围——也就是在集体中一个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什么才是人自觉的表现……因此把人的自觉性归结于某种生产方式的条件之上,归结于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归结于某种信仰之上等等。这些都是不客观也是不科学的。所以国家要有法律法规,企业要有管理制度……这才是一个集体、一个企业实现正常运作的前提和保障。
-
2、原始共产制集体的发展和消亡
随着集体的形成,那种群体性的攻击或防御对于集体来说已经丧失了战斗的优势。就是在集体的力量与智慧下变得柔弱无力。不仅是这些,过去有凶猛野兽出没的地方对古人类群体的生存是一种威胁。现在历史刚好相反,现在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对于即使是凶猛野兽的生存是一种威胁。不言可知,集体的形成,古人类的生产能力实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人们更是在第二环境的生存斗争中积累经验并相应制造出武器,把这些经验和武器不仅用于人类战争更是也用于守猎的活动中。从而大大地提高人类的劳动能力。关于这一点即使是马克思也不得不承认:“经常发生战争的国家的经济比不经常发生战争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得要快。”其原因就在这里——当然,战争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的、野蛮的社会关系,它会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而最终走向消亡。
-
随着古人类经验的积累,工具也跟着换代的发展。如从旧石器、新石器、弓箭、青铜器、铁器,火的使用也及制陶的出现等,标志着人类不断向着文明的进步。但是具有代表人类历史意义重大转变的不是对这些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而是人类种植的出现。人类种植的出现,使人类在以打猎和采集时期向全球扩散的生存方式出现了新的转折,就是向定居的转变。土地的使用,使人类过去对领地的争夺有了新的内涵,领地不仅仅是为了打猎和采集,它可以种出维持人生存的粮食。土地对当时的人类来说是一个用之不竭的资源,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催生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意义上的第一次分工。并不仅仅是劳动上的分工,更是在管理上的分工。也就是谁管理生产劳动者种地,谁来带兵打仗等等。
-
由于土地的可以利用,这时部落间战争的主要目的在历史意义上有了新的变化,他们不再是为了驱逐和自己相邻的部落,也并不仅仅是去抢夺别部落的现成的食物领地,而是去抓俘虏。抓来的俘虏也不再如同过去通通杀死,而是抓别部落的人来为自己种地。这样,有人给自己种地,以增强自己的劳动力。人类的发展,正是动物天性的自私,在人类演变为近似于贪婪的行动推动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车轮。随着集体的不断扩大,即地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和事务的繁杂等等,“单循式”慢慢丧失了管理的能力而消亡。新的管理模式便随着管理的分工而产生。新的管理模式的产生,新的集体形态也就随之形成。这个新的集体形态就是马克思所看到的阶级的雏形,即奴隶制集体时期。阶级的形成,原始共产制集体瓦解。共产制转而以家庭的形式保留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