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2019-5-28 08:49:35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4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08:57:54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9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08:58:19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1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09:07:15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9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09:10:02
昨天阅读6小时,累计阅读175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09:10:13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29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09:37:42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5-28 04:38
为什么|学习笔记|好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8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09:37:44
昨日阅读5小时,累计阅读240小时.
学习心得:
研究股票:
一段时间指数开始了持续的上涨,个股的表现也非常精彩,甚至于许多个股已经出现了翻倍,或者是几倍的涨幅,那么许多人这个时候又对市场产生了兴趣,并且开始持续的入市,研究股票的热情也高涨了许多,但从个人的经验来看,最好不要在股票市场上涨的时候来研究,否则恐怕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是产生错觉。从市场的情况来看,本身如果市场处于持续的上涨过程当中,那么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个股都会有表现的机会,即使你随便抓住一支,也许也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那么这种收益是你的本领的体现吗?显然这不是你的本领,不是你的能力,这仅仅是一种巧合,这是因为总体市场的上涨而带来的收益,而不是因为你的能力,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当中,你更容易的把这理解为你的能力,而不会认为这是运气。如果你在市场走好的情况去误认为自己能力出众,那么显然就会持续的犯许多错误,甚至会在市场环境改变的时候,让你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只有经过这样的代价,才有可能让你明白上次的赚钱不是自己能力,而是因为整体市场的走势,是市场送给们的,而不是你的能力赚来的。当你研究股票的时候,应该是市场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进行,这种研究才更有意义,因为这样的研究如果有合适的目标,就可以去参与,如果是在上涨的过程当中,那么即使发现了不错的目标,也没有合适的机会下手,那么这样的感觉 一定会非常不爽,因为只有是纸上谈兵而不能进行实战,所以如果有好机会,那就去在下跌的过程当中去研究,并且可以去参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09:39:36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308.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09:56:29

昨日阅读6个小时,累计阅读592小时

阅读一:A Comparativestudy of unit root tests with panel data and a new simple test17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31156&page=1&extra=#pid59514169

The case ofpanel cointegration tests

17-1.jpg

17-2.jpg

阅读二: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

1,  第22章 我们能从巴菲特身上学到什么(之一)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31161&page=1&extra=#pid59514269

1)   在过往的这些年间,巴菲特几乎论述过所有相关的投资话题——或是通过他给股东的信函,或是在访谈或文章里。从这些论述中,你可以总结编辑出一张投资忠告清单,内容从如何看待风险和回报,到如何考虑组合账户的配置问题。由于本书的关注点是聚焦投资分析师在考虑巴菲特所投标的时之所见,所以,我就把我的学习要点和经验总结指向那些有利于成为更好投资者的关键问题。

2)   这些经验总结代表了我分析巴菲特20个主要投资案例(本书所呈)时的全心解读,包括我发现的一组非常有深度的看法,以及一些非常基础但值得复述的条理——虽然它们对深谙价值投资内涵的投资人并非什么新料。同样地,这份清单本质上(或至少部分)是主观的。所以,我鼓励读者能够根据所呈证据形成自己的观点,总结出更多的投资智慧。

3)   A.信息的质量

4)   多数以巴菲特为榜样的价值投资者都知道,他相信做基础调研的重要性,而且,一旦做完这种调研,他就会以一种聚焦的方式进行投资。按照巴菲特的说法,投资之路就像是一张只有20个孔所用的穿孔卡片,每个孔位都代表着一位投资者一生中的一次投资。不过在此,有两点关键问题并没有被大众充分理解:好的调研对巴菲特意味着什么;相比于投资的多元化,为何巴菲特更钟情聚焦于几个行业。

5)   在我分析巴菲特的上述投资案例时,有一个促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会频频突兀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他所掌握的所投公司的信息质量。以北伯灵顿公司为例。在巴菲特准备投资该公司时,他所掌握的信息(我敢说任何一位尽心尽力的分析师都能获得)质量非常高。在可以公开得到的北伯灵顿年报里,不仅包括了该公司详尽的财务信息,而且还有与铁路业务相关度很大的经营指标。

6)   除了其他信息,这里还包括吨英里运输收入、每千吨货运收入以及客户满意度分值。在过往的好几年间,这些指标都持续地出现于该公的报表之中,所以,如果潜在投资者想真切地了解这家企业的逐年业绩表现,都能找到所需的客观数据。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份年报(由长期担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的马修·罗斯所写)清晰地阐述了该公司业务的主要方面及其关键的驱动要素。例如,他详述了消费品业务构成的90%是国内和国际商品运输(它的量取决于国际贸易的货运量)和10%的汽车产品分销(它的量取决于地区轿车行业的成功程度)。

7)   他继续细述了该企业长期的资本需求,并说明为何这些产品类别通过铁路运输的效率要好于其他的替代方式(主要的卡车运输)。像这样可资利用的可验证的客观数据,足以支持一项健康投资所需的深刻见解。在这个案例里,巴菲特的深刻见解是:在这类铁路企业里,未来的资本密度会随着网络密度的走高而下降,意味着已用资金边际收益率会持续得到改善,而且随着不断提升的铁路运输效率,在未来几十年所有产品的运输份额中,铁路的份额可能会继续提升。

8)   在一次又一次的各种不同的投资案例里,巴菲特揭示的那个亘古不变的内涵是:对处在质疑中的公司,会有很多相关的客观数据,供人们研究判断。就美国运通来说,巴菲特掌握了不少的信息,支持他对下述业务内涵的定见:信用卡和旅行支票具有巨大长期的发展潜力;“色拉油骗局”只会为公司带来地域性和短期性的损害。类似地,就可口可乐来说,有客观的数据使巴菲特确信:国际扩张和不同国家不断增长的消费(每年8盎司的饮用量)会促使该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所以,虽然巴菲特会极力获取相关企业所有方面的信息(这的确不假),但他特别关注的却是有客观扎实数据支撑的关键信息。

9)   实际上,这类信息不总是来自企业的年度报告,还会来自相关行业的数据。美国铁路协会每月会发布美国主要铁路公司详细的经营数据(诸如,运营比率和故障次数等)。这不仅给投资者提供了一家铁路公司逐月和逐年的运营表现如何的指标尺度,而且还能使投资人知道如何把研究的标的企业与其他铁路公司进行比较。类似地,在《布法罗晚报》的案例里,也可以在行业层面获得这份区域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数据。巴菲特倾向于依靠行业信息源,因为这里所得数据的客观性比较高。这些都进一步支持了我们想要印证的投资智慧,即就成功的投资而言,高品质的信息至关重要。若没有高品质的信息支持你的定性见识,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投相关的标的。

10) 这种结果可能就是巴菲特所常用的策略:一次又一次地回头光顾某些行业。我的看法是:巴菲特越来越集中于几个精选行业的投资,是因为这能帮助他最大限度地加深理解这些关键信息的内含价值,并能更有效地反复利用这种知识。例如,知道《华盛顿邮报》详细的订阅数量、流失率和经营利润率,无疑会有助于评估《布法罗晚报》的投资项目。总之,看起来,巴菲特反复投资的那些行业(媒体、保险和品牌产品)都是有着丰富客观行业信息的行业。借助于大量的客观信息,巴菲特能够自信地进行那些他集中投资方式的巨额投资。

2,  第22章 我们能从巴菲特身上学到什么(之二)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31171&page=1&extra=#pid59514393

1,  B.利润增长的持续性

1)    以巴菲特为榜样的多数投资者,都把自己定义为做“高品质”企业投资的类型——这里高品质代表具有经久不衰品牌的公司(像可口可乐或美国运通)或那种资金收益率高的“复利生成器”类的企业。虽然这两种标准都是巴菲特考虑的部分,但我想强调和我确信的是:这里更加重要的是经营业绩(特别是收入和利润)的可持续性。

2)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让我来做一些相关的解释。多数价值投资者都在寻找具有“护城河”(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企业。对许多人来说,这意味着花时间去积极寻找网络效应、转移成本、规模效益和其他类似的优势表征。相关的定量内涵应该是当期详尽的利润和收益率分析。这里首选的指标(大致也是巴菲特关注的)应该是考虑了维持费(维持性资本的支出)后的现金利润。价值投资者关注的另一个定量指标是已用有形资金收益率(定义为上述利润除以已用资金总额或某种形式的已用边际资本)。虽然所有这些要素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值得仔细推敲,但从巴菲特投资案例分析所闪烁出来的智慧精华是:应该能够对标的公司的未来前景做出可靠的预测——而所有上述的一切都应该居于这个目标之下。

3)    本书所述投资案例所涉的多数公司,都是在巴菲特投资之前的那些年份里,有着极为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在这些公司里,许多都在过去的10年里有9年获得了收入或利润的增长——鉴于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寥寥无几,所以,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业绩!巴菲特十分看重过往持续的财务表现和良好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来理解一家企业持续增长(收入或利润)的定性原因以及这种业绩表现能够持续的基础。例如,他对美国运通的定性认知是:更多的国际旅行意味着对美国运通旅行支票的更大需求。对北伯灵顿公司而言,他的定性见解是:铁路货运将会继续从卡车货运中攫取市场份额,而且由于铁路运输燃油效率更高的内在属性,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下去。但为何寻找持续优异表现的重要性,要高于寻找竞争优势或复利生成器或当期的利润呢?就此,我就来首先谈谈竞争优势问题。

4)    就我的经验来说,想明白无误地找到竞争优势,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有时,你可以清晰地分辨和理解某项实际的竞争优势,但你必须有持续的历史财务表现或某种数据来印证这种优势。否则,一味地寻找竞争优势会误导你去寻找并没有实际意义的护城河。例如,就曾经广为争论的例子黑莓(Black-Berry)来说,它曾经有自己的护城河:订阅模式和它自有的服务器。虽然有些是确有其事,但从财务表现来看,这基本上不管事,因为这家企业的收入在2011~2014年间萎缩了80%以上,而且,其利润变成了负值!  所以,以数字和客观数据为依托,寻找相关的扎实证据,是判定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真正结构优势的一个更靠谱的方式——不能仅仅依赖理论的方法。

5)    当谈到复利生成器和当期利润(许多投资人会花过长的时间极尽能事地进行精确计算)时,我的看法就更加直接明了:确定当期利润很重要,它让投资者大致知晓企业的价值几何;了解企业的资金收益率也一样重要——如果企业资金收益率不能明显高于资金成本,那么,它就无法从事具有复利效益的经营。然而,一家企业的真正价值是其未来利润的某种合计值。一位投资者计算的当期利润值是否为精确的80美元或82美元或79美元,都无伤大雅;企业未来5年的利润是700美元或15美元或3000美元,则攸关决策!

6)    虽然较高的资金收益率是创造复利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如果一家公司的未来前景不明朗,那么,仅有较高的资金收益率显然不够。例如,具有梦幻般的50%已用资金收益率,但收入和利润增幅为零的企业,(相比于收益率较低但增幅可观的企业来说)它的那种很高的资金收益率没什么益处,因为它无法把收益再投入到企业,使它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7)    因此,我十分确信的一点是:你与其花80%的调研时间去精确地计算企业去年的当期利润几何或精确地计算其资金收益率,还不如花更多时间去寻找利润增长稳定性很好的企业,并找到那些支持为何会如此的高品质数据。千万不要掉入精确而错误的陷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0:01:24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5-28 04:38
为什么|学习笔记|好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2小时,累计89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0:07:16
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34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0:09:52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76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0:11:47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0:34:09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0:52:26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52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0:53:26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5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1:03:23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439 小时, 努力再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1:29:28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901小时
在电脑上听得到App课程音频阅读PDF文档:宁向东·清华管理学课 2讲。
在电脑上听得到app课程音频阅读PDF文档:陆蓉·行为金融学 2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1:29:41
昨日阅读7小时,累计阅读32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1:48:07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5-28 04:38
为什么|学习笔记|好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1小时,总阅读88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1:52:23

昨日阅读《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共1小时,累计63小时。

税收效应分析

Ø 税收中性原则:税收应保持中立,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不改变纳税人在消费、生产、储蓄和投资等方面的抉择→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税收作为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国家占有,总会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Ø 税收效应理论的内容:对“非中性”情况和原因的分析

重点问题

Ø 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

Ø 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Ø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Ø 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

Ø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税收与生产者行为

Ø 生产者行为:生产者在如何运用自己可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的方面所作的各种抉择或决策

Ø 税收主要通过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干扰影响生产者行为

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Ø ZF课税后,商品出现两种价格: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Ps);两者之差,即为税收数额(t

Ø 在从量计征情况下,税收对消费品价格影响公式:Pd=Ps+t

Ø 在从价计征情况下,税收对消费品价格影响公式:Pd=1+tPs

Ø 课税商品的需求量<DPd)>和供给量<SPs)>分别由消费者和生产者根据各自面临的价格来决定

Ø 课税商品的市场均衡条件:DPd)=SPs)→DPd)=SPd-t)或DPd)=S 图片1.jpg

Ø 无论税款由生产者负责缴纳还是消费者负责缴纳,情形完全一样

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

Ø 不论税款由生产者缴纳还是由消费者缴纳,也不论是从量计税还是从价计税,税收都会在课税商品价格中打进一个楔子,其结果是同一课税商品出现两种价格——消费者支付的含税价格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不含税价格

Ø 在经济学家看来,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下降固然代表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因ZF课税而承受的损失,但从整个社会角度看,真正的经济损失在于因ZF课税而造成的课税商品产量减少→生产者的生产决策不是根据消费者支付的含税价格作出的,而是以其实际得到的不含税价格为准的

Ø 税收的替代效应:由于生产者所面临的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商品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而增加无税商品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商品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商品或重税商品)

Ø 税收的总成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税收的总收益:ZF征得的税款→税收的额外负担:均衡产量的减少

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

Ø ZF课税后,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商品生产能力,而居于较低的生产水平

Ø 假设ZF向生产者征收某种税,虽然不对商品相对价格发生直接影响,但将生产者购买力的一部分腾出转归ZF使用,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不得不相应减少商品的生产量,可能获得的最大利润量也降低→ZF征税改变了生产者的生产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2:07:15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1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2:40:58
昨天阅读时间2小时,合计783小时,运动时间1.5时,合计55小时.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二、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又称为蔡加尼克效应、“契可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无疾而终的暧昧,未能走到最后的初恋,幼时渴望却不曾获得的关爱……这些令人放不下的憾事似乎都有着某种相似性。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就犹如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你念念不忘要把这个圆完成。
三、面对焦虑和恐惧,不停拆解,答复,再拆解,答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2:47:41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71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2:51:32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5-28 04:38
为什么|学习笔记|好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总阅读时间18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3:24:51
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累计阅读时间50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3:26:34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8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3:58:43
今日阅读1小时,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7-16%,累积阅读时间148小时。


第二章 outsider

作者从介绍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卡尼曼的生平开始,也许是为了介绍造成行为偏差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他花费了大量篇幅介绍卡尼曼年少时的经历,看起来更像是文学作品,难怪作者的moneyball能够bestseller。卡尼曼负责征兵中挑选合适的人选,他摒弃了靠外貌衡量的方式,引入了数据分析的方式。

--------------------------------------------------------------------------
本书作者是著名的moneyball的作者。

介绍:问题从未走远

作者从houston rocket的技术官员讲起,morey从小爱好数学,大学毕业后辗转进入火箭队负责选择新人,按照他自己设计的模型,并输入大量的数据做相关性分析,模型挑选出来的人选却不尽如人意,有些是因为数据不全面,而有些是因为数据根本不存在,这触发了他进一步的思考,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如何走出决策。最终他回归到追寻更基础的数据用来判断选秀人选的素质,然而进一步还是要增加人工介入来判断,这样最终也没有能够摆脱各种行为偏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8 14:41:41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14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