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在经济学新论里把“财务会计与经济学”当做一个题目?我们不会忘记马克思的理论曾经致使那么多国家进入“资金平衡表”和“收益表”的年代。资金平衡表是三项来源对应着三项占用,没有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的概念,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劳动价值论是一致的。改革后,恢复使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有了所有者权益、资本、利润这样的国际公认的会计概念。其中对有记账条件的个体企业,尽管其收益都是他个人的,也要求他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将工资与利润区别开来,工资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列入成本,利润作为资本金增值列入所有者权益。这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一致的,工资与利润对于个体户由于都归他个人所有,所以表现是隐含的。在《国富论》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一章里,斯密论述了三种收入属于同一个人时的情况。他说:“这三种不同的收入,当它们属于个别的个人时,容易区别;但在属于同一个人时,往往互相混淆。”他指出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其收入中不仅仅是工资,还包括地租;个人用自己的资本生产,收入中包括工资和利润;个人在自己土地上用自己的资本生产,收入中包括工资、利润和地租。会计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依附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
为什么我在经济学新论里把“公司法与经济学”当做一个题目?我们也不会忘记马克思的理论曾经致使那么多国家进入“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年代。全民所有制企业其实就是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的登记没有董事会决议,而是必须得到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集体所有制企业归劳动群从集体所有,如果企业有100个员工,企业财产归这100个人所有,期间走掉10个人,归其余90个人所有,后来又招来20个人,归这110个人所有,这种企业只发工资奖金,没有利润分红,也必须得到上级主管政府部门的批准方可进行注册登记。当初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类似上述集体所有制,社会财产不归国家而是归各个集体所有,改革后南斯拉夫分裂出那么多国家,与国家不控制社会财产有关。这两种非量化的公有制企业,也是马克思理论的产物。改革后,恢复使用公司法,有了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责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注册资本的概念,注册登记只需投资人签字即可,国家以法人的形式与自然人行使相同的公司权利。这与西方经济学是一致的。公司登记法作为一门法学,同样依附于不同的经济学。
国富论已经发表230多年,资本论也已经发表140多年了,到目前为止,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实践印证了他们的理论,并且已经纠正和发展了他们的理论。那么,我们从研究经济社会最基本单元“人和物“,研究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企业“,研究经济社会最基本的两种所有制形态“私有与国有”,以及研究按照不同所有制结构组成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研究由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组成的世界经济,研究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矛盾现象、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应该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