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MIAQQ
我们导师也说最好写身边的,可是中国的数据确实时间跨度太短、公开的部分又太少,而且即便是公开的部分通常也会与IMF、WB的预测有些出入。要是做关于中国的模型,以学生能力能搞到的数据只能做宏观经济预测,最多最多建立一个小的简化的宏观经济模型就到头了,很难做那些贴近生活的、更偏向微观经济现象的论文...这就是矛盾...而且如果LZ换个角度想想,也许那些论文答辩的老师已经看烦了单纯写我国的论文呢~或者你可以试试分析美国经济的某种现象对中国有什么启示作用,这样不就能把话题既与中国联系,又不愁数据了么~只要你不嫌烦,美国政府很多网站的数据都是很完备的(美联储、财政部、统计局、劳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