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我想跟在座的年轻人共勉:每个周六,你可以选择看美剧,也可以选择学习。如果你学习,两天后的周一,你不会很快的就在工作中出彩,你的老板也不会知道你花了整天的时间学习,更不会夸奖你什么。你几乎找不到任何东西可以证明你在努力学习。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每个周末都这样努力工作,持之以恒,你会发现你已经突飞猛进。我认为,学习是一件几乎没有短期回报的事,但是从长远来看,回报却是非常丰厚的。
我阅读很多材料,也花很多时间和很多人交谈。我觉得两个最有效的学习、获取信息的方法是阅读和同专家交谈。所以我会花很多时间做这两件事情。在我的kindle上有不到一千本书,我大概已经阅读了其中的2/3。
在百度,我们有阅读小组,在那里,我们可以每星期读半本书。我试试上参加了两个这样的阅读小组,在每个小组里都会每星期读半本书。我想我是唯一一个参加了两个阅读小组的人。我每周六下午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独自在家阅读。
当我和研究人员,或是想创业的人交谈时,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不断地阅读论文,每周认真研究六篇论文,坚持两年。然后,你会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对你长期发展一个极好的投资。
但这种投资,比如你花整个周六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没有人会赞扬你。而且很可能你在周六所学的东西对你在接下来周一的工作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很少会从这些投资中得到短期回报。但这却是很好的长期投资。确实,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研究者,就要大量阅读。
人们通常用意志力做这些事情,但不起作用,因为意志力会耗尽。我觉得,人们喜欢创造习惯,比如每周都努力的学习工作,这是最重要的。这些人才是最可能成功的。
学习很少有短期成效,但如果你决心做研究或者做工程, 而且你并不是只做一个周末,而是每周如此往复,坚持一年,你把每个周末都花在学习文献上,那么一年之后,你将收获巨大。所以,我认为, 自我进步的途径就是博学研究,因为你日复一日的坚持学习,并不是仅仅持续一周或一个月,而是一年,甚至两年,那么在这段时间之后,也许是几个月或者一年,你就可以把一些东西学得非常透彻了。
第二点,特别是当你还年轻的时候,不要去试图预估投资在你自己未来教育中的价值。
我定义的「年轻」是任何在100岁以下的人。
任何你所学习的东西都能够在数十年后给予你回报。但这并不容易。一旦你离开了学校,投资于学习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几乎很难看到明显回报。没有老师会站在你身后给你一个分数评语或者督促你继续用功。但是如果你肯自我激励或者保持阅读的习惯,继续跟自己的想法较劲,和能够让你获益的人保持沟通,那么在数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在特定个人领域学习之中的佼佼者。
学习的过程也会帮助你决定真正该从事什么,当你看到了足够多的关于别人如何改变世界的实例,你也会得到更多灵感来启发自己如何去改变世界。
做一个简单总结:即使并不容易,但还是应该坚持在学习中探索,同时积极寻找一种能帮助整个人类的事业,并投身其中。
查理·芒格 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坚持终身学习
另外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会让你们想起孔子——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它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离开这里以后,你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就以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说,它的长期大额投资业绩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让伯克希尔在这一个十年中赚到许多钱的方法,在下一个十年未必还能那么管用,所以沃伦·巴菲特不得不成为一部不断学习的机器。
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孩子们,这种习惯对你们很有帮助,特别是在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时候。
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一句很正确的话,他说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人类社会在几百年前才出现了大发展,在那之前,每个世纪的发展几乎等于零。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我非常幸运。我读法学院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的帮助更大。
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再拿沃伦·巴菲特来说,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细观察的话,沃伦很像个学究,虽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所以我这辈子不断地实践跨学科的方法。这种习惯帮了我很多忙,它让生活更有乐趣,让我能做更多的事情,让我变得更有建设性,让我变得非常富有,而这无法用天分来解释。我的思维习惯只要得到正确的实践,真的很有帮助。
我想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人们必须拥有跨科学的心态,才能高效而成熟地生活。在这里,我想引用古代最伟大的律师马尔库斯·图鲁斯·西塞罗的一个重要思想。西塞罗有句话很着名,他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
这个道理非常正确,西塞罗正确地嘲笑了那些愚蠢得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但如果你们将西塞罗这句话推而广之——我认为你们应该这么做——除了历史之外,还有许多东西是人们必须了解的。所谓的许多东西,就是所有学科的重要思想。但如果你对一种知识死记硬背,以便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种知识对你们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你们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如果你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郑重地向你们保证,总有一天你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我已经成为我的同龄人中最有效率的人之一”。与之相反,如果不努力去实践这种跨科学的方法,你们中的许多最聪明的人只会取得中等成就,甚至生活在阴影中。
当我们为了获取洞察力而设计我们的生活时,我们的日程安排将会完全不同:
我们会利用好空闲时间,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忙碌。尽管管理者必须时刻保持着注意力,这样他们才能对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但是学习者创造了大量空闲时间,来超越噪音并获得观察问题的视角。
我们工作的环境会带来更多的创造力。正如我在《为什么成功人士每周花10个小时在“复合时间”上》中所写的,历史上许多最伟大的见解都是在小睡或散步时产生的,不一定是在办公大楼的小隔间里。
我们在学习、实验和思考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因为它们是洞察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习是通过人、信息和经验来获得多样化、稀有和有价值的知识积木。思考就是将这些积木组合成稀有而有价值的组合。实验就是要看看这些组合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
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是我们洞察力的质量,而不是我们完成待办事项的速度。换句话说,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从效率转向有效性。
要在某个行业里脱颖而出,最简便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加深对行业的理解。要加深对行业的理解,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阅读。人们总说自己没有阅读的时间,这其实是在说,他们觉得尽量挖掘自己所在行业的相关信息不重要。你知道哪些人会针对自己的行业进行大量阅读吗?CEO就会。所以,你也应该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开始阅读吧。
不管你是20岁,还是80岁,只要停止学习,就说明你老了,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远年轻。人生中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保持头脑永驻青春。
昨日阅读《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共1小时,累计86小时。
◆ 第20章意义:人生不是虚构的故事
>> 在历史上,几乎所有人都会同时相信好几个故事,但也从不会真正相信任何一个故事完全是真理。对大多数宗教来说,这样的不确定性有如芒刺在背,所以多半会强调“相信信仰”是一个重要的美德,而“怀疑信仰”则可能是最糟糕的一种罪;简直就像在说,就算你没有证据也愿意相信,这实在是件好事。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兴起,情况有所不同了。相信信仰看起来越来越像让人当精神上的奴隶,而怀疑信仰则成了自由的前提。
>> 现代并未推翻否认过去继承的诸多故事,反而简直像开了间故事超市。现代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尝试这些故事,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以选择和组合。像法西斯主义这样的现代极权主义运动,就对这种充满可疑思想的超市做出激烈回应,程度甚至超越过去传统宗教要求信众绝对相信信仰的要求。
>> 根据自由主义的神话,只要你在这个大超市里站的时间够长,自由迟早会为你带来顿悟,让你想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超市所陈列的所有故事都在骗你,人生的意义绝不是现成的产品,除了我自己之外,绝没有什么神圣的脚本能够为我的人生赋予意义。是我自己,通过自由选择和自己的感觉,为一切赋予意义。
>> 宇宙其实就是一群原子组成的大杂烩,本身并没有意义。没有什么东西原本就是美丽、神圣或性感的,是人的感觉让它变得如此。如果不考虑人的感觉,一切都只是一堆分子而已。
>> 根据自由主义对世界的解释,不是宇宙给我意义,而是我为宇宙赋予意义。这正是我在宇宙里的任务,没有什么固定的命运或正道。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开创自己的正道。
>> 与其他的故事一样,自由主义故事也以“创造”作为开端。根据自由主义,创造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而我就是创造者。我的人生目标是通过感受、思考、渴望和发明,去创造意义。任何事物只要限制了人类自由地去感受、思考、渴望和发明的能力,就会限制宇宙的意义。所以,最高的理想就是有摆脱这些限制的自由。
>> 相信这套自由主义故事的人信守两条诫命:一是创造,二是争取自由。创造的表现,可以是写首诗、探索自己的性取向、发明一个新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发现一种未知的化学物质。争取自由的表现,可以是用任何行为让人得以摆脱社会、生物和实体的限制。
>> 很遗憾,人类的自由和创造力也不是这套自由主义故事所想象的那样。就目前的科学所知,人类的选择和创造力背后并没有什么神秘的魔法,单纯就是几十亿个神经元交换生化信号后的产物。自由主义这套故事,让我追求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自由。然而,“自我”和自由都只是从古代童话借来的妄想。自由主义对“自由意志”的概念有些混淆不清。如果所谓的“自由意志”是说“自由地去做想做的事”,那么人类确实有自由意志。但如果所谓的自由意志是说人类有“选择欲望的自由”,那么答案是否定的,人类并没有自由意志。
>> 虽然我们没有自由意志,但可以稍微挣脱意志的暴政。人类通常太重视自己的欲望,想要依据自己的欲望来控制并塑造整个世界。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欲望并非出于什么神奇的自由选择,不过就是生化程序的产物(并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样非个人所能控制),或许就不会如此执迷。比较好的做法是设法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心智,了解自己的欲望,而不是每次脑子里浮现什么奇思妙想,就急着想要实现。
>> 想要了解自己,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承认“自我”也是个虚构的故事,会通过心智思维的复杂机制,不断制造、更新和重写。一如ZF用旗帜、画像和游行来建立国家神话,我内心的宣传机器也会用珍贵的记忆、宝贵的创伤建立起个人神话,但这些记忆与创伤往往并不等同于真相。
>> 我们对自我的理想故事常常是视觉的,而实际的体验却是肉体的。
>> 当人类问“我是谁”的时候,希望能得到一个故事作为答案。其实,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并不是一个故事。
>> 自由主义跨出激进的一步,否定了其他所有的宇宙大戏,但又在人的心里重新打造一出戏:正因为宇宙没有情节,所以要由人类来创造情节,这正是我们的使命、我们人生的意义。
>> 古代佛教还更进一步,不仅否定所有宇宙大戏,就连人类心里的这一出也加以否定。在古代佛教看来,宇宙没有意义,而人的感觉也同样没有意义,并不属于什么伟大的宇宙故事,不过就是短暂的振荡,没有理由地来去。这就是事实,接受吧。
>> 根据佛教的说法,宇宙有三个基本现实:一切事物都会不断改变(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的本质(诸法无我),没有什么能永远令人满意(诸漏皆苦)。人类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常常就是因为无法体会到这一点,总觉得在某个地方会有永恒的本质,而只要自己能找到,就能永远心满意足。这种永恒的本质有时称为上帝,有时称为国家,有时称为灵魂,有时称为真实的自我,有时则称为真爱;而人如果对此越执着,最后找不到的时候也就越失望、越痛苦。更糟糕的是,人越执着的时候,如果觉得有人、团体或机构妨碍自己去追寻这些重要目标,所生出的仇恨心也越大。
>> 根据佛教的说法,生命本来就没有意义,所以人类也不用去创造任何意义。人只要知道一切本来就没有意义,就能不再依恋,不再追求空的事物,于是得到解脱。
>> 虽然一切大故事都是由人类心智虚构出来的,但也无须感到绝望。毕竟,现实仍然存在。
>> 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并不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是“如何摆脱痛苦”。等到我们放下所有虚构的故事,对事物的观察就能远比过去清晰,而如果我们能真正了解关于自己、关于世界的真相,什么都无法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悲伤。当然,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人类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靠创造和相信虚构故事的能力。但也因此,人类特别拙于判断虚构和现实的差异。毕竟我们要无视两者的差异,才能得以生存,过于计较,就会受苦。因为,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就是痛苦。
>> 面对某个动人的故事,如果想判断这究竟是真实还是想象,要问的关键问题就是故事主角是否可能受苦。
>> 只要政客的话语开始掺杂一些神秘的语词,就该提高警惕。面对真实的痛苦,这些人可能会用某些空泛难解的表达来加以包装,作为申辩。其中有四个词要特别小心:牺牲、永恒、纯净、恢复。只要听到其中任何一个,心中就该警铃大作。
>> 如果真想知道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自己的身份,最好的出发点就是开始观察痛苦、探索痛苦的本质。答案永远不会是一个故事。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6-15 06:43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为什么|学习笔记|好
芒格巴菲特所传授的多元思维学习法
<linearGradient>标签设置,x1/y1 x2/y2设置渐变的开始和结束坐标。绘制自由路径
<stop>设置渐变的颜色,可以有多个
offset属性用于设置渐变的位置,以百分比表示
使用<radialGradient>可以定义放射渐变<defs><linearGradient id="grad1" x1="0%" y1="0%" x2="100%" y2="0%">
<stop offset="0%" style="stop-color: red; stop-opacity:1" />
<stop offset="100%" style="stop-color: blue; stop-opacity:1" />
</linearGradient>
</defs>
<ellipse cx="200" cy="70" rx="85" ry="55" fill="url(#grad1)" />
cx,cy和r设置最外层的圆心和半径;fx和fy设置最内层的圆<defs><radialGradient id="grad2" cx="20%" cy="30%" r="30%" fx="50%" fy="50%" >
<stop offset="0%" style="stop-color: red; stop-opacity:0" />
<stop offset="100%" style="stop-color: blue; stop-opacity:1" />
</radialGradient>
</defs>
<ellipse cx="200" cy="70" rx="85" ry="55" fill="url(#grad2)" />
使用<svg>的<path>元素,可以绘制更加复杂的图形
<path id="svg_1" d="m127, 3851-1, -3412, -3115, -2717 ....>
d属性,可以包含多个连续的指令,用于绘制复杂图形
指令有m/L/H/V/A/C/S/Q/T/Z等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6-15 06:43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为什么|学习笔记|好
芒格巴菲特所传授的多元思维学习法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6-15 06:43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为什么|学习笔记|好
芒格巴菲特所传授的多元思维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