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企业而言,发现S曲线上增长率下降的转折点是保持增速的关键,而在战略规划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并消除天花板。
2、人们甚至非理性的讨厌运费,是人们未再在亚马逊购买产品的原因。普通人难以衡量时间的机会成本。而解决运费的问题,通过prime“预付运费”的方式,让客户接受亚马逊。
3、其他一些制约因素则隐蔽得多。需要更多的产品洞察力,甚至一些人所说的直觉,才能在触达天花板之前就感知到最核心的制约因素。对于员工和投资人来说,现实挑战在于,找到了自己的PMF,即做到了产品-市场匹配之后,紧接着要深刻理解产品-市场不匹配的情况。
4、另一个可能的天花板在于,亚马逊擅长的事情是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可以在这个维度上做到极致,成为用户有明确需求时的第一选择,但我们并不善于激发出用户本身没有的需求。这一点上,科技公司里做得最好的是Apple,放眼其他行业,那些奢侈品牌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5、而大多数产品人对外部世界的观感往往落后于世界本身变化的速度,所以我建议在产品直觉中加入数据和用户反馈。产品人的成功往往来源于他们在某一个时刻对某一群用户的判断恰好是对的。所谓PMF都是事后分析来的。分析这些人的成功,会让我们把运气和真正可持续的产品直觉混淆起来,再次重申,后者极端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