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得高尚,爱得卑微。
她,不过是个即将成年的90后而已。
但她,却要比同龄人更加成熟一些,在心智上。
她从小就生活在同床异梦的家庭里,物质生活算是富足,精神生活匮乏,缺少父爱。
她从小就在勾心斗角的环境中摸爬滚打,她看透了生活,看透了社会,却始终不曾妥协。
她幻想着哪一天社会会改变,即使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可以不只有落井下石、挖苦讽刺,不只有嫌贫爱富、坐享其成。
她心里有恨,更有爱。
上初中的时候,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小学可以读得这么好,从来不用功,总是到最后一天才在拼命地赶作业,即使,她从来都会按时完成。
上高中的时候,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初中可以读得那么不上不下,还是不用功,可是小聪明呢,怎么不能是第一名了。
高中的课程很难,她很想努力,很单纯地只为自己而努力。ys9zgp她也尝试过,但大多时候都是惨淡收场,不然便是不了了之了。她想,也许是因为从小便是靠着小聪明读的书吧,以至于她到现在都还不懂该怎么去努力,该如何去克服,当如何去坚持。单从学习上来说,她的毅力和意志力,差得可以去死了。
她或许会因此而痛恨自己的智商,倘若她从小都是个笨笨的孩子,像查良镛笔下的郭靖一样,或许反倒可以促使自己比别人要用功、奋发图强。但她还是庆幸要多一些的。如果要她像她身边好几个那样的例子一样,上课认真、课后努力然而成绩依然如此惨烈的话,她铁定是受不了的。她想,这样也好,虽然不出众,却也总是在中上水平的。她恨笨人。
也许她应该更恨她的家庭一些。纠缠了将近二十年的父母终于还是在两年前离异了。她的家庭,荒诞得有些可笑。经常不回家的父亲,喜欢宅在家里的母亲,宠溺儿子到狂的祖父母,在爷爷过世之后挑起家庭争端的两个姑姑,以及自高自傲、眼高手低、不知情由却可以当着她的面大骂她最敬重的祖父的外祖父。
但她也常因此而庆幸,因为家庭的不幸,也因母亲的懵懂,迫使她从幼小的年纪开始,便懂得家庭和睦的可贵,了解家庭需要每个成员用心地经营,初尝人生更深层的意义、阴阳相隔的悲伤,也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但,如果说痛,对她来说,这些还都不算什么,在她心里驻进了另一个她之后。
那个她是她高中分班前的同桌。新生军训时那个她就站在她的左手边上。当她现在偶尔回想的时候,她觉得,第一眼对同桌的印象是不怎么好的,然而,当那个她在安排座位时,跑去和原本该是和自己同桌的人说她要和自己同桌时,她想,她很感动的,或许从那个时候起,那个同桌便成为她人生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人了,时光带不走,记忆抹不去。
她们很要好,同另外三个女生,是很要好的一群人。
她对她的死党们都很好,但对那个同桌,却更好一些。
她有些男孩子气,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那个同桌,很想和她在一起。但她,还不明白一些事情。
只是短短的七个月,从08年的9月到09年的3月,分班了,她们注定分开。同桌选择了文科,意外地留在原来的班级;她选择了理科,离开了原来的班级。
最开始,她们还是和以前一样,下课了就聚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逛操场,一起看男生打篮球。
渐渐地,整个年段的同学,慢慢地都从分班的悲伤中走出来,融入新的集体中。只有她,执迷不悔,她始终思念原来的班级,因为那个集体里,有那个她。
那个她现任的同桌原本跟她们也是一个班的,长得又高又壮,是个很man的女生。女生渐渐地代替了她原本的位置,陪那个她吃饭、逛操场、看篮球。
她嫉妒了。她生气了。她甚至说出了一些至今后悔的话。但她,还不明白。
分离是感伤的东西,它让我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只是拼命地去追忆,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和不属于我们的。
分离却也让她明白,她渐渐地,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变得如此,而每次追溯根源都是因为那个她。
她开始感到痛了,因为她很清楚,她们不可能。
她开始迷惘了,为什么自己会是这样的。
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想要去遗忘,然而事实变成是每时每刻都会想到,想那个她。
最终,她妥协了,对自己妥协了。
竭力隐藏自己,为了自己,为了在那个她身边,更为不让那个她受到伤害,她开始藏匿感情,假装爱别人。
她依旧对那个她很好。生日的时候,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折与那个她生日日期相同的数目的星星送给她。那个她需要帮助的时候,一条短信,甚至连电话都用不着,她可以大清早地跑去集集小镇,只买一杯2.5的甜豆浆,然后骑着电动车送去4公里远的那个她的家楼下;也可以冒着雨,跑去书城帮她找一本书;可以在元宵节放孔明灯的时候,上面写了很多那个她说过的愿望;更可以默默地祝福她,希望她可以幸福一辈子。
她想,有些痛,不需要太多人懂。她自己懂了,身边的人就不要懂了。那伤,太伤。
也许,她最最应该恨的,应该是自己。如果说努力过的人,即使是失败也可以无憾了,那她只能是悲哀了,她连争取的机会都没有。她没有丝毫的立场,没有丁点的资格,说爱她。
又也许,重来一次的话,她还是会不读书,中考失利,然后沦落到现在这个学校,遇见那个她,然后再痛一次。
恨,因为很爱。
爱,只能更爱。
那个她在心里,压抑很久。
而痛,因为存在。
本篇文章来源于
http://www.webdesign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