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075 39
2019-09-05
劳动与价值,谁创造了谁?钻石与水的悖论的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9-5 20:03:20
辩证需求价值理论简介


  有人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请教,是劳动定义了价值,还是价值定义了劳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这里的价值,指的是商品的价值,也就是以价格作为观测值的真值。劳动指的是,生产这件商品所凝结的人类活动。
简洁答案:
  你的所谓价值,其实是商品的获取难易度,与使用价值无关。由于不同的客观对象,稀缺性如珍稀的钻石、有用性如必需品等性质不同,所以,主体要想获得它们,其难易程度必然不同。具体表现为相互交换时,双方间存在着一个交换比值B。比如一个西瓜G换了10个西红柿S,即G/S=10。若以一个西红柿代表一个交换单位“元”,则西瓜的交换比值为10元。这证明,西瓜的获取难度是西红柿的10倍。历史上所有的价值论其实都把获取难度错当为价值或交换价值。当然你非要把难度定义为价值,这是另外一回事。
  西瓜和西红柿原生态都是天然产品,当然很稀缺,数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后来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了,掌握了两者的种植技术,因而通过人工劳动种植的劳动产品逐步成为供给主流,天然产品则等于进了博物馆,成了展览品。那么,人工劳动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呢?
  很显然,由于天然西瓜和西红柿的供给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劳动产品已经完全取代了天然品,从而可以说,人工劳动生产,至今已成为了获取作为使用价值的西瓜和西红柿的唯一手段或渠道。而作为手段的利用之付出,人工劳动量,也就无可避免地成了主体为获取使用价值所付出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构成了主体获取使用价值的成本。而种植技术的高低,则决定着劳动的生产率高低,从而决定着劳动成本的大小。
  到这里,对于人工劳动的作用,大家恐怕早已心知肚明:1、获取使用价值的手段,2、获得产品所花费的成本之一即劳动成本。
  至于作为目的存在的使用价值本身及其能够满足主体需求的价值,则与劳动完全无关。而西瓜和西红柿之所以成为使用价值,则取决于两个因素:1、主体自身本能产生的对水果的需要,2、西瓜和西红柿自身天然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的水果需求的性质。两者缺一不可:没有需要,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使用价值,而没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当然也不会有使用价值。所以,这是一种不同于所有传统历史的一元使用价值观的全新价值观——需求与对象辩证统一的二元价值观,即辩证需求价值理论。传统价值理论中的交换价值或价值概念,在这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实事求是的使用价值的获取难度,其相对于作为交换单位“元”的商品的获取难度而言的比值,就是商品的价格。所以,辩证需求价值理论中,只有使用价值及其获取难易度,不需要也没有交换价值或价值的概念。到这里再问劳动与获取难度即原来的价值或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吧?即劳动作为获取手段,劳动量作为实现获取的代价或成本,当然是决定获取难度(交换价值)大小的因素之一。
  另外由于供给量G与需求量Q的可变性,供不应求自然获取难度增大,反之减小,所以供求关系Q/G当然也是影响与决定获取难度的因素之一。所以,作为目的的使用价值的获取难度或价格J之大小不仅取决于对象的获取成本C,同时与需求Q成正比,与供给G成反比!即:J=C*Q/G!这也就是商品的获取难度比例计算公式。
  以上就是辩证需求价值理论的入门介绍。相对于传统的所谓三大错误价值理论,是否简洁而又实事求是、通俗易懂吧?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价值(我简称为价值)乃是源于主体的本能需要与客体的性质,与劳动完全无关!而劳动,作为获得使用价值的手段与付出代价,则构成了获得使用价值的成本。所以说,需求创造价值(使用价值),劳动则创造成本。且劳动产品一旦完成,劳动成本就物化其中成为历史,永不改变消失,除非产品消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5 20:06:47
我是说,人类需要获得使用价值维持生存,而获取使用价值的难易度当然会有不同。除此而外就没有别的了。所以,所谓的交换价值或价值,实际上只不过是对获取难度的错误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5 20:07:49
  现在我们再回到题目上来,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吧?是价值创造了劳动!
  因为正是西瓜等使用价值的存在和主体对它们的需要,这才引起了种植它们的需求,而后人类才通过不断加深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学会与掌握了种植它们的技术能力,这才产生了种植西瓜们的劳动!所以,使用价值是目的,劳动生产是手段!没有目的,当然就无从谈起实现目的的手段了。过分夸大劳动的作用,甚至认为劳动创造了价值,那不当真就是脑袋里装满浆糊的糊涂虫一个了吗?!
  也正因为劳动仅仅是主体获取价值的手段,所以才会随着原始人类的逐步迁徙与脱离原生态自然区域,导致像其他动物那样的原始生存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使得劳动逐步发展为迁徙后的人类的唯一谋生手段,也因此而成为人类不得不“劳动改造”的枷锁。所幸人类通过不断加深的认识客观世界,逐步掌控了自动化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的生产技术。所以,人类终有一天会彻底打破不得不“劳动改造”的桎梏,步入全面自动化生产的高级天然生产时代。到那时,现在的谋生手段的劳动,将质变为一种爱好与展现自身才能的园地与乐趣。人工劳动力从此成为历史。人类将会在自己高高飘扬的发展旗帜上写上——各展其能,各得所需!一个全新的新人类社会将通过空间移民而成为通向太空的崭新人类新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6 06:14:49
  实际上,价值观的三大体系,皆为谬论。劳动价值论,是以偏概全用劳动成本取代了成本,边际效用价值,其实就是用边际过滤了供求的变化影响,其实就是指成本,供求均衡论也一样,它们实际上都不过是我的价格公式:价格J=成本C*需求Q/供给G,的脑蚕表达而已。Q/G=1,即供求平衡时,也即所谓的均衡点,或边际效用点价值。老马实际上也是这个观点。所以,所谓三大价值理论,其实都不过是盲人摸象的脑盲产物。而完整的大象,就是我的辩证需求价值理论!价格J公式:J=C*Q/G。
  所以,价值理论的争论到我这里终结。科学的统一的价值价格论已经产生。价格J公式:J=C*Q/G,也就是传统价值观未能准确反应事实的所谓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成本)而波动。实际上应当叫做成本规律才符合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6 06:45:15
  钻石与水悖论是首次由约翰·劳提提出的价值悖论,其认为钻石对生命来说是不重要的,所以人们应该认为它的价值比水低。后来亚当·斯密试图说明价值决定因素时借用了这个例子,只不过亚当·斯密没有致谢,也称作价值悖论。

  现在我们不妨通过辩证需求价值理论的价格公式,来解释与解开这个表面悖论的内在原理。

  决定价格的因素是商品的获得难度!价格高代表获取难度大。影响难度的因素有:1、成本C,2、供给G,3、需求Q,其它因素如地震、洪灾等都是影响供求的间接因素。同等成本c的商品,价格不同,是因为供g求q急缓度不同。价格J公式:J=C*Q/G。
  劳动量只是一种成本:劳动成本,与其他成本如机会成本一样,只决定商品的获取难度,与商品的价值无关。而价值则是有需求的对象。所以,Q=0,J=0,代表有成本无价值如垃圾货色;G=0,J=∞,代表无对象如除癌药;C=0,J=0,代表无成本如空气,不需要交换。

  所以,所谓的水与钻石价值悖论,其实很好解释:

  钻石Z的价格Jz远大于水S的价格Js,就是因为获得水的成本Cs很低,供给Gs又很大,需求Qs虽然也很大,但Qs/Gs却远远小于1。
  而钻石Z却恰好相反,Cz很大,Gz则很小,Qz很大,因为人人都想要,Qz/Gz远大于人类总数70亿!所以Js相对于Jz而言,当然小太多了。
  所以,所谓的水与钻石价值悖论,其实都是由于钻石相对于水的获取难度太大的缘故。虽然两者都有需求从而都是使用价值,但单位量的两者的获取难度比值:B=Zj/Sj,是个巨大的数字。因而水与钻石这个直观悖论,实际上只是证实价格J不仅仅决定于需求Q,还取决于其它因素如供给G与成本C而已。等于从侧面证实了辩证需求价值理论的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