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11 0
2010-03-08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应是我在台湾观选之四中第一次提出。当时和民进党的前核心人物、台大教授陈明通先生争论时谈到的。后来这个话题引起李晨辉老师的关注,撰文提出不同看法。后来,法国的学伟兄也参与进来相当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两位立场不同,但都表述的相当完整,互有支持和反对者。也许最终的答案还要等十年或二十年之后才能见分晓。如同2000年我们争论中国是否能超过日本,什么时候超过日本,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三分之一。结果仅用了十年就有答案。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又是美国的三分之一了,以史为鉴,中国是不是也应该也可以创造同样的奇迹呢?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总体上,我是赞成学伟兄的观点和结论的。中国十年或者二十年总量超过美国并不是什么新闻。美国盖洛普做的民意调查,44%的美国百姓都这样认为。至于经济学家更不用说了。以我在国外的生活经验,总量的重要性大于人均。按人均,中国还排在世界一百多位呢,应该是微不足道,何以西方十年前就炒做中国威胁论?中国的军费开支虽然是世界第二,但人均更低,不过人均低,也照样被西方视为威胁。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还是总量。人均对一国之内有效,但没有总量的进步,怎么会有人均的提高。如果强调人均,美国还比不上新加坡,有什么意义呢?不过,人均之后还有一个指标更重要,即分配是否公平。美国三亿人,五千万穷人。这个人均GDP四万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吗?分配不公平是全球性的问题,不仅中国才有。至于技术含量,我可以提供几个数据:中国的科技投入在全球位居第三,高科技产品出口位居全球第一。这都是法国提供的数据。去年底的高铁,前天的导弹拦截,这都不是技术含量吗?实际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是邓小平提出的,而且确实为中国的增长提供了巨大贡献。现在已不是清朝仅靠农业就可以超过日本,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时代了。
  今天法国的经济数据出来了,第四季度增长0.5%,中国估计会超过9%,全年会超过8%。法国的经济总量现在已沦为中国的一半了,法国再想超过中国恐怕只有中国自己崩溃。
  中国是否能够继续增长十年或二十年,这又是预测的问题,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不同。以我在海外的观察,主张西方民主的都倾向于认为不太可能,包括民进党,达赖集团,民运等。而且这些集团十年前就认为中国经济要崩溃,不可持续,并非今天才这样。这也很好理解,中国增长失败,他们才有机会。如果仅就学术观点来看,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中国人均还不到四千美元,西方一般是到人均一万美元时才慢下来。中国还早。另外一个理由是中国经济是梯次发展,从沿海到内地,再到边疆。第三个理由是中国的城市化才勉强到50%,距西方90%的比率还差的远。城市化进程也必然推动着中国的增长。至于全球能源和资源是否能够支撑住中国的增长,这是全球的问题。就是没有中国,全球资源还能支撑美国多久?我认为解决之道是科技。法国这么小的国家有六十座核电站,中国才几座?中国发展核能就可节约多少能源?所以科技进步能够解决中国和全人类的增长问题。
  至于制度,西方的民主制度不适合中国已经是共识,在博联社也没有人主张西方民主。象章文先生,过去不承认民主分东西的,现在也认为西方民主不能照搬。不仅如此,也几乎没有人主张中国需要立即民主化了。这和我2008年开博时皆然不同。在我看来,西方实行普选是一大失误。这个恶果会越来越清楚。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先天性的矛盾,我对西方民主制度很不乐观。就看他们的调整能力了。法国从1789年以来,经历了五个共和,两次帝制,一次复辟和两次君主立宪,每二十年一个大变局,全都是依靠革命、政变和战争,现在面临挑战,是否会打破这个规律呢?至于我们中国,关键是走出一条什么道路来。现在中国模式正在成形中,衡量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的指标仍然是经济。贫穷可以否定任何制度的合理性。至于其它方面的进步,如贫富差距(城市化完成后,就没有了城乡差距),社会保障体系(西方也是二战后经济起飞才逐步建立起来的,美国现在还没有全民医疗)、环境污染(西方也是先污染后治理),官员的腐败(高薪养廉,财产申报制需要银行体系的完善),只要有了经济条件,都可找到解决办法。贫穷是万恶之源,此言不虚。
  西方文化是传教文化,扩张文化。这五百年都已经证明的很清楚了。我也不明白今日仍有很多知识群体认识不到。而中国文化由于诞生于农业文明,自给自足,所以一向缺乏扩张性。至于过去建立的朝贡体系,不能用今天的主权观念来理解。哪个时候,西方主权民族国家的概念也才出现。所以,中国崛起后,外交环境会有很大的变化。相对于美国的霸道,霸权,中国的王道更有吸引力。2007年菲律宾总统阿诺约在中国讲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是我们的老大哥”,就是一例。当然,一切取决于国家利益。当时哪么多国家要到中国朝贡,还不是为了经济利益?现在全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学汉语?到中国留学?甚至生活?我每次回国,都能看到飞机上好多欧洲国家的青年一路上都在努力看汉语入门之类的书,为什么他们会对一个被西方某些政客和媒体描绘的专制邪恶国家的语言如此感兴趣?我也相信,许多人涌入美国的现象也会出现在中国。(实际上现在美国人还大量的移民到加拿大呢)
  李晨辉老师在自己文章的留言中认为“美国的强大在于爱。第一是这个国家爱她的百姓。第一是百姓爱她的国家。”这实是对历史的误读。美国历史远的不说,四十多年前还派军队到大学里镇压学生的反战运动,当场打死四人,打伤八人。更别说派军队和重武器在全美镇压黑人的维权运动。别忘了,大学生反战和黑人维权并不是反对和推翻美国的现行制度,只是反对它的具体政策,就是这种回应。这和刘晓波反体制的事件性质完全不同。政治就是政治,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如果现在美国的大学生还要象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样反对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美国仍然会派军队到学校去镇压。这里多谈一下刘晓波。如果法国也有这样一个人,而且得到了国外某大国的支持(资金、道义、颁奖、声援),付诸于行动,造成声势,法国政府绝不会袖手旁观。就是支持这类人的国家是美国,法国同样不会手软。2008年中法交恶,总部在巴黎、接受美国资助的“记者无疆界”发挥了相当突出的作用。事过不久,这个组织的创办人、秘书长梅纳尔就被迫以健康原因辞职。
  至于爱国之情,我倒认为没有必要争论。我的博客里有许多爱国者这样说:美国出售武器给台湾和见达赖是美国的内政。这样的人也认为自己是爱国者。标准不同啊,争论何益?有一位访客林嘉兴在李老师的文章有这样的留言:“我可以打赌:中国近三年内将一蹶不振,20年内将四分五裂.你还要发展,凭什么?教育吗?资源吗?技术吗?民众的思想或素质吗? ”。请问有谁把自己国家的命运和13亿人的生死存亡用来打这样的赌呢?如果把中国比作母亲,是否可以拿自己的母亲打这样的赌呢?说自己的母亲“三年身体垮掉,五年丧命?”这就是感情倾向性。当然你要问这位林先生,他肯定认为自己是爱国者。 最后我想说一句自认为点晴的话:我们争论的并不是中国是否超过美国,而是争论中国的制度是否可行。
  附:最近李晨辉老师谈中美关系时,也关注到我的文章。顺便在这里做一解释。我主张对美报复,但不是主张对美开战。核国家之间到现在还没有发生过战争。这是基本的事实。
  另外李晨辉老师同时还有一个留言,其中对我有这样一个反问“再说了,我只想问你一句:台湾人,买武器自卫,有错吗?”。我的回答是:错,大错特错,极其严重的错。大陆对台动武,原因只有一个:台湾独立。台湾的自卫是为了独立!难道李晨辉老师认为台湾应该独立吗?朱浩阳博友在后面的留言我认为非常精彩,自己也就借花献佛,引用如下:李老师,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对于此文说实在的,难以苟同,前几天就读了,不过没有留言,今天过来说两句。我想不论哪个国家,也不论其政治体制如何,没有谁是能容忍其国内分裂势力的,同时也无一例外地都采取毫不留情地打压,或是变相打压的态度,因此对于台湾保持必要的威力威慑也是很有必要,同时抗议美国对台售武自然也是正当的反映,自然美国是不存在分裂势力,这里不妨以英国为例,如果中国公然向爱尔兰共和军出售军火的话,可想而知英国会如何反应。 我也深知李老师对于中共的高度不认同,但如何处置对党的态度与对国家的态度,我看这种分寸还是需要认真地拿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