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576 1
2019-09-18
在过去40年,中国充分利用了政府之手及WTO规则,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中找到了舒服的玩法:
利用货币、财政、汇率、人口、金融、产业、资本管制、国有企业、国有土地、国有银行等政策,制造了人口红利、环境红利、知识产权红利,创造了低成本制造优势以及规模经济增长,积累了“三大压舱石”——高外汇、高储蓄以及高国储。这是中国过去的道路模式,特点是未完全开放市场和政策性主导。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唯有深度改革,方才行径致远。越改革越强大,法律制度体系越完善,对全球化的市场逻辑及竞争规则越熟悉,越能够抵御全球化风险,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理想的道路是改革迎开放,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改革停滞,遭遇外溢性风险,反噬开放政策,进而关闭国门。谨防改革与开放失调,这正是已故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所言的“后发劣势”。
向水而生,中流击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今日,学界呼吁以深化改革开放应对贸易战,亦是微言大义。
这是中国政治精英、经济学家、企业家以及广大企业主、投资人,必须快速补上的“国际宏观经济学”重要一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9-18 22:52:00
学习笔记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