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前辈,学生在看曼昆教授(第五版)时遇到"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概念,大致在讲索洛模型那一章出现. 学生自己也查过,但受制于经济能力和精力,没有解决.
虽然我对这个概念有点认识,但是感觉不准确和全面.因此,我想就这个概念向大家请教如下几个问题:
(1)"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含义或者有哪些解释?
(2)"全要素生产率"的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3)"全要素生产率"是怎么来的,有哪些经济学家用到过这个概念?
十分感谢!(鞠躬)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TFP应该是和增长模型联系一起的,一般包括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如果有GDP(Y)=L+K+X成立,那么L表示劳动力,K为生产力,他们分别有各自的边际产值,与Y比值就是它们的边际生产率;而在我们用实证数据检验时,这个模型的边际比率可能不能够完全把方程式数据表示出来,会有余值产生.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这个余值和总值GDP形成比率,归之为全生产要素率,即是整个要素结构组成和结合所产生的效果.
这个模型的边际比率可能不能够完全把方程式数据表示出来,会有余值产生.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这个余值和总值GDP形成比率,归之为全生产要素率,即是整个要素结构组成和结合所产生的效果.
我应该向qiesiwu鞠躬!十分谢谢前辈!
早期的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如GDP)主要由资本投入(capital, C)和劳力(labor, L)因素(要素)决定:GDP = C + L后来认为科学技术,制度改变,以及其他因素也起很大作用。前两个要素以外的经济增长因素占GDP比率就称为全要素生产率。
经合组织(OECD)较早正式采用这个概念。著名的Madison等人用这个概念对各国很长历史时期均进行了比较。
qiesiwu和nafion两位老师从不同的方面给出的答案,学生觉得比较满意,谢谢!
我也不知道我这文字描述得对不对。用式子好说些,最好你自己找原文看。
比如,由模型给出完整的增长Y = z F(K,L,..),其中K,L,..是增长自变量如资本,劳力等。则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为比例 Y/F(K,L,..),.实质上是反映某种产出投入比。有好的政策,科技好,则TFP应该高些。而浪费损耗灾难诈骗罪行巨额赔偿等等导致TFP降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9 4:40:41编辑过]
有好的政策,科技好,则TFP应该高些。而浪费损耗灾难诈骗罪行巨额赔偿等等导致TFP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