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2-4 15:09:43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2 21:24
价值的分配,首先按照零润企业的成本来分配,用以弥补其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即    收入=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
分配我是用两本书的含量才初步说清楚,一篇文章只是说说而已。

基本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我在归纳一下。

1、理论不是要探讨商品交换,而是要探讨商品交换背后的交换规则,在我看来就是分配规则。显然经典价值理论是依照“谁创造归谁”来构建的,这在实际上等于没有分配。
2、分配在社会层面,即宏观层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在经典各家价值理论中缺失了。不满你说,我的第二本书《分配论》一直不能出版就在于主题内容是“分配”二字,以家出版社明确跟我讲,这种主题要中央审查。
3、我的研究结论是,财富(价值)的分配由下面四条经络进行:
     A、群体合作机制。此时是平均分配。
     B、个体分工机制。此时是竞争分配,经典价值理论探讨的都是这个层面的价值分配。
     C、再生产机制。如果利润为0,则生产规模不能扩大。所以利润为0与实际不符。西经有这个0利润的概念,这是不对的。
     D、组织机制。此时是指税金,是国家zf机构的必须。

我们不要谈剥削不剥削这些无聊的话题,马克思批判了辈子,最后还是说社会必须要利润,这不是自打耳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5:16:45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2 21:24
价值的分配,首先按照零润企业的成本来分配,用以弥补其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即    收入=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
发帖被审查了。这次学乖了,复制下来了,在编辑一下试试。
======================================

分**配这个问题,我是用两本书的含量才初步说清楚,一篇文章只是说说而已。

内容基本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我在归纳一下。

1、理论不是要探讨商品交换,而是要探讨商品交换背后的交换规则,在我看来就是分*配88规则。显然经典价值理论是依照“谁创造归谁”来构建的,这在实际上等于没有分88配。
2、分88配88在社会层面,即宏观层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在经典各家价值理论中缺失了。不瞒你说,我的第二本书《分44配44论》一直不能出版就在于主题内容是“分11配11”二字,一家出版社明确跟我讲,这种主题要中11央11审查。
3、我的研究结论是,财富(价值)的22分配22,由下面四条经络进行:
     A、群体合作机制。此时是平1均1分111配1111。
     B、个体分工机制。此时是竞1争1分1配111,经典价值理论探讨的都是这个层面的qq价qq值qq分qq配qq。
     C、再生产机制。如果利润为0,则生产规模不能扩大。所以利润为0与实际不符。西经有这个0利润的概念,这是不对的。
     D、组织机制。此时是指税金,是国11家zf机11构11的必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5:19:18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2 21:24
价值的分配,首先按照零润企业的成本来分配,用以弥补其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即    收入=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
回复怎么发都被审查。

-------------------

发帖被审查了。这次学乖了,复制下来了,在编辑一下试试。
======================================

分**配这个问题,我是用两本书的含量才初步说清楚,一篇文章只是说说而已。

内容基本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我在归纳一下。

1、理论不是要探讨商品交换,而是要探讨商品交换背后的交换规则,在我看来就是分*配88规则。显然经典价值理论是依照“谁创造归谁”来构建的,这在实际上等于没有分88配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5:20:21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2 21:24
价值的分配,首先按照零润企业的成本来分配,用以弥补其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即    收入=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
没法啊,只能回复这一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5:28:3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1-30 14:52
市场里所有人都在从事一种活动,那就是以自己舍得的东西去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谁给谁分配了呢?
在当年农村大集体中,你生产红薯100斤,我生产萝卜150斤,他生产大米1000斤,不管是直接分还是交换,最终你我他分得到的基本比例:红薯33斤,萝卜50斤,大米330斤。

价值理论就是解释这个分11配11比例是怎么来的,而不是交换比例是怎么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5:31:0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1-26 18:51
人们在市场里所从事的活动,到底是交易还是分配?
想在补充一点回复,又被审查了。编辑下再试试。
============================

在当年农村,你生产红薯100斤,我生产萝卜150斤,他生产大米1000斤,不管是直接分还是交换,最终你我他分得到的基本比例:红薯33斤,萝卜50斤,大米330斤。

价值理论就是解释这个分11配11比例是怎么来的,而不是交换比例是怎么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6:54:03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4 15:16
发帖被审查了。这次学乖了,复制下来了,在编辑一下试试。
======================================
"C、再生产机制。如果利润为0,则生产规模不能扩大。所以利润为0与实际不符。西经有这个0利润的概念,这是不对的。"
  
   利润为零,在现实中是很普遍的现象,你怎么说,利润为0与实际不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7:19:01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4 15:28
在当年农村大集体中,你生产红薯100斤,我生产萝卜150斤,他生产大米1000斤,不管是直接分还是交换,最终 ...
直到目前为止,你我之间还存在着概念壁垒,因此很难交流。双方都必须有所付出,这就是交易。并不要求某一方有所付出,这就是分配。交易与分配这两个概念之间已经有了严格的区别标准。如果你要做分析,那就按标准去区分两个概念。如果你要混淆概念,那就无视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7:27:27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4 15:28
在当年农村大集体中,你生产红薯100斤,我生产萝卜150斤,他生产大米1000斤,不管是直接分还是交换,最终 ...
在中国,进行辩证法的教育是强制性的,因此中国教育不教定义规则。排中规则是很重要的一项规则,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懂的。定义两个概念的时候,必须排除两者兼而有之的中间状态,否则就无法区分两个概念。

举例中间状态来反对区分两个概念,这就是不懂定义规则的表现。中国的语文教育的确很有问题,13岁之后花10倍的努力都未必能够补好语文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9:13:2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2-4 17:19
直到目前为止,你我之间还存在着概念壁垒,因此很难交流。双方都必须有所付出,这就是交易。并不要求某一 ...
交易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分配的问题,而分配需要分配的依据。 当分配无从确定的时候,就不可能达成交易,分配越确定,交易的达成就越没有争议,这个不仅适应于商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易,也适应于其他方面的交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4 19:42:31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4 19:13
交易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分配的问题,而分配需要分配的依据。 当分配无从确定的时候,就不可能达成交易, ...
赠与、捐献、抚育、抚养、税收运用...这些都是分配,不是交易。
必须得到什么东西才付出什么东西,这是交易。
交易与分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14:25:57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4 16:54
"C、再生产机制。如果利润为0,则生产规模不能扩大。所以利润为0与实际不符。西经有这个0利润的概念,这 ...
实际中还有负利润,亏了。

我想价值理论不宜细化到企业这个层面,所在层面是国家和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14:28:03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4 16:54
"C、再生产机制。如果利润为0,则生产规模不能扩大。所以利润为0与实际不符。西经有这个0利润的概念,这 ...
这个帖子太容易被审查,又审查了。

============

还有企业是负利润,是吧?
我想价值理论不能细化到企业这个层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15:08:2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2-4 17:27
在中国,进行辩证法的教育是强制性的,因此中国教育不教定义规则。排中规则是很重要的一项规则,这也是 ...
这点所言不错,但是不代表我的陈述就一定没说清楚。毕竟这篇文章发表时被压缩一半多。

至于我陈述的分配与交易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写了两本书后才提炼出来的,恐怕三言两语也难以让你接受,审查这么严,也只能简短回答。

交易是双方的事,供方有成本制约,买方有收入制约,那么我要问的是,
供方的成本为什么不能无限降低?
买方的工资为什么不能无限高?

这两个无限出现了,还有讨价还价这个交易现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15:17:36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4 19:13
交易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分配的问题,而分配需要分配的依据。 当分配无从确定的时候,就不可能达成交易, ...
分配是阁下这个意思。

我揭示的分配路径有四个:
群体合作机制,这个层面是平均分配;
成本机制,这个层面是保证再生产能进行,由利润率反映出来;
组织机制,这个由税率反映出来。
竞争机制,这个体现为讨价还价。

毫无疑问,前三者体现为利润,税金和工资,后者体现为价格波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15:29:38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4 19:13
交易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分配的问题,而分配需要分配的依据。 当分配无从确定的时候,就不可能达成交易, ...
无知无求表示不理解,可能还是在理念问题,他的理念就是“谁创造归谁”。在他看来他的工资是他付出的应该所得。也许他这个理念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具象化,明显不能说明工资为什么就是这么多,不是那么多。比如同样劳动付出,在美国的工资是1万元/月,在我国是2千元/月,我们怎么解释这个差别?

那么这个问题出在哪儿呢?在于人均总产出不同,美国人均总产出高些,按平均原则分配后每个人的工资就高些。

商品交换不过是将记账本上已经确定好的分配数字进行实施。毕竟现在要分配的体量太大,原始的趴堆的分配方式行不通,于是选择商品交换(交易)这种方式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0:37:40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5 15:08
这点所言不错,但是不代表我的陈述就一定没说清楚。毕竟这篇文章发表时被压缩一半多。

至于我陈述的分 ...
“交换”这个词语,你我之间也存在着概念壁垒。既然是交换,那么任何一方都不是供方,也不是求方。这又是语文的问题。

不付出净索取,也或者净付出不索取,这种事情也只有分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交易的情况下不会有这种事。

交易的任何一方都希望尽可能少付出,尽可能多索取。因此,交易的任何一方都要受到对方的制约。如果双方的心理底线存在差距,交易不能达成。如果交易双方的心理底线发生重合,交易就会达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0:41:03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5 15:29
无知无求表示不理解,可能还是在理念问题,他的理念就是“谁创造归谁”。在他看来他的工资是他付出的应该 ...
你好,请问,是武汉的曹先生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0:48:3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2-5 20:37
“交换”这个词语,你我之间也存在着概念壁垒。既然是交换,那么任何一方都不是供方,也不是求方。这又是 ...
你这是咬文嚼字,这可不是上语文课。就我国而言,习惯称货币持有方为甲方或购买方,但是别国也有反向用之。现在是生产过剩时代,所有在甲方乙方中形成甲方为大的理念,但是在生产能力不足时代,是乙方为大。

至于具体的实际,交易总是有成和不成的,所谓货比三家,但是这些我们视为交易过程,不予讨论。
实际交换中,“不付出净索取,也或者净付出不索取”这都是有的,只是“不付出净索取”多一些,但是我们不探讨这些非常态,我们只探讨常态。非常态的事情,还是让文学家去处理比较好,他们写很多“英雄儿女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0:55:43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5 20:41
你好,请问,是武汉的曹先生吗?
是的,禁闭在。你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0:59:05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5 20:55
是的,禁闭在。你是?
我之前在价值中国网发了一些文章,所以知道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1:02:38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5 20:59
我之前在价值中国网发了一些文章,所以知道你
你不说我还忘了它。估计密码和用户名都记不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1:08:25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5 21:02
你不说我还忘了它。估计密码和用户名都记不得了。
唉,兄弟我花了十年的时间,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去年初写成了《财富及租税原理》,现正愁着怎么出版呢,这不,来这里推销观点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1:09:02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5 20:59
我之前在价值中国网发了一些文章,所以知道你
那个邮箱太早了,是hotmaill,

完全不记得密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1:11:12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2-5 21:08
唉,兄弟我花了十年的时间,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去年初写成了《财富及租税原理》,现正愁着怎么出版呢 ...
很好的。

现在出版很难,管得紧。我的《价格论2》——《分配论》弄了两年,还是不能出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1:11:36
价值中国网现在是江河日下了,因为不平等待人,最近也不怎么发帖了。我发的一些帖子,质量不比那些名人差,可就是从不给“推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1:13:20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5 21:09
那个邮箱太早了,是hotmaill,

完全不记得密码。
知道用户名,密码可以通过邮箱找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1:28:16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5 20:48
你这是咬文嚼字,这可不是上语文课。就我国而言,习惯称货币持有方为甲方或购买方,但是别国也有反向用之 ...
但凡学术场合都必须咬文嚼字,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意义明确,尽可能地减少歧义。语文水平就是最起码要求。

付出货币一方称为买方,付出特定商品一方称为卖方。“买、卖”的习惯用语本身没有问题,但“供、求”概念却有着偏见的问题。卖方是指定商品的供方,买方是货币的供方;卖方又是货币的求方,买方又是指定商品的求方。“供、求”这对概念就是基于某一方而言的偏见,莫须有的概念。爱卡姆剃刀要出手了,它要剃掉那些莫须有的概念,剃掉那些扰乱我们思维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5 21:30:38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2-5 21:11
很好的。

现在出版很难,管得紧。我的《价格论2》——《分配论》弄了两年,还是不能出版。
交换律、分配律、配比律和寻租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四大基本定律。交换律对应于不同商品之间相交换的价格决定问题,分配律对应于新形成财富的市场分配依据问题,配比律对应于经济规模的扩张和收缩问题,寻租律对应于资本运行的行止边际问题。四大定律各自发挥作用,但又不孤立存在,共同作用于市场这个有机体的运行,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作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物”来看待,运用互动关联性和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来理解其中所论述的内容。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价格决定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交换过程本身,而在于交换背后的公平性分配,即同工同酬的补偿性分配,反映的是整个市场中一般劳动力之间的公平性分配问题。地主获得地租、资本获得利润、一般劳动力获得一般工资这样一种分配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以公平工人工资为原则的交换基础之上,因为自然资源本身的差异和等量劳动力付出情况下因为效率的差异,形成了相对于一般劳动力工资的输出性的结余,其中一般劳动力的工资用于其自身的再生产补偿,自然资源收益者依据自然资源本身对于财富生产或耗费节约所产生的影响而收取不等的自然资源租金,资本因为分享创新成果运用于社会财富的生产所产生的效率差异而形成的更高的收益来获得利润。GDP的扩张和收缩,取决于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效配比程度,这种有效配比既包括各生产环节之间的有效配比,也包括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有效配比,其中,生产环节之间的有效配比可以通过市场本身的作用自动实现或接近于最优,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有效配比,是无法通过市场本身的作用自动实现或接近于最优的,通过市场本身的作用不仅不利于GDP的扩张,而且市场本身的作用是趋向于GDP收缩的,这就需要行政干预来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而改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有效配比程度,最终只能是通过改善社会分配来实现。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主要的是源于资本的趋利避害,资本运动的规则,在于资本在运作过程中不被侵蚀,因利而动、因亏而避、因不亏不赢而守,因而,这种趋利避害的行止边际,在于资本的不亏不赢,即资本的零利润寻租律。寻租行为分为自然寻租和人为寻租这两个部分,自然寻租是市场本身的“看不见的手”,是市场实现对于资源配置的根本动力,而人为寻租则是参与自然寻租的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再分配,人为寻租对于经济的良性运行,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其中,财政和税收参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由国家主导的特殊的人为寻租。
创新是整个社会财富生产增长的原动力,创新及创新成果的不断运用,是社会财富生产增长的根本原因,更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成果的不断运用,会形成创新租金,资本因为分享创新租金而获得利润,随着创新成果的运用扩散至整个市场,创新租金就将消逝,相应的资本利润就会归零,并且这消逝的创新租金会转化为自然资源租金,而消逝的创新租金越多,自然资源租金的收取就越多,所以,社会剩余财富的根本来源,不是一般劳动力的一般性劳动,而是创新性劳动成果的运用及其累积。不同于一般性劳动,创新性劳动是一般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额外劳动”,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劳动,不能相互转化。

以上是我写的东西的基础架构,剩下的是结合市场的一些运用,结果一些运用性的结论与西方的一些经济学研究成果比较吻合。

比如,有效需求理论理论、乘数效应理论、税收理论等,我感觉相比较于西方国家一些的模糊性结论,我做的更好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6 00:26:4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2-5 21:28
但凡学术场合都必须咬文嚼字,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意义明确,尽可能地减少歧义。语文水平就是最起码要求。 ...
早这么说不就没有这必要的争论了。

1、交换或者交易是指一种经济活动,是对买卖方的共同概括;卖是指用货物换钱,买是指用钱换货物。

2、供和求是供求理论派习惯用词,通常,商品提供方位供,货币提供方位求。很明显,站在汉语角度看,买卖双方应该是互为供求。对于这一点,我是认为可能是汉语与外语之间差异造成的,汉语不能准确翻译外语。但是认为没必要去探究这一点,除非我们表达实在绕开这个由分歧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