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伟 发表于 2010-4-13 16:40 
夸克之一 发表于 2010-4-13 13:03 
那么多人还等着发表论文来晋升和吃饭。。。
再说,所谓的“完美”的研究很可能是做几十年无用功。总是有人执着于研究永动机,而且不发表论文,美其名曰追求完美。对这种情况,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啊
 哈哈,等着发表论文吃饭,这是一种学术扭曲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当年的永动机研究,也正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不发表论文是一种严谨的表现,是因为人家觉得还存在不足,这是一种严谨的态度
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就不说呗
要看说话人的立场,lz不靠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吃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业余搞搞,属于兴趣爱好。
这个论坛上大部分是学生和高校年轻教师,他们不发文章就不能毕业不能晋升。说空话谁不会?要解决问题才真管用。
提倡严谨治学,我想大部分人都同意,哪怕要养家糊口的人也从内心希望认真治学,发出高质量的论文。但我个人不赞成闭门造车,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理论。一篇论文只要能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成功的,当然这个解决可以是数学演算上的解决,可以是逻辑推理上的解决。
现代经济学的模式是依靠学者一篇一篇论文发表累积出来的,这里有争论和批判,又刀光剑影。假如人人都在自己书斋里写稿子,到死之前拿出几百万的论著,完美倒是很完美,但根本禁不起检验。
至于效率论,就更加不要谈了。为什么西方经济系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教授一起工作?他们每天除了教学主要就是一起讨论,在细分领域内讨论,也有跨越宏微观界限的讨论。这样的交流促使新的观点和问题产生,也有利于纠正错误。这比闭门造车不知道强多少。
我的意见很简单,饭大家都要吃,文章大家也都要发。发文章前该做足的功课还是要做的,不能因为要吃饭就不顾基本的做人底线和研究规范。除此以外,有能力的人自然有可能写出流芳百世的文章,能力稍次的人只要对得起良心一样可以发表论文。历史文献最后只会留下经典,这些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那些被淘汰的文章是很多人养家糊口的保证,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批评?
要按照高水准的要求,中国经济学期刊就应该只剩下几家。要按照精品的标准,中国足球就不该存在联赛和国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