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419 2
2010-04-13
各位大侠,。。。。谁能帮授业解惑一下?


从论坛下载的人大出版社 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中文第六版 98页表5.2:

预期利率 上升时,债券需求下降,曲线左移,应该是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才对啊,为什么他的结论是利率下降呢?

昨天和今天又把利率这块左左右右好好看了一遍,对于预期利率上升,导致已购买长期债券的人的收益率下降,可以勉强理解。但是对于预期利率上升导致价格上升,就非常不理解,尤其是教材上还画了图,需求曲线明明向左移动,价格应该是下降的才对。

下边原图 - 对于预期利率上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导致价格上升,利率下降,不理解:
R.JPG





非常痛苦,谁能帮解答一下啊。。
附件列表
P.JPG

原图尺寸 34.34 KB

P.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14 11:55:35
看上去确实是矛盾的,等待高手来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5 10:00:17
在其他论坛也发了帖子,终于有人回复了,也搞明白了,是垃圾翻译的问题,回复如下:
---------------------------------------------------------
个人观点,供参考:

问题1:

关键是中文第6版翻译错了。

英文原文是:the income effect of an increase in the money supply is a rise in interest rates in response to the higher level of income.

中文第4版的译文是对的:“货币供给增加的收入效应就是指……”

也就是说,货币供应增加对利率的影响可分为若干不同的效应,其中一种,即收入效应是指……

中文第6版却译成:“货币供给增加将会导致收入上升,进而导致利率提高。”

既不符合原文也不严密。lz产生误解可能就是因为这里的错译。


总体来说,从可贷资金模型和流动性偏好模型来看,货币供应增加的效应都是多层面的,不能轻易下定论。lz的分析有不合模型的地方,但也不完全错,主要问题是忽略了一些层面的效应。

(1)从可贷资金模型来看,债券需求不取决于货币供给,而是财富(注意模型中列举的影响债券需求的几种变量,不包括货币供给),lz这里的推导不符合此模型。原书的逻辑是:货币供给增加→推动国民收入增长→……

(2)从流动性偏好模型来看,lz的分析是正确的,即原书所说的“流动性效应”。但书里也说,流动性效应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种效应:货币供给增加→推动国民收入增长→推动货币需求增加……

问题2:

Lz误会原图的意思了,那个p↑和i↓不是说p上升和i下降,而是指坐标轴方向的含义。

估计你误解的原因可能是,这里中文6版的翻译也有错:p(上升↑)是对的,但i(下降↓)是错的,应该是i(上升↓),指i和p的变化方向相反。第4版在这里的翻译也是对的。

从这两处来看,第6版的翻译质量可能还真不如第4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