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4-20 10:19:06
这个很有意思,但得有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19:14
尽管有点夸张,但是值得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20:46
剪不断,理还乱,是汇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24:59
太牛了!编故事的人更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31:12
中国人民买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31:26
前提假设得不到满足,结论只是夸大了的
事实并没有想象的这么严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31:54
看了之后不知是什么感觉?值得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37:44
觉得楼主只看到这一面,难道没有看到,汇率上升,我们买外国东西的时候更加便宜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38:18
讲的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38:21
看后感觉挺沉重的,应该深刻反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41:05
现阶段的中国现状真是这样子的,悲哀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41:24
什么时候变成我们去美国玩回来手上还有那么多的人民币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42:23
我觉得只能算个案吧,总体来说 不能说明什么。我想lz想说的就是房价高由老百姓买单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46:03
这个故事很值得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47:33
深刻 深刻 深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47:57
耐人寻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48:38
问题可以简化到:美国人不吃不喝,美元换成人民币存放在银行,人民币升值期间,一年后再兑换回美元。升值带来的净收益来自哪里?或者说谁支付了升值的代价?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同样的商品在美国卖1美元,而在中国卖6.8元,那么汇率为1:6.8。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其实反映了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的成本或购买该种商品能力的变化。客观上考虑问题,人民币之所以能够由1:6.8升至为1:5,恰恰反映了这样的事实:假如该种商品在美国仍卖1美元,同样的商品在中国现在只需花上5元。
    其原因不在于如万里心网友所说现在的10万美元能否购买到中国原来多的商品(理论上考虑问题,仍然可以买到同样多的商品!),而在于这个美国人扮演了经济从非均衡到均衡的一个棋子。棋子的唯一属性在于趋利,如果按照此时的汇率,两地的购买力不平衡,不考虑两地市场间的转换成本,必然出现购买力较强市场通货的大量兑换需求(因为同样的钱现在可以通过兑换成另外一种货币,在另一个市场买到更多的同样商品),进而使得两种货币或通货的兑换率实现与两种现实市场购买力的新的平衡。收益看似由升值带来,实质上是由两地市场购买力不均衡带来的。这就如同甲、乙两个菜市场各有自己的购物券或通货a和b,同样的1斤白菜在甲市场卖1a,在乙市场卖5b,而此时的a:b之间的兑换率为1:6.8,那么可以确知的是,将有更多的拥有a通货的顾客以1:6.8现有兑换率兑换到6.8b,在乙市场买到同样1斤白菜,还剩余1.8b的收益。同时,由于市场上两种通货供求关系变化,最后会将兑换率在1a:5b保持平衡。而这收益看起来是由1a:6.8b升值到1a:5b带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49:02
这就是投资啊。投资就是要赚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50:43
境外游资的炒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52:47
人民币一年之间升值不可能那么快,房价有可能,但是风险很大,如果是现在,能否出手还是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52:51
生活中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53:46
很经典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56:12
特别有意思.说了谁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56: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57:17
人民币升值鼓励用我们的钱去消费国外的东西,消费结构和观念转换,不存在单边吃亏的问题。问题是,增值我们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从而导致国内需求缩小,就业问题就麻烦了。如果人民币可以巨幅升值,我们不为失业焦虑,用甚至之后的存款,到美国耍买车买房天天玩,那也是划得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0:58:10
这个故事中,老外的2011年的10万已经贬值了,肯定比2010年的购买力要小的多。要问少了多少,他在中国花了多少,他就少了多少。价值规律逃不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1:00:11
关于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如何使用以及高房价问题建议大家看看时寒冰先生的《中国怎么办》,另外多去时老师的博客去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1:02:08
唉,可怜的中国老百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1:03:21
美国人应当是不允许在中国买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11:04:34
原来汇率的影响可以这么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