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ub 发表于 2020-3-5 09:07 
安老师您好,请问您如何评价这一轮的全球主要国家央行放水的行为?这次的放水与全球疫情形势日渐严峻结合起 ...
由于时间原因,有些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论坛工作人员对老师就这个问题再次进行了采访,安辉老师回答如下:
最近全球主要国家央行确实有放水这一行为,但是疫情的爆发并不是这一行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虽然其中有很多动作都是很明显的,但实际上这一放水行为是一个前期宽松政策的一个延续。就国外而言,美国在去年就已经从回归常规转化为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已经悄悄地调转方向了。而在2015年美国率先结束量化宽松的时候,像日本、欧洲等其他国家还处在放水当中,我们把这个时期叫做货币政策的分化期。
特朗普的施政策略和他与美联储的关系大家都很熟悉,他在他的施政策略中是主要打经济牌。特朗普要确保经济增长、振兴经济,就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就需要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所以,从2019年开始,美国又重新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到目前为止,疫情的爆发就更加强化了宽松政策的实施。从短期来看,因为疫情的原因,各个央行采取这种积极的货币政策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这种行为是主动的,是正常的。因为疫情属于突发因素,这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活动停滞。所以这一轮的放水行为是有效的,积极的政策支持。
虽然乍一看上去感觉是一个配合目前疫情的短期行为,但实际上各国的经济主旋律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释放流动性。尤其是从次贷危机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各国还处在危机治理、恢复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其实,次贷危机的经济基础还是比较脆弱的,所以,从长期角度来讲,虽然美国调整了经济政策,但又很快调了回去。
短期来讲,最近市场上表现出一些情绪化的东西,比如对于美股美债的恐慌,VIX指数,最近的石油价格大跌导致的恐慌,对疫情的担忧等等,由于这些情况的市场表现出情绪化是正常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货币政策之类的手段来积极的干预一下。从中长期角度来讲,如果经济始终显现不出强有力的恢复,那么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持续下去。其实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已经进入负利率状态了。
但是,如果未来出现了能够真正在经济增长面上引领经济增长、改善实体经济的产业,那么宽松货币政策产生流动性是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的。否则,就会陷入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从而会继续增加大家的悲观预期。
从中长期来讲,未来我们还是要找到经济政策和实体经济结合的好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真正能够引领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例如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只有这样的一些产业才能够真实的通过货币政策引领经济增长,这些货币政策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反过来使这些新兴产业得到长足的进步。要走过一个漫长的经济周期,通常需要有一个特别强大的支撑力,而这个支撑力依靠的就是这个新兴产业的诞生,这个产业让经济周期从底部到真实的回复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归根结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产生能够足以改变经济周期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