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术之星专栏
2020-3-9 15:19:13
说好不哭吖 发表于 2020-3-5 09:57
安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东财学生。大连一度是全国五大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的北方重镇,超过青岛与厦门,但 ...
你的这个问题是我们学生的普遍焦虑。大连这几年确实在发展中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如意,也被新兴力量明显赶超。分析原因我理解有外部和自身的两方面问题;
外部因素方面:(1)体制机制及产业结构等因素。整体而言,东北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还没有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仍然偏重,国企比重仍比较高,企业社会负担重,体制机制仍是一个长期而错综复杂的问题,期待通过国企双百行动等会进一步解决这一老问题;(2)政治生态因素:辽宁政治生态的修复很快,但仍需要一段时期的调整,省ZF通过营商环境条例等抓手,整合港口、石化产业,增加创新研发的力量如沈抚新区等,期待会有显现进一步的成效;(3)区域经济没有一体化,长三角和珠三角及京津冀都形成国家战略,东北目前也缺乏政策的热点;
内在因素:早期大连是新领军城市,主要是软件企业发展迅猛,同时城市经营理念先进,但这些年固守而没有明显的亮点,园区多而乱,没有规模和集中优势;同时受前面提到的外部环境影响,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没有明显的创新举措
结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契机和时间,但大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教育和公共资源优势,还有人才的优势,还有相对便宜的房价,当一些政策落地和外部环境改善时,相信大连一定会再现光芒,但这就需要更多优秀人才支持这篇蓝海的发展。巴菲特经典的投资原则是:别人贪婪你悲观,别人悲观你贪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9 15:29:20
Ruth安 发表于 2020-3-9 15:19
你的这个问题是我们学生的普遍焦虑。大连这几年确实在发展中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如意,也被新兴力量明显赶 ...
感谢安老师的详细解答,让我对大连的经济形势又有了清晰的认识,愿大连发展更好,辽宁发展更好!感谢安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9 15:47:57
bgynice 发表于 2020-3-5 10:03
安教授好。请问您认为近期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2月份以来美股在涨了几年后的较大幅度回调 ...
大家问的关于美股、央行放水及金融危机等这几个问题我放在一起回答:
讨论这些问题的背景一定离不开2009年金融危机,基于金融危机的治理,以美国为代表实施放水即量化宽松政策(QE),其它主要国家日本和欧洲央行等也跟进,后来美国率先恢复,2015年12月美联储结束零利率、退出量化宽松以及加快加息步伐导致其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正式分化;但2019年又开始三次降息。其原因还是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仍然动力不足,但降息后资金大多流入股市,这种危机治理方式又称为“自残式充饥“,确实容易引爆下一次金融危机。一旦灰犀牛和黑天鹅都齐备,金融危机也不可避免
避免金融危机还是依靠实体经济增长,需要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动,5G、机器人以及环境能源等技术革命如果能够形成巨大的推手,是有助于防范金融危机的。而中国在这几个关键领域是引领者。新冠疫情确实是只黑天鹅,但它不是资产泡沫的破灭,更多是实体经济的“停滞“”和“栖息“”,等待疫情克服后,生产力应该能够正常恢复,同时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发、生产和服务业将形成一个新的增量,其它的如远程办公及信息服务等也得到快速发展,这些都是机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9 16:03:17
q7151515 发表于 2020-3-5 10:21
安老师您好。不知道您对大连房价未来的走势如何看?大连作为北方环境最为优美的城市之一,而且长期以来一直 ...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你的这个观点我同意!但是房子只能住不能炒。影响房价包括基本面的人数:如收入、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人口规模以及建筑成本等经济基本面因素;非经济基本面重点关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保障房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各种调控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大连房价相对低有几个明显因素影响,如人口基数600万(常驻人口),低于你说的那些城市;第二人均拥有土地,相对是比较高的;再就是限购措施基本属于比较严厉的,限购和限售在2019年同时实行;当然经济增速降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但按照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属于中国第一个被评为“联合国的宜居城市”)和人文科技及公共服务发展的优越环境而言,比起同类的国内外城市,仍然被持续看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9 16:04:07
今天话题讨论就到这里了!谢谢各位参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22 11:25:39
支持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23 10:55:46
quentinpanne 发表于 2020-2-29 18:58
老师好,您如何评价我国目前以逆周期调控为核心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由于时间原因,有些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论坛工作人员对老师就这个问题再次进行了采访,安辉老师回答如下:

从结论上来讲,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模式目前总体上来说,是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的。这种管理模式有效防止了外部流动性冲击,并且预防了跨境资本的大出大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骤停的这一情形的出现。
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是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在作为宏观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尤其是在次贷危机以后,全球应对金融危机后的措施和治理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这种从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到常规货币政策的这个不断转换的过程当中,巨大的流动性就会通过跨境这个渠道,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战略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例如,当出现资本过热进入市场这种情况,或者当美国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时(常规化的时候),那就会出现骤停的情况。这时资金就会回流,就会产生冲击,就会对于像国内的包括外汇的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这种市场带来严重的冲击。所以,经过我们观察,发现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到现在,我们建立起来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工具应该还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经历过很多次这种冲击,也通过了考验。其中包括曾经面临着美国这个2015年突然间加息,带来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带来的预期的压力。我们也经历过美国最开始的量化宽松,导致国内市场大量的资金流入,从而带来资产泡沫。这些我们都已经经历过了,所以,从整体上来说,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的是十分有效的。
随着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尤其是我们资本项目的开放力度的加大,可能让我国有更好的金融工具来对冲国外资本的冲击,特别是在期市、股市、QFII、QDI等方面,也包括中国不断扩大的债市。这些金融工具的发展方向就是朝着债券通一类去发展。并且我们还要完善双向资金的流通机制。我们也可以加入人民币的债券之类的,比如像国际债券指数。不断地丰富这些工具,使得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中向下的一些风险对冲。多一些这样的产品开发,是我们现有的一些方向。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再配合的我们健全的货币政策,对预防外部冲击条件下带来的经济金融冲击和经济波动是能够起到一个有效的作用的。这些就可以作为我们的防护墙或者隔离墙,从而有效防止外部冲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23 10:56:35
Ipub 发表于 2020-3-5 09:07
安老师您好,请问您如何评价这一轮的全球主要国家央行放水的行为?这次的放水与全球疫情形势日渐严峻结合起 ...

由于时间原因,有些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论坛工作人员对老师就这个问题再次进行了采访,安辉老师回答如下:

最近全球主要国家央行确实有放水这一行为,但是疫情的爆发并不是这一行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虽然其中有很多动作都是很明显的,但实际上这一放水行为是一个前期宽松政策的一个延续。就国外而言,美国在去年就已经从回归常规转化为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已经悄悄地调转方向了。而在2015年美国率先结束量化宽松的时候,像日本、欧洲等其他国家还处在放水当中,我们把这个时期叫做货币政策的分化期。
特朗普的施政策略和他与美联储的关系大家都很熟悉,他在他的施政策略中是主要打经济牌。特朗普要确保经济增长、振兴经济,就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就需要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所以,从2019年开始,美国又重新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到目前为止,疫情的爆发就更加强化了宽松政策的实施。从短期来看,因为疫情的原因,各个央行采取这种积极的货币政策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这种行为是主动的,是正常的。因为疫情属于突发因素,这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活动停滞。所以这一轮的放水行为是有效的,积极的政策支持。
虽然乍一看上去感觉是一个配合目前疫情的短期行为,但实际上各国的经济主旋律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释放流动性。尤其是从次贷危机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各国还处在危机治理、恢复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其实,次贷危机的经济基础还是比较脆弱的,所以,从长期角度来讲,虽然美国调整了经济政策,但又很快调了回去。
短期来讲,最近市场上表现出一些情绪化的东西,比如对于美股美债的恐慌,VIX指数,最近的石油价格大跌导致的恐慌,对疫情的担忧等等,由于这些情况的市场表现出情绪化是正常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货币政策之类的手段来积极的干预一下。从中长期角度来讲,如果经济始终显现不出强有力的恢复,那么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持续下去。其实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已经进入负利率状态了。
但是,如果未来出现了能够真正在经济增长面上引领经济增长、改善实体经济的产业,那么宽松货币政策产生流动性是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的。否则,就会陷入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从而会继续增加大家的悲观预期。
从中长期来讲,未来我们还是要找到经济政策和实体经济结合的好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真正能够引领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例如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只有这样的一些产业才能够真实的通过货币政策引领经济增长,这些货币政策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反过来使这些新兴产业得到长足的进步。要走过一个漫长的经济周期,通常需要有一个特别强大的支撑力,而这个支撑力依靠的就是这个新兴产业的诞生,这个产业让经济周期从底部到真实的回复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归根结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产生能够足以改变经济周期的新兴产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23 10:56:53
奈姆希 发表于 2020-3-5 10:10
安老师好。今年2月份的海航被接管与重组、北大方正的破产危机,突显了过去几年部分企业盲目扩张无视风险的短 ...

由于时间原因,有些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论坛工作人员对老师就这个问题再次进行了采访,安辉老师回答如下:

企业的盲目扩张导致企业出现危机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目前海航和北大方正的破产危机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些企业已经被接管和重组,从企业行为的角度来说,很多企业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团队和董事会在战略决策过程中会有失误,也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其实也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在市场中,也会有优胜劣汰的现象。总的来说在任何时候都会有这样有问题的企业。但是这些个别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我们所要关注的。从战略层面来分析,企业会犯下投资决策的错误,比如投资过于多样化等错误。但是在某一个阶段,企业出现重组或破产的危机,在背后也会有一定的宏观经济背景。从2017年到2019年,在严厉的金融监管背景下,很多企业严重失血,这种严厉的金融监管就使得那些早期大量扩张的企业形成了资金断流。
次贷危机之后,中国实行了四万亿的财政刺激政策,美国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国内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充裕,很多企业就走上了扩张的道路,危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当资金池有大量的资金流注入,但突然间资金断流会使得经济就进入休克状态,就发生了经济危机。所以,在这种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下,企业如果无视风险,盲目利用金融杠杆,扩充产业投资规模,增加产业多样化,尤其是进入一些不擅长的新领域投资,在这时加大金融监管,资金流被抽紧,企业发生危机就难以避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23 10:57:15
加尔鲁什 发表于 2020-3-5 10:15
安老师您好。节后A股开市后,与大众直觉相反的是,A股几乎没有受疫情的影响,很快收复了头两天的暴跌,请问 ...

由于时间原因,有些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论坛工作人员对老师就这个问题再次进行了采访,安辉老师回答如下:

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从两个方面入手。要支撑起一个行情,首先资金是第一要素。在疫情的条件下,我们的外部资金是有避险需求的,这些资金看到了避险机会,当然不会错过。从结果来看,这也确实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资金对疫情的态度可以用审慎乐观来形容。尽管我们在疫情的这段时间里,经济活动处于半停滞状态,但是国家对于疫情的控制可以说是非常高效的,人民对于抗击疫情也是众志成城,我们也看到疫情基本被控制住了。所以,短期的疫情影响并不会破坏基本面的持续,基本面也会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大家还是非常乐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