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小城镇试点的平谷区马坊镇眼下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梨羊村属于整村拆迁之列。记者来到梨羊村村委会时,村两委班子刚刚开完会。
“拆迁牵涉的事情太多了,村两委没有一刻得闲。”陈娟说。虽然会议已经结束,她为接受采访还是向村支书请了一会儿假。这当口,一位村干部从旁走过,笑着对记者说:“陈娟是该好好写写。真是个好‘村官’,满分一百分的话,她能得一百一十分。”
陈娟显得很安静,3年多农村生活、工作的历练,给这位硕士“村官”添了几分沉稳。
作为2006届大学生“村官”的一员,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药用植物专业的硕士陈娟于当年2月来到平谷区马坊镇梨羊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来到梨羊村上任伊始,陈娟就颇引人注目,她是马坊镇29名大学生村官中唯一的一名硕士。而陈娟对自己的硕士学位却并不特别在意。谈起4年前的选择,陈娟说,她出生于安徽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当年高考志愿,她填报的专业全部是农学。
不过,即便是早就有志于在农村开创一番事业,现实和理想终究还是有一番差距。陈娟的硕士专业是中草药种植,但梨羊村的环境并不适合。
专业知识得不到施展,而村主任助理的工作也与想象有很大差别。多数时候,她的主要工作内容类似于文秘,负责起草各种文件、材料,并将其制作成电子文件——在陈娟到来之前,梨羊村村委会的电脑几乎就是摆设。
日常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并没有妨碍陈娟的工作热情。闲暇之余,她给村里的孩子当上了义务家教。这让她很快熟识了全村人,并得到认可。不出几个月,村里的老人都亲热地把她唤作“闺女”,而不是之前那个刻意叫出的“大学生”或“助理”。
2007年4月,陈娟从她的母校中国农业大学为梨羊村引入了超甜玉米、糯玉米新品种。
“刚开始只有六七户农户进行试点,虽然种甜玉米每亩成本增加了100元,但至少增收五六百元。”陈娟说,“看到效益,加入的农户就多了起来。”
2007年11月,陈娟任法人代表的北京新三农特色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这也是北京市由大学生“村官”任法人代表的第一个农业合作社。此后,甜玉米种植在梨羊村推广开来,种植面积达到400亩。